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內容來源:阿里十年陳員工、原阿里集團CMO線大政委、佈道教育總經理陳亮在阿里巴巴商學院2018總裁班10月“新管理”課程上的分享。

1“三板斧”背後邏輯

在阿里,“政委”相當於其他公司的“BP”,是人力和業務的溝通橋樑。這個名字來源於兩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和《亮劍》。只有當政委懂業務時,才能和業務團隊組好班子,打好戰略。

阿里對政委的要求是:

1.懂業務,理解業務邏輯,從業務視角看組織;

2.促人才,促進人才結構的升級和增值;

3.推文化,做好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傳遞和守護;

4.提效能

,提高團隊人效產出。

當團隊迅速擴大,組織能力的成長跟不上業務發展時,如何做管理?團隊成員變為管理者,崗位中最核心的事情是什麼,如何快速上手?在個這過程中,阿里政委沉澱出“三板斧”的管理方法。

“三板斧”典故,相傳源自程咬金,他在夢中遇到貴人,只學到了三招,三招說法很多,無非下劈、橫抹、斜挑及擊刺等關鍵動作,簡單而實用,威力無比。

如今,三板斧的延伸含義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需要太多,把最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每一招都是絕招。

阿里三板斧背後的邏輯是:

1.聚焦,在管理中找到最核心、最重要的事,並能夠達成結果;

2.落地,把事情落到可執行、可操作、可監控的層面。

2組織的商業結構

組織的商業結構原點,可以用一個金字塔模型概括,自上而下的分別是:使命、願景、價值觀;戰略與商務計劃;培訓與發展、組織結構、預算檢查、績效評估、獎懲制度等等。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化用孫子兵法中的“道、謀、斷、人、陣、法”來解釋。最上面是“道”,包括使命、願景、價值觀;下面是“謀”和“斷”,包括戰略、戰術;最後是“人”、“陣”、“法”,也就是就是組織能力。

員工管理的核心就在於“人性”二字。用分配解決人性的自私,用考核解決人性的懶惰,用晉升解決人性的虛榮,用激勵解決人性的恐懼。

不同年齡層的員工所追求的內容是不同的,傳統的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在企業實際運用過程中,是同時存在,並可針對不同的員工需求而被應用的。

3阿里巴巴管理總綱

阿里巴巴管理分為三大模塊,分別針對初級管理者、中級管理者、高級管理者。

初級管理者通常只負責某一模塊的工作,推動任務的落地執行;中級管理者是資源的整合者,需要考慮多個模塊如何組合,負責將公司的戰略轉化為執行層面;

高級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體系,定方向和做決斷。

針對三個層級,阿里制定出管理九板斧:

腿部三板斧——招聘和解僱、建團隊、拿結果;

腰部三板斧——懂戰略、搭班子、做導演;

頭部三板斧——定戰略、造土壤、斷事用人。

1.腿部三板斧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腿好才能站得穩、踢得準、踢得狠。

①Hire & Fire(招聘與解僱)

招聘是管理者的事情

傳統招人邏輯是,業務部門提出招聘需求給HR,HR根據需求尋找相應人員。那麼,如果一個崗位一年都沒招到合適的人,是誰的責任?很可能是業務部門沒有確定一個真實的招聘需求,提供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畫像。而招不到人一定是業務部門最痛苦,那麼,誰痛苦誰改變。

因此招聘一定是一線管理者的事情,這背後並不是要讓他自己去找簡歷,而是要反覆與HR確定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所描述的人才畫像市場上存不存在,並最終為招人這件事負責任。

解僱也是管理者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同樣也有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稱之為“271”制度或“361”制度:所有的員工,每季、每年都要參加業績、價值觀的雙重考核,各部門主管按“271”原則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於期望。其中,這10%的被評為低於期望的員工是沒有年終獎也沒有加薪的,而這個決定是管理者必須做出的。

