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收手機致男孩跳江?掉進這3個育兒陷阱的父母很難教好孩子

我和老婆文化水平比較低,這樣教育孩子的方式確實不對,但我們也只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能有出息,我們都是愛他的。

這些話出自跳江男孩的父母之口。

前兩天一名15歲男孩因為手機被父母沒收選擇了跳江輕聲,據瞭解,這已經是孩子第二次跳江。


父母沒收手機致男孩跳江?掉進這3個育兒陷阱的父母很難教好孩子


年僅15歲的孩子為何頻繁跳江,為何如此渴望結束生命?

如果不找出問題並解決,我們很怕再有第三次,我們也很怕下一次沒那麼幸運可以救活孩子。

據孩子父母描述,這一切都是一部手機惹的禍,孩子天天沉迷手機遊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母很生氣但沒辦法,只能選擇沒收掉孩子的手機。

這一切好像合情合理,孩子沉迷遊戲不對,手機造成孩子沉迷遊戲,所以應該沒收孩子的手機。


父母沒收手機致男孩跳江?掉進這3個育兒陷阱的父母很難教好孩子


但是孩子父母處理的方式卻錯了。

1. 把孩子的錯誤歸咎於他個人

孩子沒什麼生活經驗,也沒有天生就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錯誤是孩子學習的自然組成部分,孩子一般都是在不斷犯錯中成長起來的。

但是如果父母不懂這一點,動不動就對孩子的錯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而不是嘗試去幫助孩子、理解孩子,那孩子不但學不會成長,反而會留下陰影,甚至會和父母對著幹,養成叛逆的個性。

孩子沉迷遊戲是大多數孩子都有的情況,孩子沉迷是因為被吸引,他們並不是有意與父母對抗,而我們的父母一開始就把孩子當成他們的假想敵,而遊戲就是孩子報復的和手段和工具,所以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對孩子進行“嚴厲打壓”,“沒收、大喊大叫、大打出手”是父母使用最多的手段。

但孩子不是我們的敵人,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玩遊戲,他們體驗到的是玩遊戲的美好,而父母卻要生生剝奪這種美好的感覺,這對於孩子已經構成“冒犯”,如果父母再加以“打壓”,很容易導致孩子逆反心理,甚至採取極端的跳江行為。


父母沒收手機致男孩跳江?掉進這3個育兒陷阱的父母很難教好孩子


2. 忘記責備和批評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傷害

跳江男孩的父母經常對孩子大打出手,孩子不聽話時隨手抓到什麼,就拿什麼打孩子,還直接拿過烤串的竹籤戳。

體罰孩子是錯誤的而且有害的,很多父母知道,但卻總是忘記憤怒的語言、侮辱、責備和體罰所造成的痛苦有多大。

當孩子受到語言攻擊和體罰時,他們也會認為自己犯了錯,程度深的就會選擇輕生,一旦造成這種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3. 忘了理解並幫助孩子

孩子需要你的理解和幫助,當你認為孩子做錯了的時候,不要馬上採取處罰手段,而是站在孩子角度想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遊戲真的有那麼吸引嗎,怎樣才能幫助更合理地使用手機?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父母可以試著玩一下游戲,感受遊戲帶給你的興奮和衝擊,當你也有這種感覺時,你會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而不喜歡學習。

知道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原因,相信你也就找到方法“對付”孩子的遊戲癮了。

其實遊戲設計是很有學問的,牢牢抓住了人們的心理,遵循下面三個原則:

  • 有明確的目標
  • 難度跟能力匹配
  • 有及時的反饋

如果我們借鑑遊戲的三個原則,幫孩子在學習上拆解任務,並給予及時的反饋,孩子照樣也會迷戀上學習。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句話經常出現,但是父母真的都愛自己孩子嗎?

其實存在很多父母故意傷害孩子的案例,前段時間“江寧溺死兒童案”,爺爺和父親故意殺害自己的孩子,這個案例雖然極端,但是還是有必要糾正這句話,不讓更多父母有傷害孩子的藉口。

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用錯了方式無異於“謀害”,孩子本性為善,沒有天生不好的習慣,但是越長大越叛逆,問題的根源都在父母的教育上。

作為父母如果你中了上面三條育兒陷阱,那趕緊改過來,改不掉就別怪孩子叛逆,改正要抓緊,孩子的成長不等人,而且不可逆

如果您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死記硬背,無論如何努力成績卻很難見起色;

如果您深受孩子教育過程的困擾……那你可以瞭解一下這消息:世界記憶大師網上免費公開課開始授課了,總有一個方法適合你的孩子。只要您認真聽課就能讓您或者您孩子迅速愛上學習,同時至少提高几倍以上的學習效率。【感興趣的可以留意下方評論區】【愛孩子,就讓他比別人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