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上,古人爲何多是「疽發背而死」?

維奧


史料中經常有“背疽發作而卒”的記載。本來,按現在人掌握的情況,背上長個濃瘡,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就算古代的醫療條件不好,沒有化膿消炎的特效藥,但是,只要把背瘡弄破,把裡面的濃擠了,再敷一些草藥或者是藥膏,很快也都會好。為什麼這對於古人來說,卻就成了絕症,只要流膿就會死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一下古代那些背疽發作而死的有名的人。

(范增劇照)

第一個是范增。范增是項羽的謀士,也幾乎是項羽唯一的謀士。因為項羽打起來相當厲害,幾乎戰無不勝,因為對於他來說,根本不需要謀士,硬打就行了。范增之所以成為他的謀士,還是項羽的叔父項梁留給他的。而且項梁還讓項羽稱他為“亞父”。有這層關係,范增才可能留在項羽身邊。

但是項羽做大以後,卻一點也不採納范增的建議,范增讓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除掉一個政敵,項羽卻並不予執行。後來,陳平施反間計,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係,項羽卻信以為真,猜忌范增。

范增氣不過,提出要離開項羽。項羽卻一點留戀的意思都沒有,任他離去。

也就在離去的過程中,范增背疽發作而死。

(宗澤劇照)

第二個是宗澤。宗澤是抗金名將,一直致力於抗擊金兵,收復失地。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就是他發掘出來的人才。

但是,宋高宗對收復失地並不熱心,和秦檜聯合起來,一直在探討和金國講和的辦法,多次限制宗澤的行動。致使宗澤氣恨難平,於是背疽發作。在連呼三聲“過河”以後,毒發身亡。

(徐達劇照)

第三個是徐達。徐達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將,對朱元璋很忠心,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當朱元璋奪得江山當皇帝以後,卻大肆屠殺功臣,對曾經和他一起在戰場上廝殺的兄弟們大開殺戒。這種情況,讓徐達深有憂慮,漸漸地,背上就長了一個瘡。

朱元璋知道後,送給徐達一盤蒸鵝。鵝肉本來就是熱性,身上有毒瘡的人是不能吃的,朱元璋卻送他這個。這讓徐達明白,這是朱元璋想讓他死。於是,徐達也是背疽發作,毒發身亡。

這些記載,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至於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那更是比比皆是。而且文學作品常常又反過來影響史書。因此,這就成了古代人一種突發身亡的非常有名的病。

(鬱郁不得志的將軍,圖取其意)

那麼,古代為什麼會有這種記載呢?

我覺得,這種記載,可能是一種真實情況,也有可能是一種有深意的描寫。

說它是真實記載,我的意思是說,這種病,可能並不是背上長了一個瘡,而是此人體內本身就有很嚴重的病,甚至可能是一種癌症。這種病從體內開始,一直潰爛到皮膚上,其實已經是癌症的晚期了。而古人不明白,以為只不過是背上長一個疔瘡而已。這樣的話,背疽發作而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它是有深意的描寫,意思是這是一種形象的表達。

從上面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得這種病的人,大都是政治人物,而且都是政治不得志,非常生氣而不能發洩,非常冤枉而不能申述。就相當於背上長了一個瘡,明明知道它是一個瘡,但因為長在背上,卻對他無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傷害自己的軀體。背疽發作而死,意思就是這個政治人物已經無可奈何,只能承受失敗的命運。

也就是說,古人這樣寫,不過是一種“曲筆”罷了。

(參考資料:《史記》《宋史》《明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疽癰"中醫指毒瘡。是一種皮下組織化濃性炎症。多生於頸,背部。

諺語有"腰疽、搭背,斬頭癰"說法。這三種病發病的部位均和重要臟腑距離很近。“腰疽”附近是腸胃。“搭背”緊挨心肺。“斬頭癰”在後頸"鳳府穴部位。都是十分難治的要命的疾病。記得也有醫生稱這種病為:“蜂窩組織炎",比較形象地說明這種病的物理性狀。

古代中醫一般採用排毒,貼膏藥等方法治療。療效慢。特別是中晚期病人,更是缺少治療辦法。而這幾種病都離重要臟腑很近,一旦化濃,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發重要臟腑發炎化濃。所以古代人,就有了“疽發背而死”的說法。

自從,西醫引進中國,早期通過輸液消炎殺菌即可痊癒。經外科手術治療效果也很好。現在已經是一種死亡率很低,比較好治療的疾病了!


