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羣衆工作本領,爲民辦實事

我要踐行十九大精神: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韋忠豪

年輕人怎樣做群眾工作?

今年3月底,韋忠豪作為工作隊員,來到文圩鎮秀才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由於基層經驗欠缺,一開始群眾來村委辦事、下村入戶韋忠豪只能看著學著,有時還插不上話 。在村委幹部協助下,從熟悉村裡的幾個片區開始,到認識部分小組長、群眾,再通過蒐集政策資料來學習,整理臺帳。漸漸地,群眾問到一些政策,他可以解答了,慢慢地解決了群眾的一些問題,打消了群眾的顧慮。

一個多月後,村裡多少戶低保戶,誰還沒有危房改造,村裡有哪些基礎設施及產業情況,他心裡慢慢有了底數。做群眾工作,就要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開展70多戶低保戶動態調整、統計11戶易地搬遷戶後續情況、第一、第二批產業獎補共10多萬元的申報審核、醫保補助賬號發放核對、全村土地確權和地力保護補助、輟學學生勸返等等。

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土地確權工作中,韋忠豪和村委幹部帶上覆印機到片區集中點,為需要完善資料的群眾統一複印身份證、戶口本等材料,對於人在外地的村民,韋忠豪就加他們的微信及時獲取圖片,並幫助打印出來,最大程度方便群眾。

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如面對群眾辦事來回跑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老人,行動不便,很費時間和精力。在接待群眾時,韋忠豪就通過電話向鎮民政辦、國土所、醫保所等相關單位請教,針對每一戶的具體需求情況,羅列好具體的流程和步驟的清單,打印出來給有需要的群眾。必要時,韋忠豪通過電話聯繫一些老人的子女,把具體事項交代清楚。漸漸地,他的手機通訊錄裡有了一百幾十名村民的號碼,和村民熟悉起來,獲取他們的認同,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新幹部怎麼扶貧?

在近兩年來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韋忠豪先後幫助3名幫扶對象爭取小額貼息貸款4萬元、產業獎補6000元、危房改造名額1個,還有豬苗及雞苗,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漸漸地得到了幫扶對象的認可。韋忠豪認為,多到幫扶對象家裡,幫助他們分析一些問題,鼓勵他們擺脫“等靠要”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新手怎麼樣通過辦案贏得群眾支持?

隨著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正式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也越來越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要多辦黨委和政府、人民群眾支持的案件,這也正是蒙山檢察的辦案理念之一。

2018年3月,群眾反映縣城附近堆積大量建築垃圾長期未處理,根據領導安排和有關規定,作為檢察官助理的韋忠豪來到現場查看,並協助檢察官做好記錄群眾意見工作、調查取證工作。看到檢察干警連夜入戶瞭解情況,群眾十分支持,紛紛發表意見和建議。最終,蒙山縣人民檢察院向有關行政機關發出“杜絕非法傾倒垃圾的行為和對已經存在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檢察建議,很快,沿江一帶的垃圾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對建築垃圾隨意傾倒的執法監管得到了強化,附近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保障。

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近兩年來,韋忠豪先後協助辦理公益訴訟案件5件,在協助辦理的8件執行監督案中,為群眾爭取獲得賠償款近6萬元。

感悟

半年多來,他也遇到一些困惑和阻力,有時候工作是去做了,但因為種種原因,群眾有時不理解、不滿意。韋忠豪理解群眾的訴求和情緒,群眾遇到難事了,總是有原因的。但他也知道僅憑一己的微薄之力,是無法服務好群眾的。作為幹部既要將心比心,也要相信但方法總比困難多,韋忠豪通過向村委幹部、村民代表請教,向後盾單位領導彙報尋求幫助,入戶核實瞭解情況,傾聽群眾意見等等方法,不斷地增強為群眾辦事的信心和能力。韋忠豪相信事在人為,盡力而為,努力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過程變成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

我要貫徹十九大精神系列之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為民辦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