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評價毫不誇張。一直以來,無論中外,從販夫走卒到商界精英、政界要人,都不乏“金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用一支筆,在很多人心裡,種下了一個武俠夢。

他所著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武俠小說不斷的被改編翻拍成影視作品,給了無數人一個武俠夢,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金庸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部部經典。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但金庸的名氣雖響徹中外,而且博古通今,歷史、政治等知識信手拈來,他依然覺得自己學問不夠。因此即使是在獲得劍橋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後,金庸堅持選擇作為普通學生申請就讀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那時的他已經是81歲高齡。

在劍橋讀書時,金庸同普通學生一樣。揹著雙肩包,裡面放滿了課本。有一段時間金庸還會騎著車上課,但因為太太擔心會發生危險而就此作罷。

在劍橋上學,金庸又變成了那個別人不太關注的查先生。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環、不再是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他做的一切都“不為學位,只為學問”。

在金庸眼裡,在任何時候學習都不算晚。永遠保持謙卑的態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負,驕傲而不自滿,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必須修煉的一部武功秘籍。

有人曾經問金庸:“

人生應如何度過?”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個人的一生,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後半生心懷敬畏,有不斷向學之心。就如查大俠的人生,可敬,可嘆。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只是生活有各自的江湖,不是書裡的刀光劍影,把酒言歡。我們渴望這一方烏托邦,作生活的短暫逃離,寄託自己年少仗劍天涯看遍繁華的夢。

當打開記憶的匣,如果還有一個角落留存了江湖夢,一首歌,一段影片,一句金典語錄,已足以勾起我們的武俠情結。

江湖已遠,英雄仍是一代人心中的不老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