李彬文


疽發背而死,恰恰是中醫醫療體系無能的一個體現。

疽,其實就是膿瘡。一般外傷,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消毒和包紮處理,於是傷口化膿感染,導致發炎全身高燒,卻又缺乏抗生素消炎,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死亡而毫無辦法。

當然,體表成疽,不見得就外傷。細菌、真菌、病毒、腫瘤都是成膿瘡的原因,其中細菌和真菌容易感染外部皮膚,而病毒作為傳染病,也可能使得人身體潰爛,如黑死病,艾滋病等,而腫瘤末期,也會出現體表外膿腫的情況。

無論是細菌、真菌、病毒、還是腫瘤,古代中醫根本就不可能知曉其中任何一個的發病機理,只能籠統的說病人“受了風邪”、或受了“溼氣”,至於風邪是什麼,溼氣是什麼,連中醫自己也說不清楚,最後瞎治一通。

而之所以背部容易發病,又跟古代中國衛生知識不夠,床上用品不乾淨有關。古代沒有消毒措施,床單、被褥又不常清洗,就有大量的病菌,身體與充滿了病菌的床單被褥接觸,而背部又不像身體其他部分的活動那麼劇烈,古人又喜歡躺著睡覺,所以長時間讓病菌沉積在背部固定的位置,更容易粘上。

而現代,一般的膿腫完全可以治療,比中醫好的太多。

而中醫粉咒罵的抗生素,讓人們的平均壽命從古代的三十歲提高到現在的七十歲。


老醒科普人文頻道


我不是學醫的,但我知道這病學名是啥,說白了就是火癤子不出頭,火癤子這算不算病我不知道,但神奇的是,火癤子往往是人著急上火時會鼓起來,多長在屁股上,但是隻要有皮膚的地方都會長,腰背和臉上都會長。與毛囊炎和青春痘相似。但區別很大。火癤子非常疼,只要一碰如同針扎,正常的癤子3-5天就會出頭,就是一個膿包,擠出去後基本上都不疼了。但是這個疽,就不會出頭,皮膚反而因紅腫局部代謝加快,皮膚角質化,越來越大,這樣的癤子就是疽。據我奶說,我大爺小時就得過,折騰了好久,看著就要不行了,那會沒錢,要不是我大姑回來拿回來錢,恐怕就沒大爺了(我大爺56,大姑70,我奶89),我奶這樣說的“當時小大(我大爺)後背上鼓的癤子跟雞蛋似得,當時都以為得扔了,他大姐回門看到了,掏出2塊錢說得找大夫,當時找的楊先生,(我奶他們村的鄉村醫生,現在都3代醫生了)抓了付藥,(當時我奶說了幾味,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用大蔥皮敷上,藥應該是有蜈蚣,懂中醫的可以說下),結果一宿黑,就出頭了,用針一挑,濃跟血箭似得,泚一棚頂”這病跟火癤子成因一樣,都是上火,但人體排異反應應該出問題了,濃包向體內長不向外長,才形成的,用現代醫學可以開刀,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開刀基本就是殺人。至於治病的方子,可能是明後的方子,到了清朝很少有名人死於這病上了


東北神哥


什麼叫疽發背?古代醫療技術沒有那麼發達,起初不知病理,類似於現代的癌症,得之即死。所以這個病的病名來源,也是遇鬼而起。晉末劉涓子在丹陽郊外巧遇“黃父鬼”,黃父鬼是一種專吃鬼的鬼,劉涓子是個人,沒有被吃掉,反而因此成就一本“鬼書”《劉涓子鬼遺方》:內中記載“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這就是疽發背的病名來源。中醫典籍《諸病源候論》分析病理說:“疽發背者,多發於諸髒俞也,五臟不調則發疽。”。在古代,五臟不調發疽者多,我們看歷史記載得背發疽病的人,大多生大氣,抑鬱症,憂憤生疾,氣則生疽,生疽不治則死。

