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糧食產量預計如何?

用戶61403323


在這裡預計糧食產量沒有多大的價值的。官方有公開的數據,而且是指定權威數據,信不信就由著自己了;其他社會機構也有關於產量的數據,甚至於國外的機構比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農業部、國際穀物理事會等,都會發布對中國糧食產量的數據,相比於我國統計局的數據,估計也不知道該信哪個。另外,每個關心或從事糧食生產、糧食行業的人,也會對糧食產量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人看著自己家的這一片,就能說出全國的糧食產量增減情況,他又信誰的數據?!

一、對於已經收穫的糧食,可以去判斷產量。2018年夏糧和早稻的產量數據,國家統計局已經公佈,其中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比2017年減產306萬噸,下降2.2%;早稻總產量2859萬噸,比2017年減產128萬噸,下降4.3%。這是官方權威數據。

但與市場上的看法並不一致,比如對於今年夏糧中小麥的產量,有些企業或機構覺得,會比去年減產2-3成,遠遠大於統計局公佈的減幅2.2%。有的地區農民說,他們那減產了3成以上,甚至絕收了。

把這些信息列舉出來,看大家相信哪個了。

二、對於正在生長的糧食品種,去預測產量沒多大意義。因為沒有最終收穫,不可能會準確的判斷增產或減產的幅度,只能憑著對天氣或自然災害或病蟲害的影響程度,以及面積的增減情況,進行“拍腦袋”的預測。而且,掌握的信息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對於還未收穫的糧食的產量預期看法也會不同。

比如2018年的玉米,主產區從播種到目前為止,各類災害不斷,如東北春播時期的嚴重旱情,導致出苗不齊、苗情偏差,7月到8月上旬的高溫乾旱,使得東北及華北部分主產省玉米授粉受阻、結實率下降,8月中下旬的颱風及強降雨,使得主產區玉米大面積倒伏,按市場人士的看法,對於今年新玉米的產量預期下降的心理是越來越濃厚的。而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認為,從監測情況看,玉米長勢總體要好於上年,加之有好的政策,不斷增強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的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推進的農業改革創新,我國糧食生產仍將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面總體良好。你又信哪個?

而且,目前到新玉米大量收穫之前,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這期間的天氣變化對最終的玉米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如東北地區的早霜,華北黃淮的連陰雨等是否出現!所以說,對於沒有收穫的糧食作物,去預計產量又有什麼意義。反而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折騰種糧農民的情緒。


糧小咖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關於2018年的糧食總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根據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狀況在八月份給出了今年的糧食預計總產,包含了當前的幾大糧油作物。從數據看,似乎有點小意外,今年的玉米產量不降反增0.3%,而小麥總產毫無懸念的大幅度產量下滑,減產了5.6%,產量縮減了7000千噸。而水稻也不出意外的有小幅度的下滑2.8%,最為亮眼的當屬大豆產量增加的了1300千噸,大幅度提升了8.6%。

玉米

今年玉米早春期間乾旱,苗期出苗不齊,而在玉米生長開花期,又逢高溫、乾旱導致玉米授粉不完全,生長滯緩,理論上來說今年玉米減產幾乎可以說板上釘釘的,然而從糧油信息中心所做的官方消息看,今年玉米總產似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並且關於玉米種植面積似乎也並未受到今年春季擴種大豆影響,保持了上一年的穩定性。

小麥

今年小麥減產到而今可以說是已經坐實了,早春期間遭遇倒春寒,大面積凍害造成小麥嚴重減產,加上小麥臨收穫之際遭遇大面積的雨水天氣,導致小麥黴變、芽麥品質下滑嚴重。而糧油中心的預報看,也基本比較吻合,但是同科學興農之前所預計的減產百分之十的幅度還是有所差距的。

稻穀

稻穀來說今年減產 一方面是由於去庫存的影響,稻穀種植面積有所下滑,而另一方面今年自然災害多發加劇了稻穀的減產幅度。

大豆

今年大豆增幅顯著,達到了8.6%,不過看似很大的增幅,實際來說增產卻真的不多,從預計看也不過增產了130萬噸的樣子,大家或許對這個數字沒有太大概念,咱換一個說法,去年我國進口大豆量9553萬噸,我國大豆產量1400多萬噸,如此一對比的話,我國大豆所增產的這點量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菜籽

菜籽一般在我國南方種植居多,長江流域也是我國傳統的菜籽主產區。而由於菜籽價位偏低,種植菜籽幾乎沒有什麼收益因此也導致許多農戶選擇冬季撂荒或者改種菜薹等經濟作物以尋求更高的經濟效益。

科學興農總體合計了一下今年的糧食總產依舊是要減產的,大致幅度在一千一百多萬噸,說起來這個幅度還真的不算太大,對於我國的糧食安全不會有什麼影響的。由我們強大的臨儲作為後盾,市場今年糧食短缺部分依託臨儲的拍賣,也足以穩定今年糧食市場價位的穩定性。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如果要我個人說,2018年我國的糧食產量出現明顯的下滑是肯定的了,任何一個種地或者關注我國今年農業生產現狀的人都應該明白這一點。

