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前段時間,我住的樓裡新搬進來了一對兒年輕夫妻,說是為了孩子上幼兒園方便,於是在這裡租了房。

現在大家吃了晚飯以後都會下樓去散散步消食,小夫妻也會帶孩子散步,逢人就打招呼,於是很快,大家也就基本都熟悉了。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過了不久,我就發現了一件事。

如果孩子媽媽帶孩子下來,就會牽著孩子一路打招呼:

“來說阿姨好”、“快叫爺爺奶奶好”、“這個是小妹妹,來說一聲妹妹好”就是遇到鄰居家遛狗,還要拉著孩子跟狗打個招呼,要說“狗狗好”,顯得格外熱情。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只是媽媽這麼努力,孩子卻不大配合,小男孩兒經常扁著嘴站在媽媽身邊,被媽媽三催四催才會不情不願地開口。

大家都說不叫人也沒關係,媽媽就說:“這孩子就是內向,我就想多讓他跟人交往交往,不然木木呆呆的,在幼兒園也吃虧。”

小男孩兒在一旁,表情更鬱悶了。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有許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就應該開朗活潑,覺得內向的就是有性格缺陷。

其實並不是這樣。

小朋友和大人一樣,都是各有各的性格特點,實在沒有必要強求孩子的性格都去套一個模子。

孩子內向有多種原因

除了一部分孩子因為先天的性格因素顯得內向,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內向,都是後天由於各種原因被促成的。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原因一:

環境改變造成的不安

現在小朋友們的成長環境相對比較封閉,可以說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們都很少和陌生人打交道,同齡的朋友也少。

突然一下要把他們推出去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再活潑的孩子也有個適應期。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就像那個小男孩,本來進幼兒園他都需要時間去適應了,爸爸媽媽又帶著他搬了家,那他肯定在內心裡會不安需要慢慢習慣。可他媽媽還要在這時候勉強他去跟那些陌生人打招呼,就實在是太為難他了。

而孩子心裡頭抗拒,當然就會越來越內向,可能連帶著連幼兒園他都會不喜歡,也對交朋友提不起興趣,漸漸發展成社交障礙,就真的“木木呆呆”了。

所以在環境變化時,不要強行讓孩子去交際,而是要耐心地等待、幫助孩子適應了新環境,再去引導孩子進行必要的社交,比如交些新的朋友。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至於見人就要打招呼、甚至連狗狗都不放過,這種就大可不必了。

原因二:

家長太話嘮

家長如果太話嘮,往往也會打擊到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哦。

我曾跟一對母女聊天,媽媽全程滔滔不絕,將自己、孩子和家庭全介紹了一遍。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我好不容易抓住了空檔,就去問女孩:“能告訴我你在哪上學嗎?你爸爸今天為什麼沒陪你來呀?”

女孩剛剛要張嘴,媽媽就已經搶過了話頭:

“小雯啊,我家欣欣剛上初中啦,是重點一中的,學習很不錯。而且我剛剛也說了,她爸爸工作忙,老是要出差,還沒回來呢。”

說完媽媽又推了她一下:“你怎麼還不叫人呢?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女孩一臉委屈,扭過臉誰都不理了。

這位媽媽就是典型的話嘮,把本來應該讓孩子說的話全給搶著說了,我又和她聊了幾句,發現她不止搶孩子的話,連所有的事情也都給孩子安排好了。

這讓孩子怎麼辦呢?悶頭照著媽媽安排好的路走就行了唄,還說什麼話呀!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想要孩子樂於與人交流,家長就應該退居次位,就好比相聲中的“捧哽”。

看似處在次要地位,卻要引導著“逗哽”去當主角,而不是把話全搶著說光了,讓主角無話可說。

原因三:

孩子性格慢熱

我有幾個朋友,看起來都挺內向,至少剛認識的時候挺內向的,可是啊,等到時間長了,就發現內向其實只是表象,她們真的很熱情話還多,性格還挺逗。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這種就是典型的“慢熱型”性格,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去和陌生人熟悉成為朋友,然後才會漸漸展露真實的性情。

這類通常也會被誤認為木訥內向,因為他們會在陌生人面前或人多的時候變得非常沉默,而且他們通常朋友圈較小,往往好朋友就那麼幾個。

但這並不說明他們社交技能就差,反而他們的朋友都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友誼通常能維持很久。

孩子木訥內向是缺點?多數爸媽都搞錯了!

所以對待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仔細觀察,而不是急忙下結論哦!

引導孩子交際的小妙招

1、

多和孩子聊天,氛圍要輕鬆,講些幽默的小笑話是很不錯的選擇哦;

2、

不用或少用命令式語氣,多用問句和選擇句式,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從而建立自信;

3、

不要輕易當孩子面說出“內向”、“木訥”這種否定意味的語句,而要先教給孩子交際的基本原則;

4、

帶孩子交朋友不要操之過急,和誰做朋友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