心要仁慈,刀要快

一個公司一般有兩條線:業績線和價值觀線。價值觀好、業績不好的人叫小白兔,可以給機會,但是如果給機會還改不了,就要fire。價值觀不好,業績好的叫野狗,野狗也一定是要fire的。

在阿里幹了三年管理,如果沒有開除過人,這個管理者基本上是不稱職的;沒有做過“271”考核,則不具備管理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不教而殺謂之虐。阿里最開始時實行“271”考核制度,現在改成“361”考核制度,其實就是為了提高更優秀員工的考核比例。

②Team Building(建團隊)

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優秀的業務的骨幹不一定是優秀的業務管理者。管理是條“不歸路”,每上一個臺階,要做的不是原有層級的提升,而是脫胎換骨。因此管理要學會斷事用人,榮譽歸團隊、責任歸自己。

在阿里有兩套人才發展體系:一套是專家路線,即P序列的技術崗,程序員、工程師等某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才;另一套是M路線,即管理者路線,從M1到M10。同時對應P級有一套管理層機制,P6=M1為主管、M2=P7為經理、M3=P8為資深經理……

相對應的M、P收入與地位一致。這就使如果一個M2被發現其實他並不適合做管理,被調到P7,沒有人會認為他被降級,只會認為他調換了一個工作崗位而已。

另外要在用人的過程中養人,在養人的過程中用人。人才都是在實戰中得來的,只有經得起真正的業務、真正的戰鬥考驗的人才,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很多公司認為,今年業績增長了百分之百,一年下來大家都很累了,明年希望歇一歇,明年增長10%就夠了。但越是高速增長後,越要考慮怎樣佔領下一個制高點,我們稱之為業務的推動。

③Get Result(拿結果)

醜話當先,No surprise

第一,當你要去做某些事情時,你要把規則告訴別人,醜話當先;第二,No surprise,即員工拿到自己考核結果,不是驚嚇也不是驚喜。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及時反饋,不能簡單告訴他好與不好,更要告訴他,你的期望值是什麼、他在團隊中的位置、怎樣做才能改變現有位置等等。

沒有過程的結果是垃圾,沒有結果的過程是放屁

為什麼要有過程、要有監管,因為只有有好的過程,這樣的結果才是可以被複制的。為什麼說對於基層管理者來講,拿結果是很重要的?對於基層管理者來講,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有可能我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我能夠把這個事兒做好。這是對基層管理者是很重要的一點。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突然能領悟到為什麼要這麼做了,那就證明你有往前走的能力或潛力了。

2.腰部三板斧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腰好,頭腦才能清楚。

①懂戰略:先懂Why,再說How

在腰部的時候,從做,到理解為什麼要做?做這個對於公司的未來有什麼作用?未來的價值是什麼?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②搭班子:資源的最佳配置者

做到企業中層時,開始接觸到不同的部門,會涉及到許多平行部門,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管理者眼光更加高遠。許多企業中層的困惑是覺得自己價值感缺失,一方面要聽老闆的話,一方面要再傳遞給一線,開始有隔層彙報。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轉化,就會完全變成一個傳聲筒的角色,失去自我的價值。

溝通是一個人的事情。作為中層管理者,對於上下級的要求與訴求,需要有你自己的消化和理解,用對方能夠聽得明白的話去告訴給對方。每一個層級都有他自己的理解能力,所以要學會用能讓對方理解的方式來傳遞。

③做導演:產品和服務的擁有者

從中層開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離客戶越來越遠。在阿里,只有副總裁級別的人才有辦公室,其他管理者都是和員工一起辦公。這背後,一方面傳遞的是一種開放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接觸客戶。客戶是解決企業很多內部矛盾和問題的終極武器。

每個業務管理者都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客戶是誰?客戶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客戶為什麼由你來服務?中層管理者要首先關注客戶和產品,其次關注人效,即員工能為組織起到什麼作用和結果。

