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这是一块与世无争、宁静安逸的绿地,这是一个神山环抱中并存多种宗教的地方,这是一片前一 刻还带着几分小雨的忧伤,后一刻立马阳光灿烂的土地。石门关的气势,壮得那样顶天立地;雾里的静,静得那样空灵缥缈;茶马古道的铃铛,不绝于耳;教堂的四部绝唱,感天动地。

中国唯一具备香格里拉所有要素的地方,美丽的山水,浓郁的人文风情,最重要的是,多民族,多宗教在这里和谐并存。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一路北上,一江怒水从六库经福贡到达贡山,此时丙中洛已近在咫尺。清晨,在贡山的客栈被窗外奔腾的江水唤醒,那些怒江上的精灵——洁白的云雾正在山腰游荡,在水面嬉戏。山城的街道,永远不会像都市般拥挤,几个山民背着满背篓的桃李从身边走过,留下一路芬芳清新。

在县城最中心的那个街边固定候车点,从早到晚都停着开往丙中洛的中巴车,20分钟一趟。我只是背着随身小包经过,开车的白族小伙子轻轻招呼了一句:“丙中洛哦, 去吗?”如同被蛊惑,我便径直上了车。“第一次去丙中洛吧?”卖票的小伙子问我——这车上唯一的旅人。 我点头,依旧不肯收回盯向窗外的视线。“一会 儿到怒江第一湾,我们停会儿车给你拍照。”售票员开口,也没征求其他乘客的意见。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一直吸引我目光的,是沿江公路对岸不时出现在山坡上的小小村落。那些原汁原味的木屋,或木头,或石片,或茅草为屋项,掩映在树丛中,展现在小片阳光下。云雾漂泊,光线游移。不胜收,整个人就在飘飘忽忽的状态下游走在这片美丽的精神家园。

写在我脸上的痴迷一定被邻座的大妈看在眼里, 她笑着对我说:“三月桃花开了油菜花也开了,江边到处是粉红色、金黄色,你见了一定更喜欢。”说话间,一块 “棒打乡” 的牌子立在路边,在一间被绿树掩映的怒族石板房前廊,一个 女孩正在织布,鸡犬猪牛悠然自得地在房前屋后觅食,一片即将丰收的玉米地里,冒出许多开得灿烂的向日葵。虽然晃而过, 洋溢着浓浓原生态气息的古朴、天然、宁静的精神家园已入眼中。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车子在白云缭绕、绿草茵茵的江边驰骋,我的心也跟着飞到了怒江上空。居高临下,忽然看见某一一处,江水绕着一座布满密密麻麻松树的尖山来了一个大拐弯,恢宏的气势让我心中一震: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怒江第一湾”?然而,车子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沿着公路拐了几个弯,才在路边停下。是的,车子为了我一个人停在气势磅礴的第一湾, 司机更是建议我爬到车顶去获取最佳的拍摄角度。回到车上后,我看到了车上乘客善意、理解和宽容的目光。这一程短短48公里,车程一个多小时,我从这里开始一个人的旅程,然而,感觉到的不是孤独,而是油然而生的内心深处的莫名感动。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峰回路转,忽然在路的尽头,在高高的贡嘎雪山下,出现了被田园包围的丙中洛全景一到了!还没来得及细细远观,忽然看见路边来了一支旌旗飘飘、锣鼓声声的队伍。为首的喇嘛撑着一把圆形的黄红为主色调的罗盖,紧跟着一个打鼓的小喇嘛, 后面排着十几个身穿怒族服装的村民,口中念念有词,向空中撒着类似谷物的东西。那一刻,我看傻了,真的没想到,丙中洛,竟以一个古老的原始宗教仪式作为见面礼欢迎我的到来。那个可爱的白族司机,干脆直接停车把我赶下,抛下一句话:你跟着他们慢慢走到丙中洛吧!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就这样在经文的呢喃中,在旌旗的摇曳里,我跟随原始的宗教仪式一步一步 走进传说中人神共居的丙中洛。