歷史上生背發疽病症者很多,范增、周丘、蓋勳、庾悅、王勇、王士隆、韓簡、閻寶、唐介、張宗璉、莊元辰、朱善張、姚啟聖、宗澤、徐達、劉焉、努爾哈赤……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憂慮成疾。這些人都氣性大,覺得憋屈、冤枉、大志不得伸,所以最後因氣生病,最終病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范增,項羽稱之為亞父,鴻門宴上范增給項羽出主意殺了劉邦,結果項羽不但不聽,反而疏遠了范增,范增氣壞了,豎子不足與謀,一場大氣引來一場大病,背發疽而死。這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其他古人大多和范增一樣,或“不得意”,或“不得志”,或“慚憤成疾”,或“心積不平”,或“朝夕野哭”,總之情緒變化極大,故生此病。此病無良藥可治,心病還須心藥醫的那種。

春秋史社,悟空問答最專業的歷史領域專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春秋史社


在古代典籍中,有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疽發背而死”的記載。一個總的規律是,不是古人多死於此病,而是政治人物多死於此病。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史家對真實死因的曲筆書寫和模式移借。

這一記述最早出現在《史記》,自此之後,史書提到人物之死時頻繁出現這一病因,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能出現在正史列傳中的都是一時俊傑,而歷史人物失意不得志、懷才不遇、不受重用、驟然敗頹是這一疾病的重要前提,成為一種後世史書記載的典範。

《三國演義》第097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卻說蜀漢建興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東吳陸遜大破於石亭,車仗馬匹,軍資器械,並皆罄盡。休惶恐之甚,氣憂成病,到洛陽,疽發背而死。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在中醫早期典籍《靈樞·癰疽》中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

傳統中醫認為疽癰為臟腑不調所致,五臟不調易生疽,六腑不調易生癰。臟腑不調,感染風寒,血氣凝聚成腫塊,腫塊深且皮厚者為疽,淺且皮薄有澤者為癰。醫書《劉涓子•鬼遺方》也雲: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

一些恪守風熱之說的

中醫認為皮膚病是由風邪或邪熱傷於皮膚肌肉所致。而近代以來,中醫西化,認定潰瘍的病因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腫瘤等。

如范增、曹休、徐達、孟浩然等人政治上受了打擊後,心情沮喪因而抵抗力下降。本來要不了命的瘡癤化膿,這時卻引起敗血症進而喪命。內生曰疽,外生曰瘡。如范增疽發背,大概就是心氣拂鬱於內,積不得解,發而為疽去世。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又引崔浩雲:疽,附骨癰也。古人說養癰遺患。癰因其比較膚淺,危害性不大。與之相比疽則危害性極大,發病後難以治癒,死亡率高。

隋代巢元方證候學專著《諸病源候總論》雲:疽重於癰,發者多死。同時,經絡學家認為,膏肓二穴分位於肩胛內側,疽發背是謂病透膏肓,乃不治之症。宋人洪适就在《跋癰疽方》說:

疽發背,三尺童子亦知為膏盲之疾。

疽發背而死的誘因很多,古代醫學家對此作了探討,李迅《集驗背疽方》歸結為五個方面:天行一,瘦弱氣滯二,怒氣三,腎氣虛四,飲法酒、食炙煿物、服丹藥熱毒五。元人楊清叟在《仙傳外科集驗方》亦言其源有五:一是天行時氣;二是七情內鬱;三是體虛外感;四是身熱搏於風冷;五是食炙煿、飲法酒、服丹石等熱毒。也就是說,天氣、情緒、體質及飲食等均可能誘發此病。

據《明史·徐達傳》載: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從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之死來看,他們背疽而死,都存在憂憤之甚,氣鬱成病的情況,情緒上波動很大,造成情志內傷而離世。

現代中醫綜合古代說法,認為,癰疽只是中醫的一般外科病,其病因有三: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所致;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火邪熾盛;平素恣食膏梁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溼熱火毒內生。生於背部者名曰“發背”。一大部分,是由糖尿病(消渴病)導致。

