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国保档案》总第1期:三元里抗英遗址

你无意中走过的路或者看过的景点,也许是一处国保单位,此国保非彼国宝,其实国保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国保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了7批,总共有4000多处,想要实地看完还是需要很多时间的,不过没关系,可以先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国保单位的相关档案和传奇故事吧。


先从第一批说起,第一批国保单位是1961年公布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带着当时的意识形态,比如我们即将要讲述的三元里抗英遗址,平心而论他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遗址,也没有特别多的文物,三元里也只是一个村,但是他代表的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所以被评为国保单位非常的正常。

闭关锁国与鸦片战争

闭关锁国是清朝后期的国策,康熙时期还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时期设立四处海关,到了乾隆时期,由于国泰民安,乾隆又把自己打造成了十全老人,所以日益骄傲自满,认为清朝是天下的共主,无需进行过多的海外贸易,而当时的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也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将生产的货物销往各地,但是清朝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钱的人不了解海外,对于海外的产品主要是棉布没有兴趣,而穷人则是买不起的。

所以英国人多次派人去清朝要求通商,还有一次去告御状,结果乾隆皇帝对此非常的生气,于是只关闭了其他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这一处,后来清朝与英国之间多次产生贸易摩擦,均因为英国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所以没有对清朝用兵,但是贸易逆差让英国很难受,于是就走向了贩卖鸦片的道路,清朝举国上下没有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于是吸食鸦片愈演愈烈,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以吸食鸦片为荣,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没能幸免。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走私鸦片从嘉庆后期开始,一直蔓延到道光年间,二十年间,吸食鸦片成风,而英国也借走私鸦片扭转了贸易逆差,成为顺差,导致清朝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清朝的有识之士终于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于是上书要求禁止鸦片,最终道光皇帝痛下决心,派林则徐去广州销烟,林则徐到任以后,不仅进行了虎门销烟,还严禁英国商人贩卖走私鸦片,鸦片被禁止以后,英国更难受,而这个时候的英国终于腾出手了,所以英国召开议会,讨论对清朝用兵,结果不用想也知道,同意出兵清朝,当然英国也是非常小心的,对清朝发起的不是战争,而是报复。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1840年6月,懿律率领英国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一开始,英国远道而来,加上林则徐严防死守,英国也不敢硬来,于是一路北上到达天津大沽口,琦善向道光皇帝描述了英国的战船,道光皇帝感到害怕,认为是林则徐办事不利导致英国的军事行动,于是对林则徐撤职查办,派琦善全权处理,而英军也在琦善的安抚下回到广州,双方先是你来我往的展开谈判,最终没有谈拢,双方大打出手,最终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打开国门。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在广州城北的一个小村庄,现在也是繁华之地了,当时是在广州城外,英军从天津回到广州,双方展开谈判,其中也有不少小的战争,1841年5月,英军攻占了广州的四方炮台,并和广州的官员签订了《广州合约》,获得清朝的赔偿以后退回香港,实际上这个《广州合约》并没有获得清政府的同意,道光皇帝压根不知道这个事情。

这次攻打广州的队伍里,有较多的印度人,这些印度人就是东印度公司招募的,就在撤退的时候,有个30个印度人的小分队,去三元里村抢劫财物,这还不算,他们还调戏强暴妇女,当时的中国人没有家国概念,但是村治的概念非常强,看到村里的妇女受到欺负,村子里的人非常愤怒,三元里及其附近乡村的有一万多人聚集起来,组成了乡勇,一万多乡勇结集起来,很快就把30多名由印度人组成的英军围困起来。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虽然这一万多名乡勇的武器并不先进,没有热武器,就是大刀长矛等,也没有蛮干,而是发挥聪明才智,当时天气正下着小雨,他们且战且退把这些英军诱导到水田沼泽,而这些印度兵带的武器显然也并不好,是燧发枪,在阴雨连绵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的,这样英军的火力优势就无法发挥,再加上乡勇的人数远远高于英军,几乎达到了1000:3,这些印度兵就被围困在沼泽地。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在四方炮台的英军主力听说以后,派出了两个海军连,携带雷管枪,这种枪是不怕雨的,前来增援,这样被围困两个小时的英军终于喘口气,而这些乡勇依然没有蛮干,让英军撤回了四方炮台,他们就把四方炮台给包围了,但是这一战打下来,取得的战果还是挺不错的,打死少校军需毕霞(Beecher )以下近50人,生俘10余人,英军那边报道,战死5人,23人受伤,毕霞是虚脱而死,显然是在掩饰自己的失败。

显然,四方炮台的英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围困的乡勇有一万名以上,他们用土枪,土炮,矛戈,盾牌,锄头,镰锹等,与英军作战。当时被围困的英军也是心惊胆战,不能与三元里乡勇正面对抗,转而向清朝官府施压: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英军主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时任广州知府的余葆纯向上级请示,广州城内的奕山等官员为了避免《广州和约》被废,令余葆纯劝退义勇,余葆纯从此也担上了"卖国贼"的恶名。

英军撤走以后,为了挽回面子,还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三元里人民群众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三元里抗英的斗争对于整个鸦片战争的战局影响不大,英军并未受到这次行动的影响,而是继续发挥火力优势,向清朝政府施压,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当地有民谣:“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七钱二兑足,八千斤大炮未烧,久久打下,十足输晒”,也反应了当时老百姓对官府的无奈。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由于最初召集乡勇的地方在三元里古庙,而这个古庙在后续也毁于战火,但是三元里人民的斗争行为获得官府的认可,于是在民国十年进行了重修,现如今成为三元里抗英纪念馆,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


清军没搞定英军,被这个村的乡勇搞定,获得局部胜利


1950年10月,在三元里村西门楼的山冈上,广州政府修建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建成三元里抗英纪念公园。虽然这里并不是特别古老或者有考古意义的遗址,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意义重大,因此首批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到广州的时候可以去游览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