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临近双十一

每天被朋友们轮番轰炸

原本不打算“剁手”

可在周围人的怂恿下

购物欲竟一发不可收拾

回过神来才发现

购物车里已经躺了一堆

自己并不那么需要的东西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正在浏览各种购物网站的你

虽然年年都“打预防针”

但一看到各种商品链接

脑子和手就都不是自己的了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为什么我们对“买买买”

充满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心理专家说:这可能是病,得治!

兰兰是一名大三学生,她人生最大的爱好大概就是“花钱买买买”,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抑制不住非要买到,可买回家后有的衣服一次也没穿过,连商标都还在上面。

兰兰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她的“买买买”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给父母带来了经济压力,母亲没办法只能带她来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那喜欢买东西的兰兰真的会因为疯狂购物而开心吗?兰兰说,自己一开始很满足,但不久后就不那么喜欢买回来的东西了,有种失落感,有些自责,觉得干嘛买这东西回来,还有种罪恶和羞耻感。

当问她,如果只试不买会有什么感觉?兰兰说自己不能抑制要买的冲动,如果不买这些商品会一直占据她的大脑,想要得到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最后还是会想尽办法买回来。

如果一个人不是因为需要某些商品而疯狂购物,那可能是得了一种病态性心理疾病。

控制不住的“剁手”是一种心理疾病?

这种病态购物行为和病态性的赌博、暴食、偷窃一样,在心理学上都属于冲动控制疾病的范畴。通常,病态性购物狂会合并其他与冲动控制有关的问题,比如暴食、忧郁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如果你问那些“购物狂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去购物,他们大部分会告诉你两种情况:一是很郁闷时,二是很高兴时。

情绪不好时购物,可以暂时缓解由于消极情绪导致的内心压力;情绪好时也购物,因为买了喜欢的东西会感到幸福,这时候会体验到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他们的目的并非是购物,而是通过与物品接触来暂时弥补内心的空缺。

这种人往往不太好与人交往,跟物品打交道会比较容易,但与人建立一份持久、良好的亲密关系却没这么容易。所以,购物成了“购物狂们”面对痛苦、挫折时转移注意力、回避困境的一种应对方式。

最终这些病态购物行为,不仅可能带来经济负担、影响到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什么程度的购物算得上病态?

“购物狂”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当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就会特别冲动,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重复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

如果看见了不买,心里就会堵得慌,但往往买了之后又后悔。如果是透支消费,还会有罪恶感而变得焦虑不安。“购物狂”重视购物过程远远超过购物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购物狂”已经不是女性的专有名词,很多男性也加入了“购物狂”的行列,而且男性“购物狂”往往比女性出手更阔绰,他们对自己毫不了解的电子商品、摄影器材趋之若鹜,或是重复购买功能相同的数码产品。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面对内心的冲动,如何理性消费?

遇到双十一这样的购物“狂欢”节,周围人都在买买买,不少商品也确实有一定折扣,适量购物很正常,但如何才能避免啥都想买,买完又后悔的情况?这里小编为您支个招:

01

买前做计划

很多购物上瘾的人事后都后悔,所以购物之前要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可以在没有打折或闲暇换季时列出自己需要的物品。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02

养成记账习惯

可以坚持记录大件商品或大笔消费的支出金额,当你想要冲动消费时,拿出“小本本”看一看,以此减少盲目支出。

03

限定购物时长

有的人抱着手机能浏览一晚上购物网站,无形中就变成了漫无目的,看到什么买什么,如果真的有购物需求,可以给自己限定一个大致的时间,来避免挑选时间长、范围广造成的购物过剩。

04

使用现金

信用卡支付和电子支付越来越发达之后,很多人开始沉溺于可透支的刷卡当中,这不利于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又到“剁手”节,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省钱


建议购物上瘾的人使用现金支付,当看到真金白银从手中流出,能比较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消费额度,利于对购买行为进行控制。

守护君碎碎念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有的人不仅高消费,消费时还会情绪过分高涨,不合理消费次数不断增加,这样的“购物狂”如果同时还有话语格外多、特别开朗等表现,他们很可能有躁狂倾向,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