歷史人物由於某種重大的變故,產生了或憤怒、或悲傷、或憂懼、或驚恐等情緒,使五臟失調發生病變,以疽的形式呈現於背部,並因此喪生。疽發背而死”強調的不是死的結果,而是死前的精神狀態。它一方面是對“大怒”、“憤恚”、“憂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寫。
在古代政治風雲的變幻與權勢轉移中,很多著名人物死於此病其實不足為奇。然史家不厭其煩地提及此種病因,往往並非僅為“實錄”,而是別有深意。

實際上,類似於足疾,這一疾病折射的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勢或鬥爭失敗,已經超出了疾病的範疇。


參考文獻:

潘務正:《疽發背而死與中國史學傳統》,《文史哲》,2016年第6期,第136-145頁。


秦右史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不看不知道,一查確實有很多古人“疽發背而死”。范增,周丘,劉焉,宋江,李克用,徐達,楊一清等等好多人因此病而卒。

疽是一種外科疾病,在現代醫學應該是一種普通的皮膚疾病。小的叫癤子大的叫癰。古代因為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的限制,不注意食物安全,雖然沒有地溝油,沒有三聚氰胺,生冷熟食什麼都吃,不承想病從口入,再加上工作壓力大,心情鬱悶,鬱鬱寡歡,久之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再加上不注意個人衛生,感染後又引起其他併發症,因為醫療衛生水平不高,既沒有抗生素,又沒有消炎藥,所以疽發背而死不奇怪。


沐容劍秋


現代醫學認為"疽“是一種皮下的瘡腫,並不難治癒。

然而史書上古人所謂”疽“,大概是一種泛指吧,畢竟古代的醫學,特別是解剖學細菌學等等還不清楚,無法判斷所謂的”疽“是何引發的,於是皮膚上的久治不愈的瘡口就都稱之為”疽了,此乃一家之言。

傳說明朝的大將軍徐達即是死於“疽。話說徐達功高震主,朱元璋心裡擔心,聽說徐達患有背疽,即後背有瘡傷,忌諱吃鵝,於是偏偏賜了徐達一頓全鵝宴,君王賜宴不得不食,而且要吃完,於是徐達即已知君意,流著淚把鵝肉吃完,不久後背疽毒發而亡

此乃野史,不一定可信,但對於”疽“,可見一斑。

【關注”有意思的歷史“。有用、有趣、有歷史】


有意思的歷史


歷史上太多人“疽發而死”,有哪些人呢?

范增,秦末和楚漢之爭中項羽的首席謀士,鴻門宴要求殺劉邦。後來被排擠回家,疽發背而死!

劉焉,東漢末年的重要人物,他是漢末第一位州牧,在益州牧任上疽發背而死。劉備打敗劉焉的兒子劉璋,取了益州,也娶了劉璋的兒媳婦當皇后。

宗澤,宋朝抗金名將,岳飛的首位老闆。宗澤在軍中疽發背而死。

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天下平定後,徐達背上長疽,朱元璋給他吃蒸鵝,然後就死了。

網友們說,狄青,王昌齡,秦檜,劉墉也是這麼死的,看來這是流行病啊!

所謂疽發背而死,就是背上皮膚病流膿已經引發的各種併發症。

因為只是史書記載,沒有詳細病例,不能判斷是哪一種疾病,哪一種病毒或者細菌引起。

實際上,應該與古代衛生狀況不好,加上心理上不得志的共同作用。

如果要給他們治病,估計就是他們主子順著心思來,能延緩病情吧!


歷史知事


主要是古人營養單一。營養不平衡造成的身體抵抗能力下降。由於條件的限制。人們攝入的營養極度不平。過去富人可以攝入更多的蛋白質。但攝入蛋白質的用時更需要維生素來參與和維持身體的代謝平衡。但古人不會有這些意識。而窮人則會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攝入量很少。所以營養很單一。尤其是在冬季營養更單一。所以發病率更高。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慢慢懂得了一些規律。也摸索出來一些經驗。應對這些疾病的發生。譬如黃酒算是中國的最有歷史的酒類了。因為釀製黃酒需要微生物的參與。微生物在繁殖和代謝過程中產生酒精和維生素類。人們喝黃酒無形的補充了維生素。人們發現喝黃酒的很少有這種疾病。隨後嘗試讓病人喝黃酒會慢慢治癒。所以人們就把黃酒當做補品來利用。隨著生活的水平的提高。營養平衡。現在黃酒慢慢的被人們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