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中德專家共聚 百所高校參與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中德研討會

10月25日,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在肥召開。本次大會旨在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由安徽省教育廳和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聯合主辦,合肥學院和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承辦。本次會議是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屆,參會人員有德方15所大學代表、15個研究機構和企業代表,中方137個高校等單位,共計約500人參加。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產教融合與“雙元制”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應用型大學科技創新。(開幕式內容詳見聚焦“雙元制”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中德研討會主旨演講:

六個“下功夫” 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

10月25日,由安徽省教育廳與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主辦、合肥學院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主旨演講順利舉行。主旨演講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原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劉京輝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擔任主講人。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宋毅表示,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高校主動適應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他指出,合肥學院今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是我國本科院校的突出代表。希望能繼續推動高校分類發展,引導各類高校發揮辦學優勢,在不同領域各展所長,建設優勢特色專業,提高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圍繞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宋毅提出了六個“下功夫”。一要在“服務地方”上“下功夫”。二在“專業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三在“產學研協同育人”上“下功夫”。四在“課堂教學”改革上“下功夫”。五在“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上“下功夫”。六在“資源保障”上“下功夫”。他強調,應用型高校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既是新機遇,更是新挑戰。地方院校要牢固樹立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理念,通過開放辦學,合作發展,校企互動、產教融合,打造特色,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開展應用型科研,努力使學校成為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主報告

成功舉行

10月25日,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主報告階段順利召開。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對華高等教育中心主任亨德里克·拉克勤和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濤主持主報告第一階段。

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解平作了題為《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構建高水平應用型高等教育體系》的報告。他強調要堅持“科學定位、分類指導、多元發展、特色辦學”的地方高等教育發展思路和“地方性、應用型、合作式、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埃姆登應用科學大學的斯文·朗格教授和大陸馬牌輪胎人力資源總監孫怡一起作了題為《國際合作工科雙元制高等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優勢》的報告。報告指出“雙元制”高等教育的三大特點,即跨學科、合作式、應用型。

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成洪波作了題為《推進產教協調育人服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報告。報告從東莞理工學院概況、發展沿革、發展現狀等方面分析了辦學特色,強調推進產教協同育人的“四個著力點”,表達願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美好願望。

薩克森合作大學校長安德利亞斯·亨塞爾以《德國“雙元制”高等教育的現狀和前景》為題展開報告。報告再次強調了“雙元制”高等教育的優勢,能讓學生提前積累職業經驗,獲得培訓機會。

霍爾布隆應用科學大學STEINBAIS技術轉化中心創始人埃瓦德·布魯克勤就《技術轉化——高校與中小企業間應用科學與知識是如何轉化的?》這一話題展開報告。作為技術轉化中心的創始人,他強調了技術轉化中心的重要性,其原則是相互信任,給予支持。他從生產流程的優化,質量的改善,節能與應用等方面展開具體分析。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主報告第二階段由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教授、合肥學院德國應用科學學院德方院長法爾克·霍恩和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務副主編余東昇主持。

柯勤飛教授就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作了報告。她介紹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定位,並分析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舉措、成效。她指出,定位決定作為。

德國中國商會總幹事長段煒就中德經貿關係的發展作了報告。他表示,中資企業對德國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雙方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同時實現互利共贏。

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米歇爾·舒勒教授圍繞中德合作開辦的物流管理專業的相關情況作了報告。他從語言課程、文化管理、“一帶一路”對專業的導向、企業合作網絡以及物流4.0實驗室五個方面展開論述。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主報告第三階段由德國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電子學院院長鮑里斯-羅曼魯斯·布拉希爾和湖北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彭瑜主持。

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亨德里克·拉克勒教授作了題為《通過應用型高等教育保障人才培養——中德高校應用型創新發展大趨勢及其相互借鑑》的專題報告。報告指出,將雙元制高等職業教育引入到高等教育理念中,是中德高校應用型創新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必然要求。

麥可斯公司總裁王伯慶作了《新建本科五年就業趨勢》的報告。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新建本科就業率基本穩定在百分之九十,目前新建本科應往就業質量方向發展,著重關注就業薪資與就業後半年內的離職率。

中德研討會校長對話

聚焦“雙元制”縱論產教融合

校長對話環節由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對華高等教育中心主任亨德里克·拉克勒和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共同主持。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薩克森合作大學校長安德利亞斯·亨塞爾、德累斯頓合作大學副校長弗蘭克·施瓦策教授、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魯道夫·呂克曼、常熟理工學院校長江作軍教授、四川文理學院校長刁永鋒教授、上海電機學院校長鬍晟教授參加對話交流。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中德校長們首先對各自高校進行了簡單介紹,然後就“雙元制”改革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怎樣實現產教融合、怎樣發展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和經驗交流,共同研討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理念、新模式。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據悉,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與合肥學院兩校輪流共同承辦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已有10餘年的歷史,已成功舉辦至第十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為中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切實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支持,推動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的合作與交流。

探索“雙元制”高等教育 推進應用型高校建設——中德教育研討會專題報告精彩紛呈

10月26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專題主會場、分會場報告及交流活動同步進行。來自中德兩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就產教融合與“雙元制”高等教育、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應用型高校科技創新、應用型高校國際交流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在產教融合與“雙元制”高等教育專題會場,薩克森雙元制大學校長安德里亞斯·亨塞爾和安陽工學院校長景國勳主持會議第一階段。

