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驾培行业何以逐步走向规范?

读书有感:驾培行业何以逐步走向规范?

中国驾培行业蓝皮书

​近期非常感谢有关部门送来一本国字号与驾培有关的蓝皮书。无论如何在驾培市场面临危机之际,送来这样高大上的精神食粮,如遇甘霖。在欣赏欣喜之余,也感到忧虑。其中在第13页赫然提出“政府引导驾培行业走向规范”,值得商榷。

读书有感:驾培行业何以逐步走向规范?

中国驾培行业蓝皮书片段

作为敢于用“中国驾培行业发展报告“的有关部门与人,提出如此论点,实在不敢苟同。

一、市场重要标志的驾培收费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为何谈收费,因为驾培收费是驾培市场的晴雨表。一个驾培市场是否健康有序发展,首要看驾培收费。我们知道,驾培收费是市场调节价。价格变化是正常的。但价格变化必须基于市场价值规律。脱离了价值规律的价格变化必然违背市场规律。而遵循驾培市场基本规律的基础就是市场驾培收费高于成本价。

成本价是多少?可能无人做过精确的实验和计算(蓝皮书是否该出个结果)。但10年前的收费可能依稀可见。如10年前小型汽车驾培收费3500元,全国各地区都不会有疑问。10年过去了,某些地区驾培收费因物价上升(有人统计10年物价上涨至少3倍)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是否可认为降低至成本价以下?如果这种结论没成立,驾培市场的重要标志之一的市场调节价已经出现异常。异常的市场何以谈规范?

二、国务院国办发(2015)88号落实情况

一项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特定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观念形态的政策方案付诸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活动。驾培改革是基于我国放管服改革形势下,结合驾培现状提出的一项制度性改革。基本解决培训考试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等问题。落实驾培政策是管理部门不折不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完成改革目标的重要过程。

蓝皮书在第13-25页林林总总列举了全国各地政策落实的力度、方式,方法和效果。然而,到目前为止,不知道掣肘驾培驾考改革的重要项目是否已经完成?

根据国办发2015年88号文件,到2018年,完成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

一是截止到目前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只有十几个省市以省政府名义转发国办发2015年88号文件。根据改革目标,2016年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未转发国办发2015年88号文件,或“中间一公里”都不通,何谈最后一公里?(未部署)

二是学时对接与自主约考是驾培和驾考的两大改革项目。自主约考自2016年3月1日起开始试行,目的在于满足考生的自主约考权。目前科目一、科目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科目三约考困难成为某些地区的约考障碍。更为严重的是自主约考与学时对接各自孤立的狭隘改革,已经造成规模规范驾校的极大伤害。多少年来赖已形成的健康有序驾培市场毁于一旦。

读书有感:驾培行业何以逐步走向规范?

改革落实项目与责任人

关乎驾培市场健康发展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原定于2016年底完成,但至今尚无下落。(未落实)

三是恶意竞争大行其道,黑培训、黑驾校漫山遍野。驾培市场价坍塌式下降,教学大纲可有可无,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究竟驾培行业的规范趋势在哪里?(未效果)

三、行业规范与市场的关系

一个市场恶性竞争到足以导致坍塌的时候,是否还称为行业规范?

行业规范与市场发展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行业规范是指本行业相关要素符合法律法规或规范。驾培行业的主要要素是驾校及教练员,主要任务就是驾培。驾校是否符合驾校标准?大面积挂靠算不算规范驾校?教练员是否为驾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人?教学大纲的可有可无,还能称教学规范?

自2014年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驾培市场化以来,市场化提高了,素质教育达到了何种程度?一项成功的驾培市场化至少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至少满足公众具有安全意识的安全驾驶技能。

同时,在素质教育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又何谈驾培职业化?根据国办发2015年88号改革目标,2018年全国要完成大型客货车职业化改革,请问全国完成的地区能否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

前一段时间,一度流行“厉害了,我的国”。受到社会的质疑。是否与‘新四大发明’,‘全面赶超’、 ‘主体超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