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最爱小昭

小编的话:金庸笔下的女性各有各的精彩,但金庸曾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说,自己心中,最爱小昭。虽然他未曾言明原因,我们却可以在故事里找到答案。


金庸为何最爱小昭


金庸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诸多美丽女子,当真是林林总总,百媚千红。她们各有各的动人,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追捧者。而我,和金先生一样,最欣赏的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昭。

说起来,这小昭虽出身名门,但幼年便被寄养他人,后来小小年纪,还被自己的母亲派去做卧底,想来所获得的母爱不多;卧底期间尝尽种种折辱,却并不心生嗔恨,足见其心胸豁达,非比常人;光明顶上与张无忌被困洞窟,张无忌绝望之时,她却冷静地以充满哲理的歌声帮助其化解危机,证明她天生慧根;显然她深爱张无忌,但是与赵敏、周芷若诸女不同,你没有见她流露出一丝嫉妒之心,只是一味地对爱人付出,而不是索求和占有;在众人被波斯明教围攻,山穷水尽之时,她挺身而出,舍得自己下半生的幸福,换取母亲的性命和大局的逆转。所以说,小昭可算是一位聪明但不世故,重情却不陷于情,拿得起放得下,为大爱舍己为人的奇女子。

我觉得小昭就是水一样的女人。安静时,她恬淡如清澈的湖水;逆境中,她委屈求全却又不生嗔恨,就像在山石中婉转流淌的小溪;对待众生,她似天降甘霖,以爱滋润;机锋转时,她也能掀起惊涛骇浪,斥退妖魔;面临大局,她可以和大海一样包容万物。


金庸为何最爱小昭


如果常人同小昭一般,自小颠沛流离,被满怀怨恨的母亲带着四处复仇,做尽心机诡秘之事,正当青春年华之时,爱上一个人却无法厮守,心中必然会有阴霾,但小昭的内心却始终是光明的。普通女子,好到极致,也不过如纯净的水晶,没有一点杂质而已。而小昭,是自己会放光的星辰,任何污秽都沾染不了她,并且她还一直无私地向这丑陋自私的人世间发散出光和热。所以,小昭真正就是女神级的人物,当得起光明教的圣女。

综观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如杨过与小龙女、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王重阳与林朝英等,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困于情。独独小昭,能跳出情欲红尘。若说她有情,她却能说放就放,若说她无情,她实际上是为母亲为爱人放下自己。

金庸先生曾说,自己笔下的女性中,最爱小昭。虽然他未曾言明最爱的原因,但据我猜想,恐怕不仅仅因为小昭性格可人,如解语花一般,古灵精怪却也温柔体贴。黄蓉、郭襄、王语嫣、任盈盈等人物,以性情论之,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无法分出高下。但是她们的境界,和小昭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金庸为何最爱小昭


金先生为小昭取这个名字,应当也是有深意的,“昭”即“光明”之意。小昭成为光明教圣女的命运,是生来便已注定的吧。不知先生在取名时,是否想起过当年怀抱琵琶出塞和亲的昭君——那位同样有智慧的汉朝女子,因着自己的大爱之举,在两千多年的青山逝水、秋月春风中,始终闪烁着一星独特的光芒。

金庸先生的佛学造诣很深,他的小说中也处处透出佛教思想的痕迹。所谓佛的境界,其实就是大智慧与大慈悲,这两点,小昭都够格了。《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明教的经文:“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才是真正的大爱。当我们见多了悲欢离合,就会和自己的悲欢离合产生感应,这时境界就可能产生飞跃。遇到事情,我们感应到的不是自怨自艾,不是对自己得失的情绪,而是对世人的悲悯。

论起小昭,我时常会想到《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这首诗,恬淡中有向上的动力,恰似小昭的写照。


金庸为何最爱小昭


图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热搜小说在线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