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10%+的活期收益!

最近发现,多个平台上的长期保险理财产品都下架了,现在买保险理财可以更安心,还有更高的收益选择。

Part.1

在腾讯理财通、蚂蚁财富、京东金融等第三方理财平台上,我们可以留意到【理财】版块里会有一项保险产品,多归类为“定期理财”或“稳健理财”。

保险理财产品主要是养老保障产品、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四类,后三类大都在【理财】版块中下架了。

而养老保障产品准确来说是短期储蓄型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它们是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简称73号文)发行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没有保险保障功能,没有犹豫期,主要侧重于储蓄功能而不是风险保障功能。

因为是保险公司(平安养老、太平养老、中国人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中国人民养老8家保险公司和建信养老金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共9家)开发的产品,所以打上了“保险”的标签。

Part.2

保险理财的风险不高,中等偏下,受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主要投向固收类及流动性资产,收益稳健,短期的一般不会出现亏损情况,就像货币基金那样,虽然也不是保本的产品,但基本上不会亏,所以被归类到“稳健理财”中。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保险理财产品的期限类型比较多,分活期和定期两类,定期不可提前赎回,起步门槛最低是1000元,多多的建议是可以买活期和短期(一年以内)的低门槛产品。

早前还有不少超过一年的中长期的产品(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结险),容易和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混淆,现在大都下架了。

因为中长期的保险理财产品还有一个保障功能,准确来说属于理财保险,应归类到【保险】版块,也就是说你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附加一个投资账户。

由于是千人一面的“保险”,远远不能实现对个人保障的精准需求,如果提前退保就会有损失。

比如苏宁金融-理财-稳健理财中就有一款这样的产品,近1年历史年化收益率是蛮高的,但保障期间是5年,产品说明如下:

竟然有10%+的活期收益!



有“犹豫期”和允许退保,这是一款投资连结险,和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不同,一般我是不建议购买的。

这类产品的风险就主要是退保会有损失,如果不提前退出,问题倒不大。

Part.3

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收益比较高,安全性也好,我个人是挺喜欢的。

活期7日年化收益3%左右,比货币基金高,灵活性也很好;

定期7日年化收益5%左右,可提前锁定高收益,稳定性也很好。

最近微信理财通多了一些净值型产品,收益率高达7%,有点不一样,必须得说一下——


竟然有10%+的活期收益!



标签“七日年化”的产品是以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收益曲线图如下,可以看到非常平稳,即使B点比A点低,在A点买入B点卖出,收益都是正的,好比一年前4%买入余额宝,现在2.6%全都卖出,每一天都是有钱落袋、不会亏损的。


竟然有10%+的活期收益!



而“净值化”产品收益随着净值波动而波动,曲线如下,D点比C点低,如果在C点买入D点卖出则会亏损,如果在E点卖出,则是盈利的。


竟然有10%+的活期收益!



虽然有亏损的风险、收益也不明确,不过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投资去向比较稳健,从中长期来看,曲线是向上的,收益就非常可观了,模式和我们炒股、买基金差不多。

往往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净值化”产品比“七日年化”的风险高,但收益区间也会大一些,比如上图的泰康养老汇选悦泰活期理财“近六月年化净值增长”为5.20%,就相当于年化收益率10.4%!比其标注的7.39%还高!

不过历史年化不代表以后,未来能否保持这样高的收益率还得根据市场行情、保险公司投资去向等来定,投资失误最终亏损也是可能的,所以保守一些的朋友就要谨慎了。

而根据监管要求,“七日年化”型的产品将会慢慢消失,未来都会向“净值化”转变。官方的说法是:

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公布,能够更为准确、真实、及时地反映资产价值与实际运作情况。


因为摊余成本私底下其实是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给的刚兑,不符合金融系统稳定性和大势所趋啊!所以货币基金、保险理财都在逐步向“净值”化转变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