丙中洛这天正逢圩日。赶马人把马系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径直走进铺子,挑了一副马鞍给马儿套上;身穿怒族服装的妇女,牵着可爱的小孩儿在街边蹲下来,买了几根引火用的油柴;市场的一角,卖炭的,卖野菌的,卖山果的,都用竹筐装着他们的物品。那一刻,竟有些恍惚,这是我生活的年代吗?马路上没有来来往往的汽车,人们任意穿行在马路中央。街边的三两间店铺挂着各民族色彩艳丽的服装。丙中洛十里八村的妇女,喜欢在圩日时拿着织好的布匹放到店铺寄卖,这种卷成一捆捆的布匹 正是我们所说的怒毯和独龙毯。一位友善的大姐,除了会做民族服装,还会用剩余的小布块制作很有民族特色的手机袋,她拿出店里色彩艳丽的布匹,教我如何识别独龙毯和怒毯。一经指点, 我才知道,怒毯的经线在中间处色彩织得特别宽,而独龙毯各种色彩般都是均匀分布。 小店还有一种纯手工布匹, 用野生麻经十几道工序织成线, 而后纺织成布,全程使用原始工艺。那些褂子挂在墙上,古朴而原始。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正和店主聊着,两个山民走进来,从背篓里拿出一匹独龙毯。看我喜欢,店主便让给了我,还替我滚上花边,拼接缝制成床单。这样,回去之后,我还可以躺在上面,在消失的地平线上梦想关于丙中洛的故事。

丙中洛真的很小,10分钟,就已经走到街的尽头。

反正不是赶路之人,我轻松地在曾经的茶马古道上漫步。正是夕阳西下,不远处,怒水奔腾,白云悠悠。偶一回首,蓦然看见被西面的独龙族和东面的怒族视为神山之首的嘎娃嘎普雪山上方红霞满天。传说中丙中洛坝子被十大神山守护,而且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神主。这些神山圣灵到底属于原始宗教的遗留?还是属于普化寺里衍生出来的喇嘛教门下?概念已经模糊了,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在丙中洛,除了原始宗教和喇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更加欣欣向荣,人们在多种宗教并存的世外桃源里修炼了一种与世无争、 彼此和睦共处的心境。

在丙中洛的日子,是放松的、悠闲的、享受的,是和神仙同吃同住同在云里雾里的时光。每一户人家,只要你踏进去了,没有人把你当外人,他们慢悠悠地架柴烧水泡茶,跟你一起吃刚从石板上煎好的苦荞饼。有时候,喝了一些自酿的酒从村民家里出来,会忍不住在小满边的大石头上躺下,听水磨被水花有节奏地推出声响,看流云在眼前聚聚散散。是呀,这样的时刻,有山风, 有白云,泉水叮咚,鸟语花香。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丙中洛,这是一一块与世无争、 宁静安逸的绿地,这是个神山环抱中并存 多种宗教的地方,这是一片前一刻还带着几分小雨的忧伤,后一刻立马阳光灿烂的土地。石门关的气势,壮得那样顶天立地,雾里的静,静得那样空灵缥缈;茶马古道的铃铛,不绝于耳,教堂的四部绝唱,感天动地。已然混沌,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归复何方。云舒雾卷中,朝阳把自己背着竹筐、穿着彩裙、弯着腰在梨树下割猪草的影子拖得长长;暮色把稻田边冒着炊烟的木楞房笼罩了一层柔柔的橘色。

唉!我实在不知该建议你究竟什么季节来丙中洛,这里的每一季,都有独特的美艳。怒族、独龙族和藏族在此混居,原始宗教、佛教、天主 教和基督教在此和谐并存,这里是遗世独立的香格里拉,是人神共存的精神家园,是怒江深处的世外桃源。

走进怒江大峡谷,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附攻略)

小贴士TIPS

一、贡山到丙中洛有很多车, 很早就出发, 很晚才收车。丙中洛到迪麻洛、雾里、秋那桶、察瓦龙,均为乡村土路,可租车或乘农用车到达。

二、从丙中洛乡出来,第一站重丁村,第二站四季桶,第三站雾里(又称五里、翁里),第四站秋那桶。全程15公里, 乘车需一个半小时。丙中洛乡到重丁村5公里,重丁村到四季桶5公里,四季桶再到秋那桶村5公里。

三、丙中洛有几家条件相对较好的宾馆,标间淡季几十元,到了旺季价格会大幅上调至一二百元。也能找到一二十元一晚的小旅店,只是接待能力不高。重丁和秋那桶只有农民旅馆。到达从昆明经六库到贡山县, 在县城乘中巴可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