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必須從這7要點來考量!

怎麼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必須從這7要點來考量!

其實說到如何擇校,我們首先要了解學校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以及這個學校的風格適不適合孩子的性格。

為什麼有些學校受家長追捧,有些學校卻無人問津,關鍵還是在於以下幾個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名校和普校的區別:

1、生源

毫無疑問,名校的生源更好。生源好在哪裡?家長的綜合素質相對更高,知識層次高,學歷高,對孩子的教育更關注,學前有較好的積累。因此孩子的綜合素質也相對更高。

這就有了所謂的學風,校風。有很多家長挑學校,就是怕孩子和習慣不好的同學接觸多了,會受不好的影響。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選擇一個好學校,也是選擇了一個更優越的學習環境。

2、師資

名校因為有名,更容易吸引相對優秀的教師來工作。同時,名校也有一套成熟的培訓系統。老師們有隊伍,老中青傳幫帶,業務上成長得更快。

怎麼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必須從這7要點來考量!

3、思維

名校的老師獲得的培訓機會,外出學習機會更多,能接觸到更前沿的教育理念,思維更開闊,更容易接受新鮮的方法和資訊。

4、教學

名校整體的教學水平肯定比普校更高。教研氣氛濃,教學中的問題、經驗,隨時隨地交流,分享。

這樣的老師,教學生不光是苦教苦學,還會鑽研教法,讓學生巧學巧練,省時高效。

5、活動

名校的活動更豐富,更多樣,更現代。現在公立小學的活動都不少,但區別在於,有的學校是為了活動而活動,而名校,更多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開闊孩子的視野。

6、硬件

現在政府投資的公立學校,硬件標準基本一致,相差應該不算大。但是在校舍面積,專業教室等方面,原有的差距是存在的。

怎麼給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必須從這7要點來考量!

>>>擇校擇什麼?

一看: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的好差,體現在細節。你去看教室,不妨看看教室的佈置,去看宿舍,不妨看看被子有沒有疊,地乾不乾淨。

二看:校長理念

這可差別大了,有些校長是公校退體的,有些校長是公校體系內的,有些校長是從民校一步步上來的,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的。如果有機會到學校裡看一看,如果有機會,聊上幾句,你就知道有沒有眼緣了。

三看:校風學風。

校風與學風是無形的,卻又是有形的。這一點,你可以從學生見到老師和校長的表現中看出,還可以從學校的張貼標語、評比分數、各色海報中看出。最簡單的方式,是問一問上屆家長。

四看:師資力量。

同樣分數的學生,在此校,老師是這樣做的,在彼校,老師是那樣做的,兩種做法的差別直接導致了學生未來進入高中有沒有後勁。

以“作業”為例,為什麼有的民校作業超多,學生就差沒累死,而有的民校精挑細選,控制作業量,甚至作業都是老師自己編制的,這其實就是老師的差別,教學方式的差別,大而言之是學風的差別。

五看:分班情況。

有的民校是不分重點班的,但有的民校是分重點班與普通班的,但現在為了教育均衡化是不可以有重點班的,但現在大多數學校基本上不對外承認有重點班。

六看:中考成績。

許多民校的中考成績都很漂亮,平均分都很高,公辦學校都很難相比。但家長不應該僅僅瞭解這些,還應該問問學生未來的高中出路都是哪些學校,年級排名倒數20%的學生,最終可以去到什麼學校。

七看:升學政策。

這裡指的是中考,因為19屆的寶貝們將面臨到中考改革,所以關注政策,對於我們擇校非常有必要,不同學校定向生分配名額都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