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是人工智慧商業落地首選

最近兩天,備受矚目的世界級AI盛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全球頂級科技企業掌門人齊聚盛會,就“AI+金融”、“AI+智造”、“AI+教育”、“AI+交通”等應用場景同臺“飆戲”。對人工智能如何賦能金融業,各專家一致認為, AI是玩數據的行家,如果金融創新是基於大量數據而展開,再通過AI的賦能,那麼無論是風控難題還是普惠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金融消費者也將享受到更優質、更有技術含量的服務。

供應鏈金融是人工智能商業落地首選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已經從理論實驗階段向產業化落地加速邁進,最為明顯的是在產業供應鏈體系中,“AI+金融”真正實現了金融服務智能化的轉型。首先,產業鏈在長久運營發展過程中,包括各類採購、生產加工製造、銷售等環節,沉澱了大量的數據載體,但由於傳統金融服務方式的弊端,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有效的金融支持,而通過智能化數據分析,讓企業授信方式得到了創新,將主體信用轉化為資產信用,同時也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風險,解決了產業鏈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產業鏈中由於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斷,本身就如一個大數據中心的存在,這與人工智能的商業落地不謀而合,也是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的最佳選擇。“AI+金融”依附於大數據,而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不僅在資金、資源上掌握著優勢,同時在貿易數據源上,也擁有絕對的掌控權,這為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先天優勢,同時,也是核心企業擴展利潤增長點的一次絕佳機遇。

當下,隨著社會化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金融創新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產業核心企業意識金融創新對於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性,並紛紛宣佈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包括海爾、格力、京東、TCL、美的、聯想、富士康、山鋼集團等行業大佬都已將供應鏈金融提升至集團戰略級業務。而受益於供應鏈金融業務利潤的暴漲,中國供應鏈金融發展迎來了新高潮,日前,A股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報披露中顯示,至少有30家企業在下半年,也將全力搶灘供應鏈金融新藍海市場。

可以看出,AI技術的賦能、全球化企業競爭方式的轉變,再加上產業內部轉型升級的迫切,供應鏈金融無論是在時代發展大勢上,還是在社會經濟發展驅動上,都將是一項長久不衰的“黃金”產業,毫無疑問,一場掘金供應鏈金融盛宴即將到來。“得趨勢者得天下,未來,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至少超過30萬億,並將成為‘AI+金融’成功落地應用的典型代表,從目前來看,得供應鏈金融者才能得天下。”我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