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疏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提升百姓幸福感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毛紅平 秦遙)“目前紅安縣已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589公里,基本實現每個鄉鎮都通二級路,在黃岡市率先實現村村通。2017年,紅安縣通過整合資金,讓每家每戶通一條硬化小道,讓百姓出行更為方便。”10月29日,紅安縣副縣長鮑晨輝介紹。

近年來,紅安通過改善微循環農村公路網絡,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現象得到改變,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斷提升。通過道路建設的提檔升級,紅安縣將農旅融合,帶動永佳河鎮優嘉水果產業、南天湖旅遊產業,七里坪鎮的光伏發電產業等10多農業產業園加大投入,促進了農業產業的發展,解決了部分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的問題。

“現在比原來種田掙得多,又不用在外地打工,可以回家照顧家人”,紅安縣七里坪鎮馬崗村八組村民李紅波說,前些年父親生病,家裡有兩個小孩,生活很困難,村裡的路修好之後,他就在家門口的光伏站幫忙做安裝,一天能掙260元左右。

下一步,紅安縣計劃結合“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全縣客運班線擴寬改造公路497公里,完成20戶以上自然灣公路建設1161公里,完成公路安全防護工程942.8公里,完成美麗新農村公路447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