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1950年冬,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爆发了一场血战,相较于西线万岁军38军的光荣战役,这里的战斗我们较少提及。

如今,当我们沉下心来回首那个战火盈天的岁月的时候,应当发现,冲锋在异国战场上的我们的英雄们,都有着一样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可以在那种步枪对大炮的悬殊差距下战胜敌人的关键。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在黄草岭一线阻击了北上的韩国陆军第3师和之后陆续赶来的美国陆战一师,这使得美军的“圣诞节攻势”被迫放缓。后随着美军对黄草岭一线的增兵,42军主动放弃黄草岭阵地,边打边退,成功将美陆战一师所属的美10军等多国部队诱至长津湖地区,而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早已悄然接替了退下来的42军,布好了一个大口袋等待着美军钻入。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然而比美军更早到达这里的是朝鲜半岛五十年不遇的严冬,气温骤然降到零下三十度甚至四十度,我们的战士匍匐在长津湖周围的山地当中,靠着那种在国内北方地区深秋时换上的棉衣抵抗严寒……从太平洋吹来的海风裹挟着大量的湿气,一遇低温便化身成寒风中凛冽的冰晶,大风过处,一片银装,然而此时,战士们根本无暇欣赏这原驰蜡象的壮阔,因为这风雪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美景,而是要命的猛兽,多少昨日还热情激昂设下伏击圈的战友,如今却变成了冰雪中一动不动的雕塑……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一动不动,这不仅是那些已冻僵的战士,还有更多成千上万的还活着士兵们正在做的事。他们看着趴在身边的战友困意袭来,眉毛和胡须上结满了冰碴子,眼中跳动的火苗渐渐熄灭,口中微弱的呼出容易暴露的白气,尽管此时推一把将要睡着的战友就可能救了他,却仍然一动不动……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谁知道他们心中的悲痛呢?这些躺在身边的人,他们一起离开村庄,可能为了打鬼子给老乡报仇,可能为了解放全中国过上好日子,离开家乡,参加革命,他们一起打鬼子,打老蒋,如今又一起为了不受霸权欺负而来到这异国战场,他们一起枪林弹雨走过来了,生死早已看的平淡,然而,今天这样的诀别,还是让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一口口咽下热泪,可他们仍然一动不动,因为这是命令。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埋伏不知等待了多久,饿了,小心翼翼的抓把炒面,炒面太干,便和着嘴边的积雪咽下,临行的时候给战士们发了蒸熟的土豆,如今是吃不得了,冻得比林中的石头还硬,若是渴了还好,嘴边有的是吃不尽的积雪,然而即便是张张嘴这样微小的动作,战士们都尽量的不做,在敌人没来之前,他们就是这大山中的林木和顽石,与这山、这树、这片土地化作一体,因为简单的命令——绝对不能暴露。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美军终于来了,大大咧咧,伴随着机器的轰鸣,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坦克冒着的黑烟,士兵们裹的像一群笨熊,伴随着坦克周围行进……是啊,若是有条件,谁不想像这样装备精良的去打仗,今天,本来该是一场完美的歼灭战。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美军数万大军均已陷落包围,是发起进攻的时候了,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军号,在美军行军的周围,从山坡上,从树林里,从石头旁,从路边的草从中猛然冲出数万名等待了太久的志愿军士兵,他们眼中满是怒火,胸中全是悲愤,像一头头发急了的饿狼扑向美军——长津湖战役就此打响。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剧情并没有完全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美军,一个在二战中打赢了欧陆战场又紧接着打赢了太平洋战争的百练之师,想想也不会轻易的被打垮,更何况还有着装备上的天壤之别。但美军确实是慌乱了,百战如他们也没有打过这样的战争,一声军号,四面八方便突然涌出成千上万的士兵,仿佛神兵天降……短暂的慌乱之后,美军便开始依托山石、树林、洼地组织防御,坦克不停地攻击着最具威胁的火力点,为美军建立临时阵地拉开空间,战斗打响半天之后,多数的美军均已建成临时的作战工事,并依托着工事进行着防御。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我们的志愿军也没有遇到过如此顽强的敌人,一次完美的伏击竟然只能在战斗伊始取得短暂的优势,继而便是强大的火力压制和有条不紊的反击——美军不知要比之前的日军强大多少。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不仅有着不惧任何对手的大无畏精神,还有着高超的作战技巧,他们在广袤的山林之间快速的穿插迂回,并不急着胶着于个别敌军据点的顽抗,敌军的坦克和火炮的确厉害,这不需要等被炸的灰飞烟灭才能知道,我们不与之硬碰硬,是因为我们有着更进一步的战略目标——几日之后,几乎所有进入包围圈的美军被我们的志愿军们成功的分割包围在各个据点,剩下的,便应该是我们收尾的阶段了。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然而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美军同样是善于机变的,绝不会待在包围圈里坐以待毙,事实上就在志愿军刚刚完成分割包围的时候,美军高层就已拿出了针对性的突围方案——多国部队全体成员向兴南港方向突围,从海上撤离。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战斗进入最紧要时刻,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极尽其能的向着兴南港方向突围,志愿军第九兵团全军出击以求迅速歼灭盘踞各个据点的敌人……虽然在整体战术上我们基本是处处成功了,然而真到了一枪一炮交锋的时候,我们的短点就暴露无遗——装备落后,后勤难继,火力不足。面对着美军坦克集群式的冲锋,再厚的人墙也只是摆设,一排排炮弹没有间歇的打过来,你刚一躲避,坦克就冲过去跑了好远,你想追,漫天呼啸的战机不停的向冲锋的战士投弹,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在头顶上爆炸,人就像秋风里的落叶一样被吹飞老远……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在经历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志愿军锲而不舍的追击仍然没法赶上美军的机械化撤退,当我们赶到兴南港的时候,只能看着美军带着元气大伤的多国部队突围而去……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此战过后,进犯到三八线以北的多国部队均被志愿军赶了回去,从战略上说我们达到了目的,然而后勤孱弱、火力不足以及对战场环境了解不充分造成的巨大伤亡和没有全歼美军第一王牌师陆战一师,还是留有一定的遗憾……而从事后美军对参与此战的官兵的关照程度上来看,美军确实是惊魂未定,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此战给美军留下的深刻印象!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这次战役“

败北——对美国来说从未有过的最大的败北”。

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拍成电影的五个事件,第五篇:血战长津湖

血战长津湖,今天,我们回首往事,应该看到前辈们舍身为国的壮烈,也应该看到我们在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但是这样的一场战役,却可以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中华在觉醒,中国不可欺,历史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英雄气概永远流淌在我们中华儿女的热血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