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只要人生还在继续,

前途就将依然未卜。

所有的事情都会被安排好的,

只要我们摔倒了没有就地躺下不起就好。


事实验证,解决纠结和焦虑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忙,

问题只会在闲下来了想太多了,才会浮出水面,

忙碌的生活让我根本来不及停下脚步胡思乱想,

事儿赶事儿的,我们就度过了整个夏天,

立秋到。


公公脑梗被我们及时发现,送医住院,

医生拿着核磁共振的结果看了看:

脑血管的条件太差,病灶如繁星点点。

“繁星点点”,这么好听的一个词被用在了这里。

这次是的,上次也是的,以后躲不过还会如此,

轻易地就脑梗塞,每次不多,但每次都会有一点点的影响,

每一次都会比前一次更糟糕一点,

换季的时候多留意吧,有征兆就送医,及时住院治疗,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除此以外也没什么好办法。

看来公公的身体也不会再好了, 我们只好但求不要更差。

“知天命,尽人事”

从此以后,我每晚睡前就在枕边跟杨导说着这句话,

他说是啊,我们尽我们所能就好了,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了。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公公住院两周,

我们每次去医院探望康复中的婆婆,都要变着法子编着谎:

“爸在这边呆着无聊,回自家房子住几天。”

“爸去找老朋友玩了,据说他们要去门头沟钓鱼。”

“爸他们去爬山了。”

“爸说下周就回来看你。”

糊弄了能有一周多,有天在我们临走前,

护工跟我说:你婆婆说她很想老伴儿,念叨好几天了。

其实婆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

能自主进食了,拔了鼻饲管。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医院安排了满满当当的康复训练,每天累得回到病房倒头就睡。

看着她在护工的帮助下可以站立起来的那一刻,

我和杨导的心理都有了些许安慰。

要庆幸,这里是北京,二老又是北京居民,

专业的医院,专业的训练,专业的康复疗程,

否则脑梗出院之后直接就拉回了家里,也许就此再也没有希望站起来了。


在第三次听婆婆念叨想老伴儿的时候,

公公那边的医院给做了复查,说可以出院了,

还好,发现的及时,发作的也不严重,这次脑梗没影响到公公的运动方面。

公公出院后第一时间就去探望老伴儿,

婆婆没有发现一丝一毫的端倪。

出院后的公公并没有精神焕发,他在家里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

几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自己的床边,

默不作声,一动不动,

既不看电视,也不出门散步,更不买菜做饭。

只有那若有若无的咳嗽声还在提醒着大家他的存在。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赠品不要爷爷,说什么也不要,

发展到后来,进门出门都不肯跟爷爷打招呼,

后期发展到爷爷一出现,他扭头就走。

我们想尽了办法调和爷孙俩的关系,

杨导甚至买了几件十分贵重的玩具,让公公亲手送给孙子,

我们在一边烘托气氛:看!爷爷送你的礼物~哇!好漂亮的小火车,快谢谢爷爷!

然而并没有用,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

他刚刚两岁多,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却又不很准确,

有了自主意识,想为自己决定选择谁陪他玩。

玩具本身对孩子没有吸引力,他喜欢的是能陪他玩这些玩具的人,

物质诱导失败,我们只好放弃。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眼看着公公的精气神越来越差,整个人在家里萎靡着,

婆婆病前是公公如今的状态,

但现在她愿意说话愿意笑,积极的面对生活,很努力的想站起来。

可我们总不能期盼公公也在一场大病之后重新珍惜生命吧。

“送养老院吧。”

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杨导,而不是我。

我甚至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那怎么成?我们把老人扔去养老院,让家里亲戚们怎么想?”

杨导没有过多解释,

他只是让我考虑一下,并告诉我,这件事他考虑很久了。

我辗转反侧,

我有点难过,

我心情复杂。


第二天起床安顿好家里,我顺便上网查了查,结果发现周边就有养老中心,

决定亲自去看看,再做打算,

杨导欣然与我一起前往,他也需要印证自己的想法。

出乎意料,

一直没有了解过,所以根本不知道,

面对421家庭人到中年和老龄化问题,

其实国家的一切安排都比我们想到的更早,

仅仅我们所住的郊区,就有好几所养老院,条件好的超乎我的想象。

与我们家5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三家,分别是:公办、企业办、公建私办。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医疗中心,甚至999常驻。

双人标间,住宿环境一点也不比5星级酒店差,

价格也合适,两个老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我们再贴补几千就够了。

心里踏实了,

本想着婆婆出院后在我们附近租套两居室,请一个保姆照顾着,

现在看,租房加保姆钱再加上生活费,就足够他们在养老院生活了。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公公在我们身边住着十分的不自在,去了养老院,应该能认识很多老人,参加各种活动,

和同龄人有共同话题,应该会比现在更好吧。

婆婆这种身体状况也有专人照顾,不用担心自请的保姆请假逼涨工资临时撂挑子了。


人生总有无数条路可以走,

堵不死的,

我们并没有马上就定,

但我们却因此定了心,

总有法子让彼此生活质量不会一落再落。

我们可以让老人过得比现在好,我们也可以放下重担走的更远更轻松些。

杨导劝慰我:

我们做的已经很多了,该尽责的都尽责了,

剩下的都要他们自己了,

我们说的再多也没有用,只怕他们心里会越来越难受,

你不说爸,你自己心理不痛快,我也知道你唠叨他,是希望他好。

但这个家不是他们的主场,不是我们住到了父母的家中,

爸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你越要求爸,反而爸越发的不敢做事不敢说话。

所以你也别说了,任他们吧,

有病及时给治病,

心病我们暂时治不了了,

妈出院就送他们去养老院,给回他们自己的生活吧,

我们也该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了。

人到中年 危机四伏

是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与父母的生活渐行渐远,

每一个新的家庭组合都将替代之前,

并不是在悬崖峭壁上剪断挂着对方的绳索为了保命。

而是在合适他们的地方放下他们,

让他们能舒服的呆着,让我们能轻松攀登更高。

没有比这样的方式更好的选择了,

做了决定,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了安心的感觉。


PS.

立秋之后至今天:

房子卖了、债能清了、高息贷款完结了;

来找杨导的项目陆续多了起来;

赠品9月3日开学上幼儿园;

我也找到工作了......

《人到中年,危机四伏》连载至今日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了,

这一波危机渐渐平复,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因为只要人生还在继续,前途就将依然未卜。

所有的事情都会被安排好的,

只要我们摔倒了没有就地躺下不起就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