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真紀】解讀宋朝的酒文化

宋朝的釀酒業是從唐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黃酒的釀造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和進步。特別是江浙一帶,黃酒釀造業興旺發達,名酒很多,有些名酒可以說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宋朝的名酒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宮廷名酒宋朝的宮廷酒也叫內中酒。實際上宮廷酒是從各地名酒之鄉,調集酒匠精心釀製而成的。

宋朝的宮廷酒有:蒲中酒:蒲中是指山西境內的蒲州。蒲州酒在北周時候就名揚天下,到隋唐時期經久不衰。宋時宮廷蒲中酒,就是用此法釀造的。

蘇合香酒:這是北宋宮廷內的御用藥酒,甚為珍貴。每一斗酒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能調五臟,祛腹中諸病。蘇合香丸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有記載。

鹿頭酒:一般在宴會快要結束時才啟封呈上。薔薇露酒和流香酒:這是南宋皇帝的御用酒。皇帝慶壽時,宮中供御酒名薔薇露酒。賜大臣酒謂之流香酒。

長春法酒:這是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賈秋壑獻給皇上的釀法。共用三十多味名貴中藥,採用冷浸法配製而成的藥酒。具有“除溼實脾,行滯氣,滋血脈,壯筋骨,寬中快膈,進飲食”之功效。

2、京城名酒

①皇親國戚的家釀酒宋代張能臣曾著“酒名記”,收錄了宋代天下酒名一百多種,其中皇親國戚家釀酒,無意是酒中珍品。酒名記中的酒名,甚為雅緻,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氣息。例如:后妃家的酒名有:香泉酒、天醇酒、瓊酥酒、瑤池酒、瀛玉酒等。親王家及駙馬家的酒名有:瓊腴酒、蘭芷酒、玉瀝酒、金波酒、清醇酒等。

②市店名酒宋朝在京城實行官賣酒麴的政策,民間只要向官府買曲,就可以自行釀酒。所以京城裡酒店林立,酒店按規模可分為數等,酒樓的等級最高,賓客可在其中尋歡作樂。京城有名的酒店稱為正店,有72處,其他酒店不可勝數。由於買酒競爭激烈,酒的質量往往是立足之本。《酒名記》中共羅列了27種市店名酒,列舉如下:豐樂樓——眉壽酒;忻樂樓——仙醪酒;和樂樓——瓊漿酒;遇仙樓——玉液酒;會仙樓——玉醑酒;時樓——碧光酒;高陽店——流霞酒、清風酒、玉髓酒等等。

3、其他名酒東陽酒:即浙江金華酒。《曲本草》對此酒倍加讚賞。

羊羔酒:也稱白羊酒。《北山酒經》詳細記載了其釀法。由於配料中加入了羊肉,味極甘滑。瑞露酒:產於廣西桂林。范成大曾經寫道:“及來桂林,而飲瑞露,乃盡酒之妙,聲振湖廣。”

紅曲酒:宋代紅曲問世,紅曲酒隨之發展起來,其酒色鮮紅可愛,博得人們青睞。

荔枝酒:荔枝是一種高檔水果,用荔枝釀成的酒,更是果酒中的皎皎者。

黃柑酒:蘇軾在《洞庭春色賦》序言中寫道:“安定君王以黃柑釀酒,名之曰洞庭春色。”范成大在《吳郡志》中說:“真柑,出洞庭東西山,柑雖桔類,而其品特高,芳香超勝,為天下第一。”歷史上黃柑酒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仍有生產。宋朝人田錫曾寫《曲本草》,敘述各種藥酒的原料、製法和功能,文字簡略,頗有參考實用價值。《曲本草》中提到廣西蛇酒、江西麻姑酒、淮安綠豆酒及枸杞酒、菊花酒、葡萄酒、桑椹酒等。

4、宋朝的葡萄酒宋朝的葡萄酒,是對唐朝葡萄酒的繼承和發展。在《北山酒經》中,還記載了用葡萄和米混合加曲釀酒的方法。與南宋同期的金國文學家元好問在《蒲桃酒賦》的序中有這樣的故事:山西安邑多葡萄,但大家都不知道釀造葡萄酒的方法。有人把葡萄和米混合加曲釀造,雖能釀成酒,但沒有古人說的葡萄酒“甘而不飴,冷而不寒”風味。貞佑中(約1215年),一戶人家躲避強盜後從山裡回家,發現竹器裡放的葡萄漿果都已乾枯,盛葡萄的竹器正好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陶罐上,葡萄汁流進陶罐裡。聞聞陶罐裡酒香撲鼻,拿來飲用,竟然是葡萄美酒。這個真實的故事,說明葡萄酒的釀造是這樣簡單,即使不會釀酒的人,也能在無意中釀造出葡萄酒。

在宋詩宋詞中,也經常提及酒名,或以原料稱之,或以色澤呼之,或以產地名之,或以製法言之,據粗略統計,有五、六十種之多。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現代一些名酒,如西鳳酒,五糧液,汾酒,紹興酒,董酒等等,這些酒名,大多可在宋代酒詩中找到,在中華酒文化發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尋真紀】解讀宋朝的酒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