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灭吴统一战争的关健统帅之一。是唐朝诗圣“杜甫”的先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晋书》里的杜预自成一传,是历代史学猎奇者最想探讨和琢磨的一个奇人。杜预一生以《守弱学》践行自己,并取得非凡功业。不言而喻,《守弱学》一定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并且极具实用性的千古奇文。

因篇幅庞大,分为上下篇推出,与君共学共勉,共守强者之弱.

《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卷六 示缺篇

【原文】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上天与人都没有尽善尽美的

【原文】不理之璞,其真乃存。求人休言吾能,悦上故彰己丑治下不夺其功。

没经过雕刻的玉石,保持着最真实的美,有求于人切忌趾高气扬,取悦上级要故意显示自己的不足。管理下属不能夺取他们的功劳。

【原文】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君子总是显示自己的短处,不显示自己的长处,小人处处机关算尽,不懂得守拙。

【原文】不测之人,高士也。

深不可测的人,才是真高人。

【原文】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对内不回避害处,害处就会在内部得到解决。对外不接近祸端,祸乱就会被阻挡在外。

《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卷七 忍辱篇

【原文】至辱非辱,乃自害也,至忍非忍,乃自谅也

最大的耻辱不是被人侮辱,而是自我伤害,最大的忍让不是容忍他人,而是原谅自己没有做好。

【原文】君子不怨小人,怨天也,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

君子不会怨恨小人,只会怨天道不公。小人不怕君子,只怕实际的惩罚。

【原文】君子小人,辱之可鉴焉。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羞辱他就能鉴别出来。

【原文】强而无仁,天辱之。弱而不振,人辱之,

强者没有仁爱,上天会侮辱惩罚他。弱者不能振作,人们会侮辱惩罚他。

【原文】辱不灭人,灭于纵怒

耻辱不会毁灭人,毁灭人的是控制不住情绪,放纵愤怒。

【原文】大辱加于智者,寡焉。大难止于忍者,息焉

有智慧的人通常会承受更大的凌辱,因为理解的人太少。忍受屈辱的人往往能躲过大的灾难,因为忍辱使人停止侵犯。

《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卷八·恕人篇

【原文】天威贵德,非罚也。人望贵量,非显也。

上天之威以仁德为贵,而不是惩罚。人的声望以气量为贵,而不是名声显赫。

【原文】恕人恕已,愈蹙愈为。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越困难越要这样做。

【原文】君子可恕,其心善焉。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

君子可以宽恕,因为他们心地善良。小人可以宽恕,因为他们的危险。

不能宽恕的是对事。(对事不对人)

【原文】富而怜贫,莫损其富。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富人怜惜穷人,不会有损他们的富有。穷人帮助他人,可使他摆脱贫穷。

【原文】人不恕吾,非人过也。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别人不原谅我,不是他人的过错。自己不宽恕他人,是自己的罪过。

《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卷九·弱胜篇

【原文】名弱者,实大用也。致胜者,未必优也。

被人称为弱势的东西,实际上是大有用处的。能导致胜利的,不一定是人们所说的优势。

【原文】弱而人怜,怜则助。劣而人恕,恕则孝。庸人纳,纳则遇。

弱者令人同情,同情就是强大的助力。处于劣势人们会宽恕他,宽恕就是难得的幸运。平庸者人们会接纳他,接纳就是难逢的机遇。

【原文】以贱为耻,其人方奋。以绌为憾,其人乃进。

视地位低下为耻辱,人们才能奋发有为。视不足为遗憾,人们才能不断进取。

【原文】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没有依靠的人才会自强,这是形势逼迫的结果。

《守弱学》下:千古绝学,值得被深刻铭记的人生箴言,就怕你不懂

纵观《守弱学》,以弱、愚、忍、抑、卑、恕,敬为主基调,通过抑己示弱恕人而终胜人达己,属于道家智慧的人际应用之道,如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善处下,因善处下,所以能汇聚百川,从而成百谷王。《守弱学》正是顺着《道德经》的思路倾泻而出,是道家思想应用的一朵奇葩,当然,里面有小部分内容会更适合于封建社会体制下的人际处理,不一定适合于现今社会。但总体呈现出的理念与频出的至理箴言,却值得我们深刻铭记!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