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只为这件事,75岁老兵独自骑行百余里!

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心愿打拼。生活也并非全是诗和远方,病痛、失意、磨难,时常考验着每一个人。与少数年轻人的悲观不同,今天故事的主人、75岁的王昌承老人,就用一次艰难的心愿之旅,谱写了一曲强者的赞歌。

湖南安化,“黑茶之乡”。连日来,退役老兵王昌承“自强不息,渴望光明”的事迹在这里传颂。原来,精神矍铄的王昌承老人,60年代曾在部队服役6年,岁月的沧桑让其患有严重眼疾,“不变成瞎子,不给社会和家庭增添麻烦”,就是这位老人最朴实的心愿。此时,安化爱尔携手中国侨联举办的“精准扶贫光明行”慈善活动,正在他所在的村镇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也点亮了王昌承的希望之光。于是,他丢下手中的活儿,决心独自向位于县城的安化爱尔眼科医院进发。

感动!只为这件事,75岁老兵独自骑行百余里!

从乡村到县城,一百二十余里的路程,晕车的老毛病,迫使王昌承老人不得不选择骑行。这的确是一次心愿之旅,但也是一次危险的骑行。一辆自行车,一壶水,两个馒头,就是这位75岁老人的骑行装备。8月20日,王昌承起了个大早,早上五点半,他就出发了,他想赶在医院下午下班前抵达。在老人看来,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今天值得为之冒险。

头顶烈日,汗水湿透了衣衫。一路上走走停停,王昌承老人于当天下午五点钟顺利到达安化爱尔眼科医院。约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王昌承之所以不觉得辛苦,除了自己的坚韧,一路相伴的还有老人心中的信念。“眼睛好了,我就可以继续养猪种地,两个孙女的学费也就不用愁了。”王昌承说。

感动!只为这件事,75岁老兵独自骑行百余里!

王昌承老人的“骑行故事”,感动了安化爱尔的所有医务人员,眼科专家立即为他进行检查,发现其右眼视神经萎缩,视力0.02;左眼白内障,视力0.3。医生告诉他,左眼手术是最好的选择。手术后,老人左眼视力恢复到0.8,未来还会有好的改善。王昌承激动地说:“这政策好啊、技术好啊!让我这个老农民还能享受免费治疗,谢谢你们!”

王昌承老人的“骑行故事”接近尾声,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75岁的老人,还能做什么?在困难面前,是怨天尤人还是积极进取?这是一道生活的考题,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王昌承选择顽强拼搏,勇敢面对,即使患有眼疾,他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来都未曾停歇。这个故事,你读懂了吗?

感动!只为这件事,75岁老兵独自骑行百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