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的“江湖”

小說裡的“江湖”

“江湖”最早出自《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可見,“江湖”就是片兒很大很大的地方。

後來,古代文人不謀而合的覺得這個詞兒好用、雅的很~

“江湖”便又引申出來很多東西,比如民間、隱退和下九流……

包括金庸老爺子,也把一身俠氣,分割成了是在“朝”還是在“江湖”。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就像《一拳超人》——你搞我朋友,我捶你進牆!埼玉默默稱霸了霓虹的江湖~

所以公認的江湖是很野的,野的像《古惑仔》裡的大砍刀。

反而是網絡小說很好的承繼了莊子的認知——江湖是個世界!

小說裡的“江湖”

像《鹿鼎記》裡陳文亮一樣,犯事兒之後才藏身於江湖?不存在的。

在網絡小說構建的世界裡,任何人生來即是江湖

牛次呼啦帶閃電的大俠/大仙,嗖嗖嗖的飛來飛去,看誰不爽整死誰,不帶走一片雲彩……

反派堅定地履行著“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這一信念,極盡所能的顯擺著自己之所以能存活於世,都是因為還沒碰到那個命裡能給自己一刀的人。

拼爹?不存在,靠爹的反派們,需要轟轟烈烈的死掉以襯托主角;即便是拼爹的正派也不打緊,總歸是要拜服給“小人物”的。

看著蹦躂的反派們,豬腳輕蔑一笑,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默默的日日頂著幸運值100w+的光環,等著前文花了巨大篇幅描述的超級無敵大反派,“嘎”一下實施了某個小學生都看不下去的計劃。然後豬腳只需輕搖羽扇,用根兒小木棍敲死反派……

(這一瞬腦子裡全是二丫殺夜王的場景)

不得不說,真正好看的網絡小說太少了

或許是太過快意恩仇而失去了合理的邏輯,或許很多網文作者根本就沒想著去圓。

畢竟即便寫成這樣,讀者們依舊夜夜不倦的摩挲著作者的裹腳布。

他們看著那耗了幾百萬字,才螺旋式牛逼起來的主角,所期待的也就是小人物逆襲,敲死大人物的“一下”而已。

然而,這種空洞卻並非“江湖”之罪,也一點都不影響你喜歡他們~

因為網文也好、武俠也罷,這裡的“江湖”,都是小人物的地盤、小人物的故事

小說裡的“江湖”

小人物就如同在卑微中爬起來的蒿草,當看盡了泥濘的地面生物所遭遇的悲哀。

再遇上陌生且高貴的楠木,便沒了再向對方展示自己卑微的必要——越是俯身,得到的就越是陰影

小人物的“牛”有兩種:一種是像書裡一樣,一頓操作猛如虎,堂而皇之的站在眾生之巔受人敬仰;還有一種是小富即安的如水上善,拿著饅頭想蘸紅糖蘸紅糖、想蘸白糖蘸白糖,心安便是吾家,如此而已。

最卑微的是對自己低頭,而非外物,做到如此,便已不凡。

《華嚴經》講“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

一種是歷盡滄桑求正身的彷徨,一種是胸懷猛虎嗅薔薇的隱忍。

壓抑但不扭曲,俯身但不卑微。

都是小人物,一切皆從平庸中來,卻不向平庸中去,這就是江湖裡的故事。

小說裡的“江湖”

聽過一句話“道法自然,佛說波若,說什麼道心和佛心,其實都是人心罷了。”

江湖也是人心!

是眾多小人物的心,也是生而不凡的大人物之心。

他們的爾虞我詐、蠅營狗苟、窮兵黷武,終於湊成的一臺戲……

在這臺戲裡,每個人都在內心覺得自己是主角,都覺得自己掛著不死的buff~

這多像現實裡的我們,恬不知恥的堅持,孜孜不倦的期待,全然不知自己的命運是註定的“小人物”,還是一朝九霄的鴻鵠。

小說裡的江湖,現實裡的江湖,誰又能說不是重疊的呢?

還好,我們應該沒有“作者”去書寫,一切的一切還有可為。

大江湖 · 小人物 · 人心 · 你我 · 隨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