「聽王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天津退休幹部王輔成忠誠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4年來,天津師範大學副局級退休幹部王輔成一直堅持義務宣講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忠誠傳播者。在1300多場生動的宣講中,他堅持站著講、脫稿講、不計報酬,個人生活簡樸卻累計捐款40多萬元,是知行合一的共產黨員,更是新時代的道德楷模。

王輔成在講課(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忠誠傳播者

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是很多退休老人最大的人生樂趣,天津師範大學退休幹部王輔成卻把宣講傳播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作自己晚年最崇高的使命。24年來,他從大學講到中小學、從機關講到社區,從天津講到北京、河北、河南、甘肅、寧夏、陝西,累計宣講“三觀”逾1300場,聽眾約40萬人。

出生於1940年的王輔成如今已是78歲高齡。1994年,他調到天津師範大學任副局級巡視員,開始了“三觀”宣講之路。

“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我希望用自己的信仰、知識和激情,幫助更多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王輔成說。多年來,他的宣講對象以學生為主但不限於學生。

對於宣講,王輔成給自己定下了雷打不動的“約法三章”:一是站著講,以體現對聽眾的尊重;二是脫稿講,力求生動、自然,達到活躍氣氛的效果,也體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三是不計報酬講,如果非給不可,就將這些錢用於扶危濟困、助弱幫殘。此外,王輔成在市內出門講課從來不讓專車接送,不管多遠,都是自己乘公交車往返。

現在,王輔成依然堅持每天學習五六個小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會貫通,把正確的理念恰當地融入諸多古今中外經典故事中,有蘇格拉底的“最後遺言”;有列寧存摺裡的四個盧布;有毛澤東的衣食住行;有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津貼風波”。

“聽王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他引用原文能說出出處和篇目,甚至精確到第幾行第幾頁;他不講大道理,但引人入勝,是給人啟迪的‘心靈雞湯’。”天津師範大學大三學生葛淑寶說。

王輔成在備課(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豐碑:知行合一的共產黨員

為什麼能夠這麼多年堅持義務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王輔成說:“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與天職。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我們不去講,誰去講?很多老師認為思想政治課難講,我想找找原因,啃啃這塊‘硬骨頭’。”

1982年,王輔成被破格提拔為天津市環衛局副局長兼黨組副書記。每到公休日,王輔成都和環衛工人一起推著小推車,帶著糞勺,到公共廁所淘大糞、清理社區衛生死角。在他和市環衛局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垃圾成山的區域恢復整潔,不少環衛頑疾得到根除。

在天津市環衛局任職期間,王輔成在局級領導幹部中住房條件最差,可他首先想到的是優先幫助那些住房條件也很差的普通職工,一套又一套福利房分出去了,可直到75歲,他一直住在一套只有38平方米的老房子裡,房子在六樓,沒有電梯。2016年初,因老伴的健康原因,王輔成才在兒子的幫助下住進有電梯的新房子。

就是這樣一位儉樸的老人,對待他人卻非常慷慨:24年來,王輔成把勞模補貼、各種獎勵和自己每月的大部分零花錢,幾乎全部用於扶危濟困、助弱幫殘,累計捐款40餘萬元。

王輔成在宣講(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夕陽紅:新時代的道德楷模

“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王輔成獲得的國家級榮譽頭銜數不勝數,2016年12月,他又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榮譽稱號。然而,王輔成對這一切看得很淡,繼續著他的“宣講”人生。

十九大召開後,王輔成一遍又一遍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刊有十九大報告內容的報紙鋪在書桌上,上面畫滿了紅、橙、藍、黑等顏色的符號圖標,有的段落還註上了字數。

王輔成告訴記者,這些標註便於自己學習掌握要點及撰寫宣講稿,“學習要從簡到繁,由繁再回到簡,循環學習掌握知識。我讀十九大報告就是先通讀數遍,隨後精讀、圈注、摘抄、背記、踐行,把十九大精神融入自己的宣講和行動中。”

為了讓十九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為了以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宣講,王輔成告誡自己必須首先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為此,王輔成製作了不少寫有十九大報告內容的小卡片。他在乘公交、地鐵前往宣講地的路上,都會掏出小卡片學習。他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用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十九大精神送到公務人員、大學生、居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