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行业迎来“现实主义”大潮,编故事不如讲故事

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国视协发布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剧本征集等的推动下,

2018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回归年”。终于,在经历了武侠、宫廷、玄幻、穿越等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后,现实题材创作正迎来新的契机。

2018上半年,收视Top10全为现实题材剧

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上星频道首播电视剧数量达88部,对比去年同期数据为82部,从体量上来说变化不大。

从收视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电视剧CSM52城收视Top10分别为:

1、《恋爱先生》1.561%(东方卫视)

2、《美好生活》1.267%(东方卫视)

3、《谈判官》1.192%(湖南卫视)

4、《美好生活》1.181%(北京卫视)

5、《老男孩》1.081%(湖南卫视)

6、《好久不见》1.062%(东方卫视)

7、《我的青春遇见你》1.043%(湖南卫视)

8、《恋爱先生》1.026%(江苏卫视)

9、《归去来》0.984%(东方卫视)

10、《利刃出击》0.981%(江苏卫视)

2018年上半年CSM52城平均收视TOP10电视剧(图片来源:@数据狮)

目前几乎所有卫视播出的剧集,均实现了网台联播,因此,电视剧的网络播放量,也是构成整体播放数据的重要存在。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电视剧网络播放量Top10的剧集分别为:

1、《恋爱先生》153亿

2、《谈判官》124亿

3、《归去来》90亿

4、《温暖的弦》81亿

5、《美好生活》63.5亿

6、《南方有乔木》63亿

7、《凤囚凰》53亿

8、《一路繁花相送》52亿

9、《利刃出击》48亿

10、《好久不见》47亿

从数据上看,上半年收视排名Top10的电视剧中,全部为现实题材剧,其中9部为都市情感类、1部为军旅,而在收视排名Top20中,则有14部为现实题材剧。就网播量来说,两部破百亿的剧集《恋爱先生》《谈判官》,也均为现实题材剧。现实题材剧集体喷涌是上半年国产剧市场最鲜明的特征,行业也纷纷用“现实题材回归年”来对此给予界定。

时间拉得更长些,过去一年的年度热播剧榜单中,现实题材电视剧高居榜首。国产剧年度收视率排名前50中,现实题材剧从2015年的22部增长至2017年的35部。进入2018年,现实题材崛起的势头在延续,一季度共有276部电视剧获批备案,其中当代题材173部,占比62.68%。

可见,现实题材“大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时势造英雄”,现代观众对影视剧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

现实主义影视剧,是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还原生活的精神、物质层面,立足于当代社会中一切真实的故事类型题材。具体拍摄手法为采用自然光,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一部好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仅能走进观众的内心,还能引发全民大讨论。

2014年,张艺谋导演将严歌苓的畅销小说《陆犯焉识》改编拍摄成电影《归来》,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张艺谋导演曾无奈表示:拍有情怀的电影,就得做好不卖座的打算,市场杀死了现实主义题材。当然,张艺谋导演对中国未来影视市场依然保有乐观的期待,说道:“这是常规估计,我觉得要打破这个魔咒,一是有新的方式来推广,第二,实际上也意味着观众的多元化和素质的提高,我觉得我们不能把观众看扁了,是不是他们只看一种类型的电影?”

张艺谋导演的判断是正确的,只是,他一定没有想到,“现实主义题材”的光明时代来得这样快而迅猛。

去年《战狼2》创下了国产电影票房之最——56.79亿,成为了2017年国产片中的现象级爆款。《战狼2》的创作灵感来自也门撤侨事件,背景是中国广泛投资非洲市场,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2018年2月16日上映的《红海行动》,以其紧凑的剧情,快速的节奏,对战争毫无美化近乎真实的还原,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红海行动》也是改编自“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的爱国战争片。 

时间来到2018年暑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再一次给人惊喜,票房超过30亿!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剧情走心,引发全民大讨论,举国上下开始关注“高价药”问题。

