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之美教師聯盟,不是一棵「愛心樹」

全人之美教师联盟,不是一棵“爱心树”

從前,有一棵樹。

她愛上了一個小男孩兒。

因為愛,她同他玩捉迷藏,任他在自己的身上刻上名字,看著他午睡……

後來,他拿走了她的樹枝,摘走了她的果子,甚至砍下了她的樹幹。

最後,小男孩兒回來了,他已經老了,疲憊不堪。

已經變成了老樹墩的樹努力挺直了身子。

他坐下了。

這就是《愛心樹》的故事。

我之所以想起這個故事,是因為自己剛剛受命,成為全人之美教師聯盟的主持人。

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我知道,老師們之所以參加教師聯盟,不只是因為南明教育登高一呼,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拒絕內心的嚮往——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

彷彿在泥沼中,仍仰望星空。

那麼,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為大家做好服務?

幹國祥老師特意指出,如果這個聯盟所做的,只是“分享”,或者說只是“給予”,那麼就同我們的初心相悖。具體而言,我們必然會同聯盟成員共享一部分課程,但是更重要的是建立若干課程研發小組,讓每一個老師都能夠成為學科建設者,形成自主型的學習組織。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全人之美教師聯盟不是“愛心樹”,而我們的每一位成員也不是“小男孩”。

我們每一個人,當成為一棵樹——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而全人之美教師聯盟,當成為一片森林。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在全人之美教育論壇上,我擔任其中一場高端對話的主持人。

嘉賓馬志娟老師坦言,自己對南明教育對全人之美課程並不瞭解。她問我,你應該比較熟悉吧?

我也笑,說,滿打滿算,我正式加入南明也不過一個月而已。

然而,在這一個月裡,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一切,讓我對南明教育對全人之美課程有了更多的信心。

這樣的信心,並不是因為理解其內在的科學支撐——硬著頭皮做了十九年教師,我並不是真的懂教育,當然也不懂得三位總校長所強調的哲學、心理學對於教育的意義。是的,我老老實實地說,我不是什麼教育教學的專家。對於這一點,魏智淵校長看得很準,說我這麼多年之所以“成功”,是緣於“純粹”以及這種“純粹”所形成的生命氣質對教師、家長和孩子的感召。

我的信心,來自於人。

南明教育旗下,彙集了不少“高人”,但在我看來,這些“高人”無不是“痴人”。

聽聽首席教師們的生命敘事,你會認同這一點。

馬輝為什麼能夠從一個音樂人,一個琴行老闆,轉身成為一個優秀的音樂老師?因為他對音樂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種熱愛,在某種意義上,遠比“樂理”更能成就孩子的音樂夢想。

王瓊老師,為什麼能夠“用故事來拯救”?因為她的內心啊,是渴望成為白天鵝的醜小鴨,她就是能敏銳地捕捉教育的契機,讓故事成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去喚醒孩子生命中的美好。

嚴盈俠老師所講述的“小黑的故事”,讓在場聽眾無不潸然淚下……不,她所表達的,明明是一種倔強,是一種堅韌,是一種相信。

宋亞男老師,以九零後的率真,講述了自己的在旁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快速成長。原來,所有的成功的背後,都是永不懈怠的思考,是永不停步的行走。

冷莉莉老師的“兩片天空”,不是每一個老師的夢想麼?而擁有自由的前提,是我們是否敢於選擇,敢於打破壁壘,敢於跳出舒適區!

王印老師的故事,出乎大家的意料——他怎麼是這樣一個心思細膩的老師?他的手工做得漂亮,他對科學學科的研究令人讚許,而他同孩子們的直抵內心對話,更是把我們深深打動。

這些老師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這些老師的共同之處,正是在於心中都有一點火。

因為這一點火,他們願成為世上的光。

他們建設了課程,而課程也使他們得以茁壯成長,得以感受職業幸福。

南明所做的,是喚醒、啟發、引導、激勵、組織、整合、反饋。

晚上,在操場散步。

不時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覺得生活實在美好。

而我的微信不斷收到消息提示——全人之美教師聯盟的老師們,正在熱烈地討論。

這樣一段話尤其令人振奮:我們的聯盟不該是資源分享的聯盟,更應該是思想交流的聯盟,是創新創造的聯盟。

我的心裡熱乎乎的。

這些老師,果然是非常有思想的老師!我們把這樣一群人集合在一起,會做多少有意義的事情啊。

沒錯,如果只是分享資源,那麼何必建立聯盟?我們知道,每一個人明明是有著無限的潛力的——我們會比我們自己以為的更強大,前提是不再只是手心向上。

思緒萬千,不敢辜負。

砥礪前行,感恩有您!

全人之美教師聯盟,將會為大家提供怎樣的支持?

請相信我們願本著慎重的態度發佈方案,也請相信我們願聆聽您的聲音並積極回應。

敬請期待。

2018年10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