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楚門的世界》是少數能改變世界觀的電影,許多人在看完影片後都在懷疑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是否真實?人們追求真實,《楚門的世界》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楚門,而另一個是將楚門捧上天的觀眾他們都追求真實。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首先,對於楚門而言,他的一生都是假的。在桃源島裡除開楚門,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設定了的,楚門作為唯一的真實卻沒有任何權利:他的真愛是一個群演,他沒有選擇愛情的權利;他被設定為喪父,他沒有擁有父愛的權利;他的朋友被安排和他在一起,他沒有選擇朋友的權利;他的夢想是一個冒險家卻被桃源島“囚禁”,他甚至沒有追逐夢想的權利...既然楚門身邊所有的事物都是被設定了的,我們又怎麼能夠說楚門是真實的呢?

楚門是否真實,這還取決於楚門願不願意相信這個“現實”。這一點其實特別有趣,楚門從未真實過,確是電視秀裡唯一真實的,楚門渴望主宰自己命運的過程,也是讓自己變得真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楚門對愛情、親情、夢想...等社會性需求的追求難道不是對自由與人權的追求嗎?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楚門不正是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嗎?就像楚門的世界創造者基斯督(Christof與基督Christ諧音)所說:“外面的世界跟我給您的世界一樣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你沒有什麼可怕的。”人類始終是一種群居動物,始終會受到群體社會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勢必會在某種程度上操控我們的社會性需求,再加之如今執政者的輿論控制、媒體操作、包括娛樂至死的風向,讓我們很容易被控制失去了自主選擇與自由,在這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不禁發問我們看到的事物真的真實嗎?我們之所以認為我們是自由的,不過是我們願意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而非質疑它。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其次,對於觀眾,這群看客恰恰是造成“楚門秀”現象的真正“兇手”。由於一場秀而謀殺了一個人的一生,這無疑不符合我們正確的道德觀念,但是人們渴望看見真實的東西“人們看戲,看厭了虛偽的表情,看厭了花巧的特技...”,同時也為了逃避現實的虛假,最終跳過了社會性的道德觀成就了“楚門的世界”。

通過網絡與電視一切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楚門的世界本身是毫無意義的,卻演變成為了一個娛樂盛典,而作為觀眾的我們無聲無息的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漸漸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與文化,不再思考,成為了娛樂致死的物種。我們能看到當楚門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與“風暴”搏鬥時酒吧老闆立即組織了一個賭注,楚門成功走出桃源島後兩位警衛並沒有關心其命運而隨即就換臺了,楚門對於他們而言僅僅只不過是一個賭注,一個娛樂節目。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現在想想,桃源島不就是我們的社會縮影嗎?楚門也許是這個極致娛樂時代的第一個但他絕不是最後一個...

金·凱瑞是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而他浮誇的演技也是被公認了的(即便他在《楚門的世界》裡的表演非常剋制)。那麼導演為什麼會選擇金·凱瑞作為楚門的扮演者呢?我想,導演是為了造成“間離效應”,就是讓觀眾與影片產生距離感,讓觀眾明顯的察覺到這是在看電影。這一方面能讓觀眾認識到桃源島的虛偽,另一方面能讓觀眾更加客觀的觀看電影,思考影片的意義。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不僅僅是金·凱瑞的表演桃源島上的演員的表演都是十分的誇張的(甚至還不停的插入廣告),我相信這絕不是演員的自身問題,而是導演的刻意安排。借楚門的老婆 美露 為例,面對楚門時她總是一直保持著她虛偽的微笑,而到了採訪或是楚門的好友馬龍身邊時卻變得真實而脆弱,美露根本不愛楚門,甚至對馬龍更有好感,這樣的設定更將桃源島的虛假揭露的毫無餘地。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楚門的世界》中導演對視聽表現十分中規中矩,其中很大一部分展現在楚門秀這場節目裡,利用了許多手持攝像機造成偽紀錄的形式,使觀眾質疑其真實性。再加上楚門秀本身就是一場電視節目,所以導演刻意為我們安排了桃源島的許多“破綻”讓我們知道節目組是如何操控楚門,如何將桃源島的虛假一瓣瓣的掰開,將楚門一步步的推向了真相,也將劇情推向了高潮。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特別是在影片中間的一段,當楚門發瘋似的想要逃離桃源島卻被迫回到家中,又對美露的虛假忍無可忍雷霆引來了馬龍,馬龍與楚門再次坐到斷橋上喝著啤酒談心,正當楚門被馬龍說的真心話感動時鏡頭一轉到了 楚門的世界 的錄播臺,這時錄播臺充斥著壓抑的暗色調,原來馬龍的每句話都是由錄播臺操控的,隨後又在錄播臺控制各種鏡頭和機位,就連當時場景裡的霧與背景音樂都受到了控制...這時導演就將楚門的生活完全與觀眾完全隔離開了,楚門 只是一個電視明星。導演將錄播臺與楚門的世界來回的切換向觀眾暴露了電視臺對楚門的操作,對環境的操作、對對話的操作、對命運的操作,使觀眾直觀的感受到楚門秀的虛假。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前面我們提到,楚門對真相的追逐實際上是對自由、夢想與愛情的追逐。在楚門小時候我們看到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並且想要成為一個冒險家,卻被節目剝奪了權利,直到後來楚門一步步的認識這個不真實的世界,決定與桃源島相搏鬥,又完成了再次成為理想主義者的蛻變,才有了最後楚門與暴風雨相搏鬥的戲。當節目發現楚門離去時派遣了所有的群眾演員大規模搜尋楚門,這時的畫面整體是黑暗的,搜尋楚門的陣勢和整齊的步伐又像極了1984裡的被操控的人,當鏡頭調向楚門時發現他在大海上坐著輪船航行,這時的畫面又呈現出明亮乾淨的樣子,楚門也是充滿了嚮往與希望的,這與前面的搜捕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強調了楚門理想與現實的強烈衝突,又暗示楚門即將找到那個新世界。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直到最後,楚門拉開那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門,對著鏡頭說出那句經典的臺詞:“假如我再也見不到你,祝你早、午、晚都安。”最後深深地鞠了一躬。這句話,是楚門早上的口頭禪,在最後,既表示著離去也暗示一個新的生活即將開始,而那一躬代表著這場無稽之秀的謝幕。

《楚門的世界》一部能改變人們世界觀的電影

電影結束了,可我們的生活還未結束。楚門不會是最後一個,我們也是楚門,我們也要與世界相鬥爭。不知為何,楚門秀又讓我想到了電視上的各種真人秀,在這個極致娛樂的時代,真相太少了。我們個體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小,一個人改變社會的時代已經遠去,我們需要存在感,需要滿足於我們社會性需求的事物,而當我們身邊的一切都被娛樂化的時候,我們只是娛樂的附庸品,也許真的像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所說的那樣:“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