3.頭部三板斧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做決策要用腦,腦子要冷靜。

①定戰略

企業的成功=戰略*組織能力。一家企業的產品,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是主營產品,就是能夠保證你的企業有營收、能夠活下去;第二個是戰略業務,就是從未來看現在,看未來3到5年的發展趨勢而制定的戰略;第三個是種子業務,就是你也不知道未來的發展前景會不會看好,它可能會花掉你一小部分的錢,做一個種子。

好的戰略一定是熬出來的,所以阿里有一句話:選擇錯誤比不選擇要來得更好。如果你做出了選擇,跑一段時間後發現錯誤了,就及時停下來,有可以改正的空間,但如果猶豫不決,往往就會失去了先機。

②造土壤

透明的天,安全感的地,流動的海,氧氣充足的森林,融洽有歸屬感的工作社區,是高級管理人員需要給到員工的。這背後包括:公開透明的制度、穩步的增長空間、人才的流動、良好的團隊氛圍和人與人之間的鏈接。

③斷事用人

做正確的事,而不只是正確地做事。找對人:知人善用,用人所長,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在你用人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放手,需要進行一些監管或輔導。

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很多時候一塊業務成功就是因為你用對了一個人。這也說明了管理者平時做好蓄水養魚工作的重要性。當你的組織,你的團隊,你的公司有了一些好成績之後,放一些好的信息出去,為未來的人才做一些儲備。


4中層能力三板斧

對於企業,最核心的驅動力往往是中層。管理者的三板斧力旨在塑造一個內心強大的、視人為人的、使命驅動的優秀中層管理者,通過組織和平臺的力量,打造企業管理團隊的梯度成長和發展基礎,並在管理者的成長中,真正促進整個組織的成長。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主要的方法是揪頭髮、照鏡子、聞味道。揪頭髮鍛鍊一個管理者的眼界,照鏡子修煉一個管理者的胸懷,聞味道修行一個管理者的心力。這些方法的核心是讓企業管理者具備管理力。

1.揪頭髮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揪頭髮是一種向上思考的思維模式,上一個臺階看問題。當兩個部門間發生問題時,需要從上級的角度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是由你的上級來處理,他會怎麼做?與之對應的是下一個臺階看問題,當你出現了隔層管理時,你通過怎樣的方式來了解下一級員工的工作?

在中層管理裡面,我們採用一個標準:逐級分配任務,跨級瞭解情況。你要去了解你下屬的工作情況,除了聽他彙報以外,還要去聽聽他的下屬是怎麼來聊這個事的。同時對於下屬的下屬,應該騰出空間,去感知和觀察他的狀況而不是直接詢問。這叫做:和你的下屬談談工作,和你下屬的下屬談談生活。

①為什麼要揪頭髮?

這是一種行為:像客戶一樣想問題、像老闆一樣想問題;給下屬騰出空間;放棄小我。這是一種態度: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這更是一種狀態:不斷超越自我,尋求突破。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許多員工工作時間長了以後,會進入到舒適圈,舒適圈外面是挑戰圈,挑戰圈外面是惶恐圈。一隻腳在惶恐圈,大部分在挑戰圈裡的人,成長得更快。揪頭髮就是讓你跳出舒適圈,跳到挑戰圈裡面去看事情。

②怎麼揪頭髮?

