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01

如果說,杜甫的一生也被房子所折磨,這未免對這位大唐詩聖偉大的人生有些褻瀆。

但是,從他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人生軌跡來看,我們又確實能感受到他處處為房所困、所愁、所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杜甫艱難的“買房人生”。

杜甫的年少時光,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階段。杜甫的祖上是北方大士族,號稱京兆杜氏。

他的祖上,可都是當官的,他的遠祖杜周,是漢武帝時期有名的酷吏,做過御史中丞,相當於現在政法委副書記、副國級幹部。

他還有一個祖上也很出名,就是晉朝杜預,是晉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孫權建立的東吳王朝就是他帶人滅的。這個祖上能文能武,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到了唐代,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這一輩,基本上官運已經損耗得差不多了。杜審言只做過一些像城尉、文館直學士等小官,但酷愛文學、愛寫詩,被譽為唐代“文章四友”。

至於杜甫的父親杜閒,那就真的有些閒了,因為他不好文學、也不愛寫詩,而只一心做官,他先後做過郾城尉、奉天令、兗州司馬等官職,官做得挺大,所以家庭很優越。

杜甫就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換句話說,就是個官二代,不愁吃不愁喝。

他的這一階段,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年少優遊。再換句話說,就是遊手好閒、遊戲人間,每天除了寫寫詩發發朋友圈,就剩下到處浪了。

杜甫“浪”到什麼程度呢?

公元741年,他爹杜閒快去世那年,他都已經29歲了,還在外面浪。好在他爹在臨死之前,給他安排了一門婚事,使他成了家。

但結婚並不能改變他浪的本性。

結婚三年之後,杜甫在洛陽城與李白相遇。兩人一見如故,相約浪跡天涯、尋仙訪道、談論詩文,從此結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友誼。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那就叫滿滿的基情,四射得是不忍直視。

直到公元748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兩人總算結束長達四年半的基情時光。他們握手相別,自此揮別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回到長安。

這一年,他已經36歲了。除了詩,一事無成。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02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結婚已7年的已婚男人,成天不沾家,也不賺錢,只知道在外遊山玩水、寫詩唱歌,作為他的老婆和孩子,那日子能過得好到哪裡去呢?

即便杜甫家底再厚,我相信7年時間也怕被折騰叮噹響了。所以,在杜甫36歲的時候,他決定去一線城市長安闖蕩。

長安城,可不比他三四線城市的老家。無依無靠的他,剛到長安的第一件事便是租房,這也開啟了他苦煞煎熬的人生灰暗時刻。

別看杜甫多年遊歷經驗,可這長安畢竟是魚龍混雜的一線大城市。在租房這件事上,他不可避免地要被無良的二房東坑,而且被坑得巨慘。

這除了與他的善良有關,還可能與他的天真有關。

他天真地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很快就能在長安城找到一份職位很高、薪水很多的體面工作。

事實上,恰恰事與願違。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他,很難混出名堂,更何況他的性格根本就不適合官場。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自公元747年參加長安應試開始,到公元755年,在這漫漫的近十年時間裡,杜甫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平時的生計來源主要是靠寫詩和土豪的打賞。

在這十年裡,由於科舉大門被權貴階層生生堵死,為了能早日找到工作實現抱負,他也不惜轉拜權貴之門,試圖以寫詩的方式結交權貴,但都無果。

在這十年裡,他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

剛開始,從一個人獨住市中心的帶書房的超大套房,到一群人群租市中心狹小的合租房,他的內心還算淡定,還算波瀾不驚。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後來,當昔日群租的小夥伴們,一個個都搬出了合租房,各自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甚至置業買房娶妻生子的時候,他的內心開始發慌發涼。

此時的他,甚至連合租房的房租都交不起了。他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更無法面對家鄉的妻兒和父老鄉親。

他的住房水平一路下滑,與全面小康的住房標準越來越遠。

最後,他在等待中耗費了精力,不得不從市中心的合租房,搬到了長安郊外的平房裡,繼續過著愈發貧困潦倒暗無天日的日子。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03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杜甫選擇了在沉默中爆發,這期間他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

