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說到家長為孩子作業深夜發問老師一事,可能昨天上熱搜已經大波大波的被各位小闊愛議論過了。但是,七月(哼哼.jpg)為了鋪墊之後的話題,現在還是要在前面說一下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家長在半夜12點的時候,在老師創建的家長群裡問:老師睡了沒?而後老師回答:已經睡了。家長便開始發問:你睡覺了,我的孩子還沒有睡,你佈置作業那麼多,憑什麼你可以睡?如此接連幾個質疑下來,凌晨寂靜的家長群頓時像沸水般鬧騰開來~

幾位家長紛紛冒泡:“說我家的孩子也沒有睡呢!”

更有家長者,拍手叫好。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結果,老師一句話“已經把這位家長請出群了,還有誰想出去的~”,讓群裡的聲音頓時沉默下來。

看到這裡,想必稍微有些經歷或者為人父母的都通曉其中的人情世故了。把此事和之前的家長群花樣作秀上熱搜事件聯合起來,其實有一個十分恰當的比喻,老師是正宮,孩子們都在正宮的管教之下,為了自家兒女,於情於理都必須在老師面前放低三分身段,討好一些,總沒什麼壞處。

的確,作為一名今年剛上三年級的孩子姐姐,我深深感受到了這裡面的彎彎繞繞。爸媽年紀已老,不太懂的微信通訊,基本上都是由我負責和老師的溝通和協商。說到這裡......作為一名從小成績優異,尊師敬道的三好學生, 如今也算接受良好大學教育,實習老師的大齡阿姨(苦笑.jpg),我也實在忍不住了~

開學篇——

一開學,雖說公辦學校不用交學費,但是,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學雜費一學期累積下來,比學費貴的多了去了。

比如說,我妹剛開學,班主任就開始發話了,生活方面的有:本月需要交住宿費,伙食費、牛奶費、信息費各幾百元等等;學習方面的有:各個科目的本子要買幾套,什麼童話故事書系列,什麼課外閱讀系列作文,什麼老子孔子三字經論語系列等等數不勝數的學習用品。當然了,有些學習用品老師會說秉著學生自願的原則。實際呢,在家長群一發話,孩子們又會覺得別的同學有,我沒有,連專門的對接售書機構都有了。一個月這樣那樣花費下來,除了在家長群部分有“文化”“教養”“家底”的家庭,其他上班族和打工子弟根本都享受不起這種貴族等級的學生教育。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學習篇——

好了,到上學期間,首先是大家在微博也經常議論的作業問題。我家妹妹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做法具體如何我一介女子不便做三觀評論,但是我年老的爸媽一天工作勞累過後,每天陪妹妹做作業做到12點是常有的事。

且不說我爸媽50歲的高齡,身體又不好,本身家離學校就比較遠,爸媽開摩托車就要20多分鐘,學校要求7點半必須到學校,那就意味著我的妹妹每天需要6點多起床。這樣算下來,我妹妹每天只有6個小時多睡覺,上課精神怎麼會好?

做作業過程其實也和微博上說的差不多。語數英各佈置一科,做完了,家長需要監督背誦課文~試卷修改啊~每日論語古詩背誦啊~初中才學的論語,現在就叫二三年級連字都不認識的孩子背,有什麼用呢?家長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教會了還得背,孩子背不出就哭,第二天去又得被點名。好不容易背好了,爸媽本來就沒什麼文化,還得幫忙修改作業。這麼一通折騰下來,我真真是不知說什麼好了。

古人都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實不相瞞,七月以前什麼補課、教導書都沒買過,更別提什麼童話故事,所謂的閱讀報紙,一樣是靠老師的辛勤教導和自己的學習過來了。

現在時代不同,全國的教育和學習的方式都在往先進和高端化發展,我作為一個還不算落後的95後覺得也挺好的,但是這個前進的度是不是要把握好呢?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是不是都要結合下具體情況來調整呢?

老師辛苦,家長也辛苦,大家互相體諒下,一切也會比較好解決不是嗎?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接下來說說生活篇——

如果有小闊愛認真看到這裡了,好的,七月承認這位讀者肯定也是深有共鳴的,七月在這謝謝你了。

就拿前幾天來說,我的妹妹在學校跑步摔傷了。在這裡我先不說在學校負責看管學生的班主任怎麼做的。大家覺得,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理呢?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我,一名大學做過許多次兼職老師的“大齡”女青年,暑假寒假也做過幾次長時間的實習老師。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換在我是老師的角度,二三年級的孩子,本身年紀小,也不太懂是,正是愛鬧的時候,雖說摔傷了在學校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是我起碼會和學生家長打個招呼,告訴他們:您的孩子在學校因什麼原因摔倒了,現在已經幫她處理了傷口,現在告訴你們一聲,不要擔心,回家注意教導一下她小心安全就好。

這是我的想法,畢竟為人父母,回到家看到孩子手和腳都是傷口,擔心的問一聲老師,孩子在學校怎麼了不為過吧?當天晚上我妹妹還遠程打電話給我,說她手腳都好疼,怎麼會不讓人擔心呢?

結果呢?老師不答反問:“你們這個意思是怪我們老師咯?”“我們老師在學校該叮囑安全的都叮囑了,學生不聽摔傷了我們有什麼辦法?”“再說了,哪個學生不會摔倒?你們太小題大做了”“我們老師每天那麼多事做,很忙的”

WHAT?我就問了一句孩子在學校怎麼摔傷了呢?怎麼就小題大做了?我是沒當媽,但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文明禮貌,品行道德一樣沒少,我也在學習如何當一個老師,怎麼就看出我們在責怪你們了?

當時聽到這個話,我心裡真的百般滋味。可言語上還是要卑躬屈膝,為了孩子,姿態放的不能再低。

家長深夜質問老師孩子作業一事,本七深有同感,以下內容引起舒適

不知道對於家長的這些事,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PS:一口氣說了那麼多,累死我了。這篇文要是沒有人看的話,emmm,我就自己看~哼.jp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