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製造工作」的困境

有這樣一個案例。A員工將上一年度的紙質版工作記錄整理好提交檔案室存檔。在此過程中, A員工很負責任,便將三份本不屬於紙質檔案的電子文件打印出後一起存檔,因為這三份文件與其中的工作內容相關。按照存檔辦法,電子文件文檔無需經手人員打印後移交存檔,而由檔案室協同相關部門統一辦理。移交過程中,檔案室的B員工也很負責任,悉數照單全收。但認真清查後發現,紙質版的工作記錄相關檔案資料完備,但那三份文件因為發文編號不連貫而不符合規定。於是B員工要求A員工要麼提供相應的連貫的編號文件,要麼提供情況說明。

而A員工表示不理解也不想配合,因為自己本身是出於好心才多增加了那三份文件存檔的,卻因此惹來了麻煩。但B員工則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應當對事實與檔案負責。於是,A員工與B員工就此事展開了多輪的溝通與協調,甚至還因此產生了些許的不愉快。最終的結果是A員工無奈又寫說明又找文件,最後解決了問題。但B員工卻要對那幾份文件重複歸檔,無故增加了工作量。而整個過程中出現了“喧賓奪主”的轉移與變化,本來重點工作是移交紙質檔案記錄,而附帶了可有可無的幾份文件,但後來花在“畫蛇添足”的那幾份文件上的時間與精力早就遠遠超過了原有工作本身。

走出“製造工作”的困境

最近有一個叫“製造工作”的詞比較流行,所謂的“製造工作”的意思就是低價值或者無價值的重複作業或者虛假作業,看似在工作與忙碌,其實要麼沒有實際價值,要麼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回到案例中分析不難發現,A、B兩位員工都對工作很負責任,但兩位員工卻為了那“多此一舉”的三份電子文件的打印件存檔的事情耗費了很多精力,遺憾的是這種精力的投注是不值得也是毫無價值的。因為那三份文件本身會按照流程統一歸檔,此時歸檔除了增加工作量及溝通協調量之外,對工作本身並沒有實際效能或價值提升。這就是典型的一種“製造工作”的現象。

走出“製造工作”的困境

其實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陷入“製造工作”的困境之中,導致出現工作效率不高、重複循環作業、溝通協調成本增加、時間精力投注浪費等不良後果。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有的員工在工作中沒有準確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另一方面是“製造工作”往往會以隱藏在認真負責等一些工作特質的外衣之下,不容易被大家所察覺。

走出“製造工作”的困境

而要解決問題,避免陷入“製造工作”的假象之中,則要明確“三個不同”。一是明確態度與方法的不同,認真的態度是所倡導的,但態度替代不了正確的方法,因此既要有負責的擔當,更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技巧。二是要明確流程與願望的不同,好願望不一定符合流程規章,既然流程已定,那麼願望不能超越或替代流程,而應遵守並尊重規則,既不能缺斤短兩,亦不能畫蛇添足。三是要明確行動與價值的不同,忙碌的工作是行動,考評工作的關鍵並不在於行動本身,卻在於所產生的價值,不能本末倒置,而要以實際效能及價值來權衡及引導工作中的行動。

走出“製造工作”的困境

現實中,“製造工作”的現象客觀存在且不易察覺,只有深刻認識到態度不同於方法、規則不同於願望、行動不同於價值,在工作中以實際效能及價值為主線,集中精力抓住關鍵,聚焦重點,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逐步克服“製造工作”的現象,實現“真正工作”,持續提高工作的效能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