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啓蒙?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最近孩子開始上小學了,我對她的關注重心,也從吃喝拉撒上升到了教育。

對於3-8歲的孩子來說,在學習和能力培養方面最重要的是英語、數學、科學方面的啟蒙,以及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偽)學霸媽媽,當然得自己先變得精通起來,不然連輔導功課都沒底氣了。

前兩天,孩子放學回家,問了我一個問題,說是數學老師課後留給他們思考的。

“一張A4紙,最多可以對摺多少次?”

一聽這個問題,我就來了興趣。這不就是著名的美國Gallivan實驗嘛!我沒有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我先反問她,你覺得呢?

她歪著腦袋想了想,說:“40來次?”

我告訴她,我先不說這個答案對不對,你先基於你的分析和想象說出一個答案,這個在科學裡,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叫做“假設”。而要證明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就需要下一步:

驗證。

於是,我拿出一張A4的紙,讓她自己通過自己的親身試驗,來證明到底是幾次。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這就是被我們折過的那張A4紙)

她很沮喪的發現,那麼薄薄的一張紙,居然只折了6次,就再也折不過去了。

我告訴孩子,這不怪她,因為這個“一張紙的對摺實驗”,在全世界早就非常有名了。

假設一張紙的厚度是0.1mm,對摺一次是0.2mm,對摺兩次是0.4mm。對摺三次,厚度將達到 0.8mm。由此,我們可以推出一個計算公式:對摺十次,厚度會達到10.24cm差不多是一個成人手掌豎起來的長度。

而如果要真的能對摺到孩子說的40次,我告訴她,如果對摺42次,厚度可以達到42萬公里,也就是比地球到月亮的距離(38萬公里)還整整遠出4萬公里!

她吃驚地看了看窗外的月亮,我感覺她已經徹底被我征服了。

我繼續告訴她,當然那些都只是基於公式的假設。現在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一張紙對摺了13次。2011年美國德克薩斯州聖馬克中學師生們,將一張

長達4公里的廁紙,用了四個多小時,折成了8192層,縮成了大大的一團,已經到了可以用實驗手段去證明的極限了!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玩了這個紙的對摺實驗,孩子一下子來了興趣,纏著我給她講更多跟摺紙相關的遊戲。

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藉著遊戲來啟發孩子數學思維的機會。在我們小時候,數學就意味著算術,小一點的孩子學10以內加減法,大一點開始100以內加減法、乘除法、四則混合運算……

但真正的數學,除了算術以外,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分類歸納、統計等等,都是數學的範疇。我們往往過於看重計算,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即使考試成績好,學起來也不會特別輕鬆。

我又跟她玩了幾個別的遊戲。

02 一筆走完一張紙的正反面

我拿出一張A4紙,一支筆,問孩子:有沒有可能,用一條不間斷的線,一筆畫完這張紙的正反面?”

孩子拿出筆,左畫又畫,試了10來分鐘,最後告訴我:“沒可能。”

我把紙裁成一個細長條,將紙的一端扭轉一次,再粘貼在一起,得到了一個扭曲的紙環: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孩子驚奇地發現,在這個紙環上,一筆居然能畫到紙的正反面。而這在一張平放的紙上和一個正常的紙環上是無法做到的!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我再問她,如果我們把這種環,沿著中間,也就是沿著你畫的這條線剪開,會得到什麼呢?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孩子說,兩個這種環!啊不,兩個閉合的普通環!

她想了10秒鐘,說,“不對,還是兩個這種環!”

“好的,那我們再來驗證一次你的假設吧!”

我從中間把這個被她畫過線的扭轉環剪開,結果,並沒有得到一個兩個環,卻得到了一個更大的被扭轉過兩次的紙環: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被我和孩子剪開的扭轉環)

孩子簡直覺得太神奇了,“天吶!真是不可思議!”

