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郵票中的古典家具

導讀:

以紅木為主要原材料的明清傢俱材質考究、工藝精湛,是我國古典傢俱的重要代表,以各種形式被人們爭相收藏。今天,我們從中國郵政2011年與2012年發行的兩套郵票來體驗我國明清時期紅木傢俱的魅力。

2003年,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提出“傢俱文化”這個觀念,胡德生認為,傢俱是承載中國文化最豐富的物質載體,傢俱的造型、裝飾花紋以及人們在使用傢俱的過程中,都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眾多觀念,比如說等級觀念、倫理觀念、審美觀念、思想觀念、生活習俗,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中國古典傢俱起始於漢唐, 發展於宋元, 興盛於明清, 繼承和創新延綿於當今,是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小郵票中的古典傢俱


小小郵票中的古典傢俱


中國古典傢俱的特質,在於它不僅通過各歷史時期的演變,完善其服務於人類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聚著其在特定環境裡形成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古代傢俱以明清傢俱最為傑出,因古代傢俱多是木製傢俱,明以前的傢俱也基本不存世了。以紅木為主要原材料的明清傢俱材質考究、工藝精湛,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典範,以各種形式被人們爭相收藏。今天,我們從中國郵政2011年與2012年發行的兩套郵票來體驗我國明清時期紅木古典傢俱的魅力。


小小郵票中的古典傢俱



2011年6月20日,中國郵政於發行了《明清傢俱——坐具》特種郵票,1套共6枚。郵票主圖選用清·紫檀剔紅嵌銅龍紋寶座、明·黃花梨交椅、明·黃花梨雕螭紋圈椅、明·黃花梨鏤空福字紋四出頭官帽椅、明·黃花梨雕螭紋圈椅、清·紫檀“風光和雅”嵌大理石扶手椅、明·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作為表現對象,這些文物的質地分別是紫檀和黃花梨,部分結合使用了大理石材質,色彩高貴莊重,典雅大方,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文物的表面形成了自然的包漿,在光線的照射下顯得熠熠生輝。

郵票採用白色作為底色,將傢俱本身的光彩原汁原味地完美呈現;三邊無框的郵票設計方式,留給讀者更多的遐想。郵票真實地再現了這些傢俱材質美麗的原色和包漿的光澤,令人感到目不暇接,歎為觀止,驚歎於中國古代藝術的高超。


小小郵票中的古典傢俱


次年6月9日中國郵政正式公開《明清傢俱--承具》特種郵票,1套兩枚。此套郵票展現的明清傢俱分別為明·黃花梨夾頭榫平頭畫案、清·黃花梨透雕螭紋方桌。此展現的傢俱均是從故宮博物院、觀復博物館的藏品中選取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傢俱承具樣式。郵票圖案以帶有歷史感的古舊黃色為底,主圖展現此兩種傢俱影像,郵票兩側配以“明清傢俱承具”和體現的傢俱具體名稱文字。古樸簡約的設計樣式能更好的傳達郵票所表現的明清傢俱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也能更大程度的發揮郵票本身的藝術性和文化性,體現“國家名片”的傳播價值。

小小的郵票,便承載了這麼多的古典傢俱文化。在悠悠歷史長河裡,中華民族的古典傢俱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