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监狱民警 见证监狱改革开放40年变化

10月23日下午,在四川峨眉山下的雷马屏监狱新址内,陈传禹和妻子、女儿、外孙女、曾外孙女站在“山之魂”雕塑前,拍下一张合影。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里,陈传禹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在陈列馆里,指着和昔日同事们的合照,他将自己称为“幸存者”。

祖孙三代监狱民警 见证监狱改革开放40年变化


1952年,陈传禹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雷马屏监狱工作,此后60年,他不仅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监狱民警岗位,在他的影响下,包括女儿和2个儿子在内的10余名家人,先后参加招录成为了监狱民警。祖孙三代更成为了雷马屏监狱改革开放40周年变迁的“实践者”“见证者”。

雷马屏1.0时代

外公:陈传禹

“那时的监狱工作,眼睛一睁,忙到熄灯。”

“我们就是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都能活。”今年89岁的陈传禹,是陈家第一代监狱工作者。1952年,从部队转业的他,被分配到了公安厅,原本安排给他的是一个可以留在成都的“好差事”。监狱环境条件很差,很多人不愿意去,可他却主动提出,“要到艰苦的地方去”。

后来,他“如愿”去到的那个地方,就是如今的雷马屏监狱。“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还是雷马屏农场。”雷马屏,因横跨凉山、乐山、宜宾的雷波、马边、屏山三县而得名。服刑人员被分散关押在100多个山头,居住的都是草房。“大雨不断、小雨不停,一件军大衣,半年就受潮烂掉了。”

除了环境的艰苦,有限的警力也给监狱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全狱6万多亩土地,“一个民警带100名服刑人员,在上百亩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植树、采茶。几乎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那时,陈传禹最怕的就是去开会,因为一去一回就要十几天。“去走7天,开会3天,回来再走7天。”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一代雷马屏监狱民警,开始了披肝沥胆的“拓荒时代”,为雷马屏监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孙三代监狱民警 见证监狱改革开放40年变化


雷马屏2.0时代

母亲:陈豫

“执法的逐渐规范,对民警要求越来越高”

陈豫是陈传禹的大女儿,包括她在内的陈家三姐弟,全部都通过招录选择了和父母一样的监狱民警工作。

1977年,陈豫进入雷马屏监狱,成为了一名办公室文员。因为工作的关系,她比父亲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到监狱的角角落落去看一看,了解不同监区的情况。“记得有一次,我们跟着领导一起去山上走访,当时上面连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无法满足,电灯经常不亮。”

尽管如此,陈豫依然觉得,比起父亲那一代雷马屏人,他们的条件要好多了。1978年,监狱修建了沙沱水电站,解决了电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了电冶厂、机修厂、水泥厂、煤厂等,逐步形成了高山林业、中山茶业、低山工业的格局。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监狱管理工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确定。

“民警的管理思想必须跟着改变。”陈豫说,从过去的劳动改造为主到后来的思想教育为主,对监狱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狱的执法工作随着法制的健全、制度的落实、标准的统一,开始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祖孙三代监狱民警 见证监狱改革开放40年变化

雷马屏3.0时代

教育改造科民警:张皛雪

“现在监狱条件好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张皛雪现在是雷马屏监狱教育改造科的一名民警,从学校毕业后,她就去报考监狱人民警察。“我当时在重庆上学,学的是电力专业,因为对监狱有特别的感情,当时的雷马屏监狱正好也有自己的电厂,所以就没有犹豫直接参加公务员公招考试,顺利通过考试,回来了。”

在长辈的眼中,像张皛雪一样的年轻一代雷马屏人,是最幸福的。“2010年,监狱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城市里,按照国家标准修建了围墙、电网、监舍,还通过信息化措施进行技术防控。”此外,民警们的居住问题有了保障,交通、医疗、学校,一系列在大山中难以解决的困难都不再是问题。

新监狱修好后,张皛雪陪着外公一起回监狱看了看,看到新监狱的第一眼,外公陈传禹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现在我们的条件比起爷爷、妈妈他们工作的时候要好太多了,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 张皛雪说,条件变好了,服刑人员管理方面,也更加法治化、规范化。“我刚刚去参加了一个国学的培训,现在像这样的教育服刑人员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