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党的样子不仅关系党的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大就要有大的样子”的重大命题。“大的样子”其来有自,它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不懈奋斗,保持“大的样子”,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在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2017年11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是一个拥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7年历史、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面向未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重大命题的时代意蕴与现实要求。

“大的样子”是如何铸就的

“大的样子”其来有自,它因于近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民族的危亡,源于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道路,但是,“大的样子”并不仅仅与党员的数量多少、党的队伍的规模大小呈正相关。即使在其发展进程中的困顿时期、低潮时期,它也葆有“大的样子”。

中国大地孕育了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中国人民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发展道路问题严峻地摆在中国人面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早在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他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的初始形象塑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当代生动彰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但是,我们同样深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使命易晓,致远维艰。历史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铁肩担道义”,推动百年中国浩荡前行。即使面对革命的暂时低潮,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对革命的前景作出了这样的预言:“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同样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并紧紧依靠人民经过28年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到1949年缔造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蒙受百余年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举世瞩目的执政党。当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时,毛泽东同志回应道,打天下也并不容易,治天下也不是难得没有办法。

除旧不易,布新更难。历史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与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同步脉动,从而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继而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作为新时代执掌大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还追求为世界谋大同,深切关怀人类前途命运。对此,几代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下世纪中叶(指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是使命在新时代的延伸和升华。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昭示,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与其初心、使命和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大的样子”具有丰富时代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应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党“大的样子”的全新概括和描述,这几个方面既有各自丰富的内涵,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和使命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党初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充满严峻考验的复杂条件下执政、持续执政、长期执政的自信和自觉。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大的样子”具体体现在党的形象和作为的方方面面。

其一,大理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创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政党的政治灵魂,决定着政党的方向、道路和抱负;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大理想才能有大成就。理想信念坚如磐石、矢志不移,是中国共产党书写传奇、铸就“大的样子”的根本动因。

其二,大抱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则前承几代人的求索、后启无数人的梦想。大抱负才能有大担当。党的“大的样子”是兴国之光。

其三,大情怀。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高尚情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大情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植根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体现了“天下为公”的大境界。

其四,大手笔。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立于时代潮头,总揽全局,进行战略设计,制定战略举措,把握战略主动,取得战略成就,推进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擘画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的战略安排,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手笔。

其五,大定力。对于一个政党来讲,大定力就是国际国内形势出现重大变迁时所表现出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思想意志的坚定性,以及战斗力的强大性。这种大定力,中国共产党97年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勇于自我革命,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塑造党的“大的样子”的大品格。

其六,大视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党的十九大从中国所处历史方位、所负历史使命,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展示了党的大视野。面对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党提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同样展示了党的大视野,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的大格局。

其七,大智慧。大党人数多、力量大,集中的智慧相对较多,而且影响大、作用大。中国共产党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它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接续推进,并善于把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大智慧,才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大智慧,历经百年求索而笃定宣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版。

其八,大贡献。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以大的作为、大的贡献彪炳史册,向世界展现出了“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推进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只要找准方向、驰而不息,在现代化的征途上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类的大贡献。

“大的样子”是面向未来的

“大的样子”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大的样子”,立志建设大党,立志治理大国,立志推进人类大业,既是世界级挑战,也是历史性担当。打铁必须自身硬。大且“硬”、“硬”而强,是党的“大的样子”的基本风骨、基本风范。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大的样子”,就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中走来的。这就是历史的视野、中国的视野和世界的视野。

就横向维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正确认知和处理三对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三对关系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性、过程性与共产主义的未来性、遥远性之间的关系。这三对关系也是三对矛盾。矛盾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就纵横相结合的维度而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着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其中,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指南,民族特色是根本,时代特色是引领,人民特色是立场。这五个特色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大的样子”,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时代、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刻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清晰阐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解释时代、解释中国、解释世界;“十四个坚持”具体谋划了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改变时代、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正是在这些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图谱上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大的样子”,就必须继续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继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实行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中国”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场具有新的性质和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今天我们则致力于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并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进一步充分释放、持续释放社会革命的潜能和效力。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作为一个拥有97年历史的大党,其伟大之所在,不是因为它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勘误纠错,一如它对真理的坚持,从而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从胜利走向胜利。进入新时代,它必须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切实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才能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使这个大党始终具有“大的样子”,向时代和人民交上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是最好的注解,现实是有力的印证,未来是必圆的梦想。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里程碑并进入下一个新的百年,携带“强党方略”前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必然因其使命非凡而壮大,必然因其道路壮阔而伟大,必然因其本领高强而强大。中国共产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一豪迈宣示和深沉鞭策,必将以浓笔重墨的“大的样子”这一真实样态更加凸显于天地之间,书写现代政党形象建设的崭新篇章。

(本文是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力研究”【课题编号:2017XCB0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林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