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开粗显妙,四谛观心(046)

三、开麁显妙者,先叙诸经意。

《大品》止明三种四谛。文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无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无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不趣”,无作意也。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中论》偈亦有三意,后两品明小乘观法,即生灭意也。

《无量义》明一中出无量,是从无作开出三种四谛也。

《法华》明无量入一,是会三种四谛,归无作一种四谛也。

《涅槃.圣行》,追分别众经,故具说四种四谛也。〈德王品〉追泯众经,具寂四种四谛。

文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经释初句云:“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说。”

若依文,但举生不生释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说?佛为利根人举一而例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说!

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

问:佛何故作偏释耶?

答:为利根故,亦是有因缘故,宜须如此。时众如快马见鞭影,不俟彻骨耳。如此追泯,何说而不寂耶!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或三种可说为麁,一可说为妙。或三不可说为麁,一不可说为妙。或四皆可说为麁,四皆不可说为妙。或四可说有麁有妙。或四不可说有麁有妙。或四可说皆非麁非妙。或四不可说皆非麁非妙。

如是等种种,皆决了入妙,开权显实。四皆不可说,是位高。四皆可说,是体广。四亦可说亦不可说,是用长。四非可说非不可说,是非高非广、非长非短、非一非异,同称为妙也。

观心可知,不复记也。


法华玄义|(046)开粗显妙,四谛观心


文章 | 智者大师

图片 | 玉泉禅寺数据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