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幸福路宽 易地搬迁搬出“海东经验”

老话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然而,在海东的一些贫困地区,“水土”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海东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所辖6县(区)中有5个县(区)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海东市情。由于山高坡陡、环境恶劣,这里的不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重重,长期以来,与贫困相依相伴。

穷则思变。 “十三五”期间,海东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模达14711户530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01户19413人),占到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量的的40%。目前,已开工14328户517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89户19369人)。截至2017年9月,全市完成投资6.66亿元,开工建设住房10714套,已搬迁入住2754户1024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入住1053户3972人。如何让这些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东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创新搬迁安置方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走出了符合海东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从大通河到湟水河畔,从青沙山到阿伊赛迈山,随着一处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开工建设,河湟大地奏响了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补齐小康短板的最强音。

循规划之图守红线之规

这几天,记者来到民和县川口镇史纳安置小区,老人们晒着太阳,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宽阔的小区、崭新的楼房,小区附近还有学校、医院……“一辈子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乔永德感叹道。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北山乡村民不得不出门寻找出路。据统计,外出劳务收入占到北山乡农户年收入的近60%。牙合村老支书李发辉家也不例外。李发辉说,他和老伴在家种地和照顾两个孙子,而他的儿子儿媳常年在新疆,等过年时才回趟家,目前,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儿子儿媳外出打工。

由于地处偏僻山地,生活条件差,牙合村找不上媳妇的男子有不少,其中四十多岁的有好几个。李发辉感叹,贫穷、山地、吃不上自来水,别村的女子谁也不愿意嫁到牙合村。和牙合村一样,北山乡其他几个村都存在同样的现实问题。

科学制定“总作战图”,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前提。制定出台《海东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在规划框架下,坚持把田园风光、文化特色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村建设着力方向,提升乡村标志性建筑物、广场、空间走道、雕塑、小亭等设计风格,力求新村建设与当地人文、历史、发展相统一。与此同时,各县(区)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出台方案、完善政策。按照“离山下川”“百姓出山、项目进山”“能大不小、能城不村、能平不坡”等思路,坚持将移民新村布局在靠城、靠路、靠水的区域。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让群众了解搬迁政策,算清“搬家账”,做搬迁的明白人。

顺群众之愿走多元之路

一年之前,化隆县扎巴镇东拉卡村村支部书记加洛的安居梦,似乎还遥不可及。

东拉卡村属于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距离最近的扎巴镇20公里。从上空俯瞰,村民住房依山形上下错落而建,地形地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洞地坑遍布全村。

从省委办公厅到东拉卡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辛彭信心满满来到了这里,看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喝着储藏在窖里的雨水的村民,每天要往返6公里路去上学的学生,十几位青壮年娶不到媳妇的残酷现实……辛彭的心凉了半截,脱贫之路,能否顺利走下去?

从省委办公厅派到洛乎藏村的“第一书记”李丽霞所在的村庄情况和东拉卡村很相似。辛彭和李丽霞理性分析两个村的村情民情贫情,客观谋划精准扶贫的要义主旨后达成共识:同样是一个战斗序列,要打整体仗、团结仗,把两个村子搬迁至平地,这也是拔掉两个村子穷根的唯一出路。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绕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资金,一个是土地。

他们一边找希望,一边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他们找纲领性文件,反复研读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机遇,从起心动念到勇毅笃行,为东拉卡村和洛乎藏村争取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两个村子将整体就近搬迁至扎巴镇。

新型社区一天天建好了,漂亮的楼房盖好了,水、电、暖、宽带、硬化路齐备,卫生室、文化室、活动广场应有尽有,原有的土地还是自己使用,村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

典型靠天吃饭的东拉卡村人感谢“第一书记”的到来,老支部书记隆周提起现在的生活变化,他用了“翻天覆地”这个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又宽敞又亮堂的楼房。跟原来在山上比,简直两个世界,自来水、卫生间、超市,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海东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房屋特色和居住习惯,在“怎么建”的问题上,海东立足各民族住房特色、建筑风貌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合理布局住房空间,注重利用乡愁元素,设计多个户型,在不超标准的前提下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搬迁群众居住需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的原则,整合住建、水利、电力、林业、国土等涉农资金54.93亿元,配套实施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站、超市、电子商务站、广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聚集效益。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建档立卡户住房建设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政策红线和贫困群众不能举债的政策底线,坚决防止搬迁贫困户因建房面积过大、标准过高、投资过大,超过经济承受能力负债而加重贫困、影响脱贫,先后对248户搬迁户超出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整改。采用行政监管、技术监管、群众代表监管和农户自主监管“四结合”的方式,严把质量关,形成层级管理、分户落实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扶产业之基筑脱贫之路

搬迁下来后,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业方式都变了,村民吃什么?钱从哪里来?如果没有产业助力,老百姓会生活得很困难。

辛彭和李丽霞深知:产业是老百姓致富最直接的渠道。

东拉卡村一直搞种植养殖,洛乎藏村外出务工多一点,该如何让两个村因地因事制宜搞产业呢?

辛彭和李丽霞决定:东拉卡村酿酒,洛乎藏村酿醋。

为什么选这两个产业?东拉卡是藏族村,酿酒有群众基础;洛乎藏村是回族村,醋也能借助化隆拉面平台销出去。如果千村一面,将来就会导致恶性竞争,产能过剩。

在酿酒和酿醋之间,他们还从新疆引进了新疆干杏,收获的季节,能卖出杏果和杏干两种价格。他们试种了藜麦、多年生牧草,辛彭说:“教给他们,不如做给他们看,通过自身带着干,把思路给他们最重要。”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在解决“怎么富”的问题上海东制定出台《海东市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海东市贫困“拉面”经济及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海东市电子商务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扶持后续脱贫的政策措施。采取拉面创业扶贫、旅游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典型引路等“七种模式”,多点发力,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效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几年来,按照人均5400元扶持标准,全市共投资8.14亿元扶贫资金,并落实4.8亿元小额信贷资金,对6县(区)3.7万户13.9万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人因户实施特色种植、养殖、加工、餐饮、运输等到户产业发展项目,构建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产业扶贫确保了贫困群众收入,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