自省:當我們走出舒適圈的時候,就要喚醒內心的危機感,痛苦時先想我哪裡出問題了。當公司業務出現問題時,需要從三個視角去思考:第一個是老闆視角,也就是你上級主管的視角;第二個是行業視角或者叫跨部門的視角;第三個是客戶視角或者叫公司的視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讓中層管理者不斷地去接觸客戶。

自揪:要像客戶一樣看,像老闆一樣思考。在見客戶時,不僅是要見到,更重要的是要有場景地去見客戶。

下屬揪:留出舞臺給你的下屬、相信下屬、有部分事情讓下屬共同參與決策。在管理上有一句話:管理不是你重視什麼,員工就會去做什麼;而是你檢查什麼,員工才會做什麼。

2.照鏡子

阿里十年陳:阿里巴巴管理之三板斧

照鏡子是修煉管理者的“胸懷”。通過觀察團隊和上下級來觀察自己。

管理者是需要孤獨的,因為要面對自我內心的強大;管理者需要是融入的,因為需要通過“上通下達”來推進企業與組織的發展。以自己為鏡,做別人的鏡子;以別人為鏡,將自我完善。團隊所有的狀態就是你的鏡子,你一定和你的團隊是一模一樣的。請不要逃避,你看到的問題其實就是你的問題,當你發現你對團隊各種不滿意時,你一定是這樣子的。

①照自己

在業務很順的時候,會容易掉以輕心。這時候,你應該回去聽一聽你下屬對你的意見。無論團隊說到你任何問題的時候,哪怕是團隊對你的誤解,你不能夠解釋,你只能夠說收到,謝謝。這個時候,你才能獲得真實的反應,而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形象。

②照下屬

當你作為鏡子的時候,你敢不敢給對方一個正面積極的反饋。你能不能做一名好的鏡子,去塑造好這個團隊?

比如說可以去讓下屬回答:你是怎樣的上級?你和下屬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你和下屬之間處於什麼樣的狀態?當給下屬照鏡子的時候,什麼力量讓他們認同你?什麼力量會讓他們反感你?很多員工進入公司,不是因為管理者的緣故,而是因為公司的平臺,所以中層管理者需要主動讓下屬得到成長的機會。

③照上級

照上級,更多是基於信任,意願,上級起到更主導的作用,建立一個氛圍和基礎。下屬會更主動,準確表達自己對上級的感受,期待上級發生的一些轉變,從而更能理解上級的思想、達成共識,上下之間形成一個更有效的團隊。它的核心在於勇氣,擔當和坦蕩。

3.聞味道

①為什麼要聞味道?

第一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成就百年企業;第二構建健康、簡明的組織氛圍。

我們看到,組織越來越大了,夥伴之間不像以前那麼信任了;我們不敢講真話了;業績的壓力讓很多人埋頭在事情上面,認為文化建設是HR的事情;從第三方看,業績好的團隊,員工滿意度並不高。這些都是企業很容易遇到的問題。

②什麼是我們需要的味道?

純正的夢想團隊應該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是樂觀豁達,不計較得失,經得起歷練,苦中又甜,簡單、開放、快樂。

其中的本質在於:管理者以身作則。因為你在聞味道,團隊也在聞你的味道。你檢查什麼味道,團隊就會給你什麼味道,這個味道就是你內心遵守的那份原則。大家一定要按照原則做,並且這些原則一定要講100遍,做100遍。

③如何聞而知味?

關鍵在於四個字:望聞問切。:看透表面見本質,眼神的交互;:感受,氣場對不對;:溝通,瞭解情況;:以小見大,切中要害,追根究底。

不好的團隊:氣氛壓抑、互相不說話,說話很輕,斤斤計較,老覺得自己吃虧,很多虛話、套話,拼命隱藏。好的團隊:因為自信,所以開放。除了公司的一些戰略機密外,任何事情都可以公開,只要敢於公開,就一定會公平、公正。

管理者要逐級分配任務,跨級瞭解情況。當自己已經聞不到味道時,就要去照鏡子,讓員工給自己照鏡子。當員工都不願意去反饋問題的時候,證明這個團隊的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

④如何聞而調味?

團隊的味道是慢慢燉出來的,打造敢講真話、敢犯錯誤的氛圍。管理者要以身作則,你要什麼味道,團隊就給你什麼味道。同時要走出去,聞別的團隊的味道。你自己“聞”的好的東西,以10倍放大出去,會讓團隊受益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