2018年,全國糧食減產已是定居。

2017年,官方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總產量為6.2億噸不到,恐怕今年的全國糧食實際產量想要達到6億噸都難。2018年是近幾年我國糧食產量最差的一年,這一點幾乎已經是定居。

但是,官方不一定會這麼說,到今年年底的時候,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我國糧食產量數據應該被粉飾一番,可能會說今年糧食減產,但是官方公佈的數據要比實際減產數據少很多。



畢竟在今年六大產區全部遭遇嚴重氣象災害造成小麥大範圍受災而減產的情況之下,有一些部分還“大言不慚”的宣稱今年全國夏糧整體減產幅度僅為2%左右。

小麥,稻穀,玉米產量全面下降。

如果要給今年的我國糧食減產找一個藉口的話,三大主糧全部減產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以往幾年為國家糧食大豐收做出不少貢獻,出了很大力的小麥,稻穀和玉米在今年無一例外,在產量上全部都是“撲街”……

這還要歸咎於流年不利,今年我國的小麥和玉米主產區遭遇如此嚴重的氣象災害,產量較往年大幅度下滑,而稻穀正在進行收儲制度改革,雖然也算得上風調雨順,但是由於種植面積調減也導致其產量不及往年。


所以,今年我國三大主糧的集體產量“陣亡”,徹底擊碎了糧食產量維持往年高位的希望。

今年對於我國的農業來說是一個災年,希望明年不在如此。


鍾情三農


筆者認為,2018年我國糧食產量是鐵定是不去往年了,創下近幾年來的產量最低值應該是一個定局了,至於說減產的具體量有多少,減產幅度有多麼嚴重,我個人不宜輕下判斷,大家還是以年底的官方數據為準吧。

但是我覺得,不管有各種因素干預,即便是到了年底國家統計部門和農業部門發佈年度糧食產量統計數據的時候也不會用數據來否認這一個事實。我覺得,任何一個瞭解我國今年糧食生產狀況的人都不會說今年全國糧食繼續出現大豐收的景象。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看法呢?因為今年我國的三大主糧真的是命運多舛,多災多難,出現了產量全面下滑。

2018,三大主糧產量全面走低。

在它們三個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的時候,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國糧食總產量也會出現明顯的波動。

要知道,201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2億噸中,玉米,稻穀和小麥的產量分別達到了2.15億噸,2.05億噸和1.3億噸,用量也達到了5.5億噸,幾乎是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九成之多。

今年的糧食生產中,首當其衝是新麥,先是局部主產區的小麥遭遇了嚴重的凍害,隨後是收穫關鍵期的大規模連續陰雨。

而作為我國玉米最主要的產區,東北地區的春播玉米可謂是開局不利,禍不單行,從春旱到夏季高溫少雨,再到近期的受大風降雨影響,整個生長期間都沒有消停,產量能夠保持去年的狀態才怪呢。


今年我國的稻穀雖然說整體受災不多,但是由於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種植面積不及往年,即便是單產較去年有所提高,但是整體產量有可能也是不去去年。

就這樣,佔據我國糧食總產量將近百分之90的三大糧食作物在今年的產量無一例外全部減產,今年的糧食怎麼可以豐收呢?


糧油市場報


2018年的糧食產量預計如何?

2018年是多事之年,而且是比較特殊的一年,自然災害比較多,比如說春旱、倒春寒、夏旱,近期的暴風雨天氣,都是影響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但是目前的國際家糧食價格出現了上漲的上漲的跡象,國內糧食價格價格也必須出現上漲。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1)今年清明節前夕,出現倒春寒的現象,緊接著出現了春旱、夏旱,尤其是今年的小麥,出現的自然災害倒成了全國的小麥減產4200多萬噸,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2)今年國家取消了雲貴兩省玉米主產區,去年國家取消了鐮刀灣玉米主產區,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大幅度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這使得全國的玉米生產總量減少。至少目前減少一千多萬,動產量,再乘以十大家計算全國玉米少生產多少噸!

(3)今年玉米主產區是東北地區的種植面積主要是由於春旱,導致了玉米出現了缺苗斷壟的現象,也出現了夏天近40天左右的乾旱導致的玉米大面積的減產,包括華北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甚至出現了減產。據部分玉米種植戶透露信息很多地塊都出現了腳下的現象,把玉米賣給了養殖場,作為青儲飼料,大部分玉米出現了減產2/3以上。

(4)近期颱風肆虐華北地區登陸,導致了華北地區各省玉米種植戶造成了減產,這是在新聞上可以看到的這點,毋庸置疑。

總之,由於今年的自然災害特別嚴重,特殊的年份,特殊的產量,農民種地靠天吃飯,今年大部分糧食作物造成減產量最多的是小麥生產量。對著玉米生產總量減少。由於國家對種植大豆的農戶進行鼓勵,提高補貼增加,已經減產2/3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