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胡春春作了題為《從貿易爭端看“雙元制”高等教育》的報告。他從中德合作是否進入了一個不可預測的新階段以及為什麼中國學習德國的“雙元制”教育還談不上成功為切入點,對比了中德教育理念與勞動力需求現狀的異同。

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教授沃爾夫岡·史坦尼克以《“雙元制”高等教育發展經驗報告》為題精彩闡釋了德國“雙元制”教育的“前世今生”。當今德國職場已悄然改變,數字化技術更迭帶來了新的工種,未來亟需能夠設計、規劃、調控智能設備和生產鏈的工程師。

福建工程學院副校長劉國買講述了《地方應用型高校科技創新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及成效》。他指出,地方應用型高校科技創新應該堅持四個基本理念,即紮根區域、挖掘潛力、服務產業和強化應用。

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教授弗勞裡安·施密特和銅陵學院校長倪國愛主持本專題會場的第二階段。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美因茨應用科學大學教授蘭多夫·史朗科分享了《美因茨應用科學大學職業導向的教學方案》。他指出了“雙元制”的特色和優勢所在,並強調了“雙元制”的四個變體——融合職業、融合職教、職業導向和實踐導向。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導、《北京大學教育評論》主編陳洪捷,作了題為《知識視野中的雙元制》的報告。他從實踐知識與抽象知識的邏輯談起,指出中國大眾對高等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

廈門理工學院校長助理陳麗安以《產教融合及“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題作了報告。她展示了廈門理工學院在產教融合的具體舉措,創新提出“宸鴻新幹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成效明顯。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專題分為兩個會場。

第一分會場由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法爾克·霍恩,山東協和學院校長盛振文,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卡爾·威廉姆·布魯姆和赤峰學院副校長徐振軍主持。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電子學院院長鮑里斯·羅曼魯斯·布拉希爾,昆明學院院長黎梅素,施特拉爾松德應用科學大學教授克里斯蒂娜.瓦爾姆科夫,滁州學院校長鄭朝貴,羅森海姆應用科學工程大學教授艾德特拉多.波茨烏姆就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行專題報告。

布拉希爾指出,學校對於工科學生的培養要更注重於與自然科學的貼近。應用型人才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的鍛鍊,更要轉換思考方式和豐富經歷。黎素梅指出,昆明學院瞄準產業需求,以專業集群對接經濟產業鏈;緊扣地方發展,積極開展應用型社會服務突出產教融合。瓦爾姆科夫表示,語言目前仍是兩國留學生學習交流的瓶頸,這也是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學生需加強主觀能動性。鄭朝貴介紹了滁州學院以創新“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波茨烏姆指出,大學要以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提早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省去企業培訓成本。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第二分會場由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洪才、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教授奧托·凱爾斯騰、晉中學院副校長李山崗主持。中德經濟工程專業地方經濟負責人阿希姆·呂文、蚌埠學院校長丁明、安康學院黨委書記王國良、石家莊學院校長劉建軍作專題報告。

阿希姆·呂文對中德合作經濟工程本科專業認證過程進行解析,現在專業教學面臨的問題是語言障礙。丁明表示學校將面向地方、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挑戰,服務於製造強國的國家戰略。王國良指出,應用型地方院校要立足區域發展,明確辦學定位,對接地方需求,優化專業結構。

劉建軍強調深化產教融合須對接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的重點專業集群。奧托·凱爾斯騰就應用型研究生專業的建設作了報告,他表示,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會依次按照制定教學大綱、指定守則、專業認證的步驟開設研究生專業。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成都工業學院副校長葉仲斌、合肥學院中德共建物流4.0實踐工程中心德方負責人海寧·格斯寧、哥廷根大學教授傅曉明、深圳技術大學(籌)主任阮雙琛、弗勞恩霍夫研究院工業工程研究所尼古拉斯·齊默曼分別就應用型高校科技創新展開深入探討。本專題會場由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舒勒教授和迪特哈德·傅里葉教授、山東女子學院校長盛國軍、邯鄲學院校長馬計斌主持。

葉仲斌從學校發展定位對應用型科研的要求、構建應用型科研體系的校本實踐提出見解。傅曉明提出聚焦產業需求、改革評價方式與提升科研能力是順利進行應用型高校科技創新的三項舉措。

第十一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中德专家共聚 百所高校参与

此外,在應用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專題會場,卡塞爾大學教授貝爾特里斯·柯妮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旭東、杜塞爾多夫國際交流學院語言教學主管馬提亞斯·比格、成都大學副校長蘇蓉、合肥學院合肥德國應用科學學院特聘教師沃爾克·瓦爾姆科夫展開了熱烈討論。德累斯頓合作大學副校長弗蘭克·施瓦策和隴東學院校長許爾忠和百色學院黨委書記唐擁軍等擔任主持。

柯妮爾對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在德國大學的主要情況做了詳細分析。孫旭東就學校特點、國際化校企合作、克拉瑪依校區的辦學情況三個方面做概述。比格對國際合作專業中應用導向的外語教學進行了分析。蘇蓉談到了大學與城市國際化發展的互動融合,從人才、特色、國際化三大戰略概述了成都大學的基本情況。瓦爾姆科夫總結了在合肥學院的教學經驗,教授與學習是雙向的,師生能夠從相互交流中提升自我觀點和意見,實現雙贏。

各專題會場,來自中德各地的高校代表與報告者展開了熱烈討論,共同展望了應用科學教育的發展前沿。

合肥學院新媒體工作室

信息來源|合肥學院官網

圖片來源|合肥學院記者團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