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旧时手工业1

松滋旧时手工业1

在松滋,旧时尤指解放前,手工匠经营方式有两种:一是开办手工作坊,一是上门制作。手工作坊除极少数煤窑、磺矿和抗日战争时期兴办的纺织工场外,一般规模都很小,经营者多为精于某一种工艺的工匠,雇请徒弟二三人进行制作,师傅(坊主)一般都参加生产活动。农村的普通工匠大都自带工具到雇主家中做“上门工”。

其计工方式有“点工”和“包工”两种,点工按日计工(日工作量约为八小时);包工按件计工(按成品数量计算)。

做点工由雇主管饭,一日三餐,一般早餐较随便,备下炒鸡蛋或炖鸡蛋即可,俗称“见蒙吃饭”,午餐必备鱼、肉,晚餐还需另备白酒。

做包工又分管饭、不管饭两种。管饭的规格与点工相同,不管饭的工资则较管饭的高。不论点工或包工,雇主皆需备工烟招待。具体各行业分为如下。

1、木匠

松滋旧时手工业1

专门制作木质家具,用具,农具以及建房所需、门等物,但普通木匠,不会制作木船和榨筒,二者由专业木匠承担,造船的称船木匠,做榨的称榨木匠。

2、瓦匠(泥水匠)

专门建造、修整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如房、楼台、桥涵等。旧时,分工不细,技艺高超的工匠往往一专多能,少数瓦匠兼擅彩绘,能在砖墙上绘制出“二龙戏珠”、“双抢球”、“郭子仪上寿”之类的彩色壁画或浮雕。

3、篾匠

松滋旧时手工业1

主制各种家用篾器。有的除编织提篮、箕、卷席、米筛等物外,还能做竹床、躺椅,技艺特精的还能编织可供折叠的细篾簟。

4、石匠

松滋旧时手工业1

专门錾制石器。凡是嵌碑勒石、錾磨子、碓臼、碾子等皆非石匠不可。技术熟练的石匠还能雕刻石兽及各种石雕壁画。

5、儡匠

儡子供砻谷之用,有土儡与木儡之分。土儡外壳用篾编织,木儡除以铁丝打箍外,全用木料制作。儡匠不管制作哪种儡子,皆以木为儡齿,只不过镶嵌儡齿的有用土、用木之分而已。

6、椅匠

专们以直径约六、七寸的马尾松或杨柳之类的小树,制木椅、木凳。

7、窑匠

松滋旧时手工业1

烧窑业行当较多,分工较细:砖瓦窑匠烧制青、红砖瓦,缸窑匠烧制上釉的缸、钵、罐、沟瓦、涵筒等,黄土罐窑匠只烧黄土罐、土水壶、上火钵等,石灰窑匠烧制生石灰,炭窑匠专门烧制木炭。窑匠各习一行,并无跨类。

8、雕匠

雕匠有两种:一是在木质家具上雕刻图案或字画,如民间的“百铃床”、“宁波床”、雕花门窗之类,即出自这类匠之手;再是雕刻图章,他们或刻阳文(字模凸起),或刻阴文(字迹凹陷),这类雕匠皆具一定文化水平,能够辨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

9、车匠

常常身背装有木质原材料(直径约二厘米、长约三十厘米的硬质木棒)的工具箱串乡,专为人车制穷线梃子(即土制纺车的锭子)。间或也为人车鼓槌、陀螺以及木制家具上的柱子等物。

10、铁匠

松滋旧时手工业1

因其工具笨杂,搬动不易,因而多在集镇上开设铁货铺,生产铁器出售。又因锻制铁器时需要一名助手持大铁锤重力锻打,故每个铁匠必带一名年轻力壮的徒弟,由二人合力操作。

感谢您光临松滋映像!

您的阅读、点赞、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拓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