我告訴她,剛才我做的那種扭轉的紙環就是大名鼎鼎的莫比烏斯紙環

。其實它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表面),和一個邊界。它是由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August Ferdinand Möbius)和約翰·李斯丁(Johhan Benedict Listing)在1858年獨立發現的。

這種拓撲結構的玩法,在最強大腦裡也曾有一個比賽環節,說的就是拓撲圖形的玩法。

原本紙張上的圖形,經過手工裁切,經過翻轉,可以形成另一組圖案。在短時間內進行圖形重組來確認原本的拓撲圖形,考驗的就是孩子們通過空間想象的能力。

03 訓練孩子從平面到立體的建構

其實簡單的一張A4紙,只要父母引導得當,還有很多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和空間思維的好方法。

剛才的那幾種摺紙方法,都是基於紙的平面,而數學思維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空間思維的建立,也就是從2D到3D的轉化。

別簡單看一張紙,很多複雜的節日卡片,其實就是用紙來做成的3D效果。今年母親節的時候,孩子送了我一個她們幼兒園裡做的節日卡片,雖她有這個年齡做手工的稚嫩感,但我真的超級喜歡。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摺疊起來就是正常的一個卡片,打開之後就會有立體的花朵和層次結構。

對於孩子來講,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他們空間立體思維,以及從二維到三維空間的設計、想象和轉化的過程。

先拿出一張A4紙,對摺一次,想好成品希望展示的樣子,在對摺的邊,用剪刀剪出相應長度的口子。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打開剪好的紙,將剛才剪成細條的部分往裡推,並壓平。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再次打開的時候,一張二維平面的白紙,就展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空間結構造型。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我的手工能力一般,所以也只是藉機會給暖暖展示一下一張平面的白紙,怎麼樣能夠快速的通過幾條口子,迅速轉換為立體的造型。真正的紙的立體空間轉化藝術,甚至是能出神入化的。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對孩子來說,如何將平面2D轉變成3D,就在於對紙張的反折,形成立體空間。簡單的一點改變就能有思維空間的改變。而數學的思維,其中就包含空間、幾何、立體結構。玩好了這些遊戲,還怕未來孩子學不好幾何?

04 平面、立體的相互轉換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摩比愛數學》,這是我們非常喜歡,並且一直在用的數學啟蒙教材之一。裡面飛躍篇裡有一課,就是讓孩子利用空間想象力,來完成立方體的構建和拆解。

舉個例子,每個正方體都有六個面,如果我們把正方體展開成為平面,會有哪些結構方式呢?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教材裡有講,孩子也知道了,會有1-4-1,2-3-1,2-2-2,3-3等幾種方式。沿著不同的邊,正方體可以拆解中好幾種不同的平面形式。

那我們也可以利用摺紙,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學會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只有展開之後的小方塊,是上面的幾種排列方式,摺疊起來才能組成正方體。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孩子正在通過空間想象,選出摺疊起來能組成正方體的圖形)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最後,我們每個人都折了一堆正方體)

簡單的一個摺紙遊戲,對於開發孩子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提升意義。我們這代人都是初中開始接觸平面幾何,高中才有立體幾何的分科學習,全是數學整個學科中很抽象的分支了。

我還記得剛開始學立體幾何的時候,班上真的有同學一直拗不過這個勁兒,說白了,就是立體思維沒有建立起來。

孩子之前的國際幼兒園,就特別喜歡讓孩子們玩摺紙。不僅玩,還將摺紙和歐美盛行的STEAM課程結合起來。我是個文科生,數學從小就不夠好,所以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她在數學思維方面的培養。

摺紙這個簡單的遊戲,在幾何和立體思維空間的教學中運用的很多。西方人在19世紀的時候,開始將摺紙與自然科學結合在一起。摺紙不僅成為建築學院的教具,還發展為現代幾何學的一個分支。對孩子來說,既能充分激發孩子動手動腦的興趣,又能把學科的知識靈活結合到摺紙過程中。

比如說圖形的學習,正方形、長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分數的學習:(五角星的摺疊,其中的三個角,就是3/5)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立體摺疊的多面體學習:


一張普通的A4紙,怎麼可能給娃玩出不花錢就有趣的數學啟蒙?


數學不是單純的計算,而是一種思維,包括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分類歸納、統計等等,都是數學的範疇。千萬不要過於看重計算,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

計算終究可以依靠計算器就能簡單的解決,但如果數學思維沒有建立起來,未來做很多事情,都不會特別輕鬆。

大部分的女性,數學思維天生比男性要差一些,我自己也是個很極端的例子。所以我也理解很多媽媽對孩子的數學啟蒙會有一定的躲避和排斥。孩子現在能對我說出:“媽媽,我好喜歡數學”這句話,我也是深感欣慰!

所以,作為一個曾經的文科生,我是如何在數學、邏輯,甚至科學上給孩子進行啟蒙培養的,我打算持續的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