比如《兵車行》、《麗人行》等等,多是反映民間百姓疾苦、權貴生活奢靡的爆款文章,一時間吸引了很多粉絲,但卻激怒了權貴階層。

他被強制遣送回到了四線城市的老家——鞏縣。

回鄉之前,他甚至連盤纏都沒有,幾次欲向朋友張口相借,但都被嚥了回去,他實在是拉不下這張臉。

他的一位女粉絲,在得知他要逃離一線城市的消息後,立刻前往他的住處,希望與他見上一面,卻發現他住在如此破舊不堪的平房裡,頓時淚流滿面。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回到家鄉後,他發現妻兒正在貧窮中苦苦掙扎,常常忍受著飢餓的煎熬。

他妻子原本是富家千金,享受著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如今卻連安定的生活也是一種奢望;他的兒子,最大的願望也只是能吃個大棗。

那一刻,他痛不欲生、淚流滿面。連家人都養不起,這是一個男人最大的悲哀。

多年之後,就在他萬念俱灰的時候,朝廷終於給了他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那一年,杜甫已44歲,年過半百。

上任之前,他回家省親。剛一踏進家門,就聽到了哭泣聲。他的小兒子被餓死了。

那一夜,他悲哭哀嚎,在巨大的哀傷中寫就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其中有一句,千百年來源遠流長、婦孺皆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作為父親,作為丈夫,作為男人,杜甫顯然是失職的,是無法原諒的,在這首詩裡,他也不斷地譴責自己、痛恨自己。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04

杜甫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是居無定所的,造成這個結局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他心中充滿太多正義,不願迎合權貴、不願欺壓百姓所致。這終究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無法改變的人生宿命。

安史之亂後,杜甫其實有過一段被重用的時光。那時,他的事業順風順水,家庭也很美滿。

按照這個節奏,如果他能像其他人一樣學會逢迎,深諳職場門道,很快就能擁有別人所擁有的一切。

金銀珠寶、錦衣玉食、寶馬香車、豪華房子……這些對於杜甫來說其實都是觸手可及的,但如果杜甫輕而易舉地得到了這些,他還是杜甫嗎?

在長安城求官的十多年裡,他總算明白,自己並不適合官場,倒不如回到家鄉過個太平日子。

然而,回到家鄉之後的他,面對家鄉橫徵暴斂、災民食不果腹的悲慘局面,又不得不伸出援手,毅然決然地將老家唯一的祖宅變賣換成糧食,發放給災民了。

最後,他和家人,也淪落到“無家可歸”的結局。

你可能不知道,1300年前文藝圈一線明星也買不起房

公元760年,這一年48歲的杜甫,攜家人幾經輾轉,來到了成都。

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自此,短暫告別了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日子。

但是,好景不長。

公元764年秋夜,狂風肆虐、暴雨如注,杜甫的茅屋被無情地掀翻。暴雨從天而降,打在了妻孩身上。面對狂風暴雨,他徹夜難眠,寫下了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05

公元765年,杜甫一家人離開了成都,乘船輾轉重慶、湖北、湖南等地。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他們都以船為家,過著異常清貧的日子。

在這期間,杜甫創作了大量名作:《春夜喜雨》、《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等,這些為後人廣泛流傳的經典詩篇,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正如《登高》中那句千古絕唱——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的偉大人生,註定成就“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般的永恆。

但在詩人偉大的理想與情懷背後,我們還能看到他對於房子、對於家的無限憧憬與渴望,正如另一句千古絕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人人解讀」

對如今大部分在打拼奮鬥的年輕人來說,能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這個夢想,似乎越發的難以企及。

其實,能夠給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以安全感的,不僅僅是房子。安全感可以來自一個暖暖的小窩,來自家人燒的一碗熱湯;或是辭職後能迅速再賺錢的本事,或是銀行賬戶內穩健增長的數字。

最關鍵的是要過得自在,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