电视剧方面,今年暑期档的现实题材作品相较往年,在数量方面有显著提升,并且在主题与类型元素方面有了更多突破与探索。

央视始终围绕现实主义的创作,以高品质剧作反映着当代生活气象。6月13日,以英模李保国为原型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太行赤子》登陆荧幕,讲述了科技促进农村发展、人民创造时代新篇的当代传奇;7月1日播出的年代传奇剧《诚忠堂》,则以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实业救国的人生轨迹,呈现出风云激荡年代的家国大义;7月4日,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登陆央视一套,以普通农村女性杨柿红一生的感人经历,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此外,根据古典名著《七侠五义》改编的古装权谋剧《开封府》于7月17日播出,讲述了青年包拯屡破奇案、智斗贪腐的故事,与当代反腐斗争的时代旋律相呼应。

各省级卫视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也毫不示弱:6月6日播出的都市刑侦剧《走火》取材于李晓重的同名小说,立足现实以都市青年警察的探案行动为线索,在紧张的情节中对社会生活中罪与罚、善与恶加以思考;7月1日首播的都市家庭剧《陪读妈妈》,则聚焦于“陪读妈妈”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聚焦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亲子教育问题;7月6日播出的刑侦缉毒剧《猎毒人》中,于和伟、吴秀波、徐峥、侯勇等一众戏骨同台飙戏,化学工程师吕云鹏潜伏于金三角与毒贩斗智斗勇的惊险情节扣人心弦...... 

其实,近些年来,古装、科幻持续走低,现实主义题材异军突起并不突然。

影视剧是文化,是所谓民族、历史、传承、情感、修养、品味、情怀等所有东西的集合。如今,光有特效已抓不住当代消费者的眼球,在温饱不愁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内心对真、善、美有着更加敏感的触动,对精神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

正在深圳热拍的电视剧《你永远在我身边》,正是紧跟“现实主义”题材大潮,发觉新时达观众内心的真正需求,精耕细作,聚焦眼角膜捐献,传播与延续人间大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指科技的发达与经济的繁荣,更是指人们内心的觉悟,对爱的感知力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回馈心愈发强烈。

影视剧行业迎来“现实主义”大潮,编故事不如讲故事

导演崔雅丽携众主创出席电视剧《你永远在我身边》开机新闻发布会

捍卫口碑与信任,警惕“伪现实”与“悬浮式”作品

反映现实、展示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之作,都可以归为现实题材。如今,现实主义题材剧数量井喷的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其中部分脱离了中国现实的“悬浮剧”,也有不少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却讲述诸如“霸道总裁爱上我”故事的“伪现实主义”在滥竽充数。

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是对故事发生背景和场景有所限定,更关键的是它应该体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人民日报》在评价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现实主义作品一定是勇于直面现实、介入现实,富于时代性,有助于建构和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可以说,细节真实、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核心特征。

现实主义题材能否成功落地,人物刻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拿最近正在深圳热拍的医疗行业现实原创剧《你永远在我身边》来说,其以战斗在眼角膜捐献第一线的眼科医护人员、角膜捐献宣传志愿者以及眼角膜捐献者为原型,截取真实故事和案例,展现了他们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让角色有血有肉,更富有生命力,导演崔雅丽打破人物脸谱化形象,试图还原人物的复杂性、丰富性,以提升电视剧《你永远在我身边》的现实主义质感。

崔雅丽导演深知现代观众需要的是在一段故事中体会真实的人生,照亮与提振现实生活,并不是一部为了迎合观众、一味猎奇而产生的影视剧。只有真正走心的好作品,才能让他们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走进电影院,或者,坐在电视机前。这也是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将越来越受观众青睐的真正缘由。

影视剧行业迎来“现实主义”大潮,编故事不如讲故事

导演崔雅丽在电视剧拍摄现场指导工作

现实主义题材无限接近真实生活,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贴近什么,反映什么,抑或弘扬什么,都需要叙事过程贴近现实作为基石。因此,做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在影视作品中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有声有色而又不端不装?“生活流”和“戏剧流”该如何达到平衡?“烟火气”和“艺术范”如何才能兼得?笔者相信电视剧《你永远在我身边》将给出一份标准答案。

在中国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作的突破让中国影视市场有了新的可能性。当前的中国影视市场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越来越受观众关注,资本也正随着观众的关注度慢慢向现实主义题材类型倾斜,2019年必定会是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崛起爆发之年。(文字/土豆,摄影/张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