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曾几何时,没有人要看属于女性的真实人生。女演员除了胜负、幸运与倒霉外,没有太多深入描写女性心理的剧本可以演,比80年代还少,多数女主角的存在,是为了确认男主角的位置。只有周迅敢不讨喜,走了一条我自开我自落的道路,否定了宫斗剧的玻璃鞋,拒绝了现代都会女的廉价冠冕,接连演了两个懂得遗憾,生命仍可独自丰盛的女性。她演的是个人,再来才是女人,到她这里你可以心安,她的演技力在这最不利女演员的时代,还给了女生最基本的尊严。

我最喜欢看演员演遗憾,因为那既非哭也非笑就可以搞定,是有点余温的回忆,或许是突然杀出的画面,深深浅浅不衰退,也不太可能全然消失的一种情绪,最考验人的演技,但也是周迅最有自信的绝活。

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周迅在《如懿傳》的宮鬥世界中,活出一點自己的堅持。


当我们在谈《如懿传》,我们在讲的是一个女人不是附属品


当我们在谈《如懿传》,我们讲的不是宫廷厮杀、功名利禄,那些都有套路可循。在非爱即恨的宫斗世界里,有一个女子在他人叠叠乐的价值观里,活出一点自己的坚持,让人看到她在繁华世界里,独自盛开与凋落,都可以不关他人的事。

现在即使是电影都很少这样的题材,如今电影更少让女演员有发挥机会,而剧通常也摆了一个陷井给女生跳,看女生如何破关挣扎求生之后成为胜利者,女人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氛,不停出现在现今韩剧与大陆剧里,台剧是直接忽略掉女生这块,不然就是简化了都会女性的成功路。


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如懿传》虽然被人当成只能闲磕牙的宫斗剧,但它更像女性自觉戏


现在女演员太吃亏,接到的多半没有真实血肉的角色


《如懿传》虽然是被人当成只能闲磕牙的宫斗剧,但它更像女性自觉戏。虽然其他演员都困在宫斗套路里,张牙舞爪地表现电视剧的风格,但周迅演的如懿,情绪清淡,如我们一般人,毕竟谁哭跟笑都有特写式的关怀呢?我们当然收得紧,生活的拖磨少不了,但不为荣耀那主流价值而喜悲才是重点,近年许多女生角色,就算是打着都会剧招牌,都是要荣耀那都市本身、企业本身与男主角本身,很少女生角色能以个人的形貌存在,都是要荣耀一个体制的装饰品,如拥有「快打旋风」本事的魏缨络。

说实话,现在可以让女演员演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辈,这样的剧本相形更少了,描写一个女生真实人生,近年除了《淑女鸟》《爱情摩天轮》等少数作品,女性实则是陪衬型的演在同一种价值观上的谁很倒霉、谁又很幸运、不然就是又倒霉又幸运,这类人生非常浮夸的角色。

但特别的是,少人提到我们的剧本出现这问题,你我在80年代到90初期还有一些女性真实作品,如《我这样过了一生》《克拉玛对克拉玛》这类写实作品,到21世纪,影视上可以给女性发挥的角色,少到可怜。

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周迅的存在,让女生的角色可以不浅薄化


女人角色常被简化为欲望的追求者

这是为何周迅必须存在的原因。在一个人物都在拟真,欢喜与悲伤都很刻板的剧,她真实地可喜,是近乎保育类的希有。当然编导不敢也不至于要她以宫斗剧的夸张演法呈现,但那份我不跟你玩同一种游戏的自在,看周遭人事浮沉的感伤,让女生的角色终于可以不浅薄化。

女生角色通常最致命的就是看不到别人的「我爱我恨」,但好的角色,是把时代景深拉进去,既成立了观众的全观视角,也投射了人物望见的沧海桑田,如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浮浮沉沉,让你见树又见林,但现在女性角色充斥着「我想我要我期待」的执念型或欲求不满角色。

反观《如懿》的被骂,观众其实跟皇上一样讨厌没得失心的人

所以如懿不讨喜,甚至被骂惨了,因为她没有要大家都要的东西,就算要了也不志在必得,她对游戏规则不感兴趣,她敢于闲云野鹤,她不认为输家是真的输,于是她被习惯快意恩仇的观众讨厌了。不只皇上讨厌她,观众跟皇上都讨厌这种没有得失心的家伙,没有办法以红萝卜逗着驴子玩,她有的只是现今不值钱的傲骨,但傲骨真的不见容于世吗?

可见这十年来的女性角色有多被局限,女性观众也被制约,权力的垂青仍是冠冕,必须要有一个人套进那灰姑娘的鞋子里,而且那必须是主角。这是八股,也是女演员必须常演烂戏的宿命,因为女性观众要她为自己取得王冠,变成一种重复的仪式。

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周迅的演技可以不靠台詞,全用表情與身影傳達


周迅以好演员的霸气,终于证明了肥皂剧中可以有真实的女性人物

这固然已是无法挽回的趋势,以女主角的成功,来荣耀男主角的地位。但至少有个女演员如周迅,即使活在一个满是通俗剧的年代,她有几幕就是硬要你发现「这是活生生的人」啊,如如懿被皇上命令要她去劝容妃侍寝时,她望向以往与皇上年少定情的廊檐;到她被皇上不信任,她在大雪中走回寝宫的步伐,你看她走了魂,一步步死了心,但不是靠台词,只靠她的表情与身影,甚至没眼泪,你却知道她不行了,心都没了,那微颤于世间的神态,是任何心碎的人都知道等等仍得活在日常的无泪。

好演员出刀,必然让灵魂脱茧而出。而《你好,之华》,她被日本导演岩井俊二钦点不是没有理由,因为这部电影与《情书》一样,都是呈现生命中看似最轻但其实最重的遗憾。那种经年的遗憾,看似已波澜不惊,但会跟着呼吸带来刺痛,那岁月未愈合的,女主角藉由一封封书信轻描淡写,让你知道她深藏的痛,跟你我一样,有碰不得的东西。去姊姊的同学会,碰不得的东西还是跑出来了,成年人日日夜夜都有的遗憾,只是被搁置,但有些伤终究得碰触了才会好。《你好,之华》就是在讲这么寻常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的遗憾与它代表的最美好自己。


从《如懿传》到《你好,之华》谈周迅不凡的演技力

岩井俊二执导的《你好,之华》,藉由周迅呈现生命中看似最轻但其实最重的遗憾


最会演遗憾的女演员之一,花开花落自丰盛


周迅连续交出了两个关于「遗憾」的作品,让遗憾轻轻走过你窗口,你听着它远离,她代替你微笑着,一如她演如懿时,望着窗口的阳光,喊出了「凌云彻」这名字,光是喊了就心安。有些名字就是这么重要,如长大后的一声「妈妈」,背后有多少委屈,你就知道这有多遗憾。她轻轻地演,安抚了你的伤痛,然后遗憾走过,你们都目睹了那个最美好的自己走过,这样成年人才知道的滋味,不是谁的哭喊,或谁的龇牙裂嘴,而是她不用台词,就纪念了千万人的遗憾。

周迅,或许有人会说她老了,但谁也不能说她不是希有的好演员,那份好是在对女性真实最忽略的影视年代,做出了反向的证明,挽回了不依附谁的女性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