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誇獎,對孩子來說卻是極大的肯定與鼓勵,讓孩子對未來充滿信心,更加勇敢地去追逐自己夢想……

許多父母總是感嘆自己孩子的能力不如別人,但是否反思過:一直以來,我們有沒有給過孩子正確的指引?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1

閱讀能力

場 景

“寶貝,會不會有點渴了?要媽媽幫你切點水果嗎?”

“不要,不要,我還沒看完這個故事呢。”

...

“媽媽,你能不能扮成小熊的聲音給我講故事呀?”

“寶貝,先讓媽媽把這段故事講完,不要打斷媽媽哦!

...

“寶貝,快來吃飯了,不要再看了。”

“媽媽你不要吵我,我都沒辦法認真看書了。”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在孩子閱讀時,家長不經意的一些動作和語言都會打斷孩子,孩子的閱讀就很難再進行下去,孩子逐漸就會降低對閱讀的興趣。

閱讀其實是一種專注行為,為了加強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家長應該避免在孩子閱讀時進行干擾。

5歲左右,孩子開始由看圖發展到識字,這是孩子閱讀的啟蒙敏感期,5-7歲,孩子開始大量識字,8-10歲,進入自由暢讀階段。

如果在各階段,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能力進行正確引導,會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終生學習能力。

2

秩序感

場 景

門鈴聲響起,孩子非要自己去開門,媽媽先行一步打開門,孩子非要客人出去、關上門。媽媽說道:“這孩子今天怎麼回事,這麼沒禮貌。”孩子反駁道:“誰讓你先去開門的。”

...

"我就穿這件衣服,洗了也要穿!"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

...

吃飯時,媽媽夾菜給孩子:“多吃青菜,媽媽幫你多夾點。”

“我不要你幫我夾菜。”孩子非要倒回去,自己再重新夾一遍。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當孩子出現以上“信號”時,說明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會對物品擺設的位置、身邊人所做出的動作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會追求秩序的完美。

家長要試著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儘量滿足他們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願望”,順應孩子秩序感發展的需要。

3

想象能力

場 景

“媽媽,這是我今天畫的小兔子,你看我畫得好嗎?”

“小兔子怎麼會是藍色的呢,你看,媽媽給你看兔子的照片,兔子應該是長這樣的。”

...

“媽媽,我是醒了,可是我想裝成白雪公主那樣,所以我想繼續閉著眼睛假裝還睡著。”

“你這小傻瓜,世界上沒有白雪公主,快起床,再不起床今天上課就遲到了。”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3歲以後,孩子的想象力就開始活躍發展,4一5歲,孩子的想象力最為發達,家長要在孩子這個階段多加呵護,強對孩子想象力的引導。

保護孩子的想象力並不複雜,就是要我們做到不打擾、不阻礙。

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

多給孩子提供探索機會,多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利用圖書、視頻資源等給予孩子足夠認知的信息源,去刺激孩子想象力的發展,擴展孩子想象的空間。

4

語言能力

場 景

“媽媽,你為什麼戴眼鏡,爸爸卻不戴呢?”“媽媽,為什麼眼鏡是長這樣的?”

“你問的這些問題,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

媽媽說:“寶貝,快睡覺。”

孩子跟著說:“寶貝,快睡覺。”

媽媽嚴肅地說:“睡覺了。”

孩子跟著說:“睡覺了。”

媽媽有點不耐煩:“你到底睡不睡?”

孩子看到媽媽的表情,只好乖乖地睡覺了。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4歲左右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詞彙量增加,口語和書面語言迅速發展

所有的孩子都有問’為什麼’的時期,父母一定要做正確、簡潔的解答,這樣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是有幫助的!

孩子在說話的時候,難免有表意不清,或者說錯話及重複學講話,如果家長表現出嚴厲的指責,這樣會嚇到孩子,以至於孩子不再敢表達自己,也不敢隨便說話,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5

動作協調能力

場 景

“真的拿你沒辦法,為什麼你每次都要把家裡的東西丟得亂七八糟。”

“媽媽,我又不是故意的。”

...

“快出來,不要再跟媽媽玩躲貓貓了,你到底把自己藏哪裡了。”

“媽媽,我就在衣櫃裡,你快來找我。“

...

孩子把自己的手指伸到插座孔裡,哭著說:媽媽,它咬我。”

“不要亂說,這個插座怎麼會咬人?不要再哭了!”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孩子在進入動作敏感期後,父母除了要給予孩子適當的刺激,最好還能夠為孩子挑選適當的玩具,讓孩子的肢體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肢體的發育與靈活,而且還能夠極大地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

家長可以為經常丟東西的孩子,買些沙袋或拼裝類的玩具,這些能幫助孩子鍛鍊手部的精細動作,讓孩子有雙靈巧的手。


看完這5個案例,你就知道該怎麼和孩子說話了~


教育孩子,就要像放風箏一樣,以愛為線,給孩子足夠大的飛翔空間。家長對孩子說的每句話,看似無形,卻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不要再讓自己不經意說出的一些話,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身上的傷口終有一天會痊癒,但孩子的“關鍵能力”一旦被毀掉,有可能一生都無法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