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大妈为学吕剧,躲玉米地里练唱2年,5年义务演出300余场

55岁大妈为学吕剧,躲玉米地里练唱2年,5年义务演出300余场

“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未过门的亲戚难开口, 哎 !”随着婉转清亮的戏声,舞台中央一位俊逸儒雅的“公子”演绎着《借年》的无奈。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儒雅的公子哥是一名55岁的“大妈”,如果不是王清梅本人“招认”,真的无法将两人相联系。

今年55岁的王清梅,7年前是徐家楼街道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7年后是泰城戏剧圈小有名气的“小生”。7年间从一个不识谱,不认曲,靠“死记硬背”,“滴水穿石”的劲,王清梅学会6个吕剧并能达到音准、形似,这背后的辛酸也许只有王清梅自己知道。

“因为我的母亲喜欢吕剧,所以从小家里一直没有断了吕剧的声音,自己一直对吕剧有着很深的感情。”王清梅说,后来退休后,没有事情做,从2011年开始买来磁带和光盘开始学习,“我不认识曲谱,刚开始词也记不住,就靠着一天天听,一遍遍记,第一首曲子自己光手写记词就大半个月。”王清梅翻着手写本说。

就这样,每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王清梅无论做什么都将吕剧打开,有时为了找一个音,她需要不间断的听三天才可以。而在真正开口唱时,王清梅则钻进了玉米地,“地里清净,心可以静下来,而且也不会打扰别人。”王清梅笑着说,“那时,我每天晚上去,唱两三个小时后再回家,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两年之久,风雨无阻。”

后来,王清梅遇到了现在的老师,开始加入业余吕剧队,进行比较专业的练习及团队表演。

王清梅口中的老师是今年76岁的王义民,一位自9岁开始自学二胡的老人。“我老师二胡音特备准,跟着他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之前练的很多地方不对。”王清梅说,“老师也非常严厉,有时自己也不争气,反复很多次都找不到音,自己也急的直哭。”

300余场演出,6个完整戏曲,5年间王清梅几乎跑遍整个泰城, “我们演出都是义务的,自己化妆、自己购买戏服,拍视频、剪辑……之前自己感觉从来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已经是家常便饭。累并快乐着,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价值。”王清梅表示。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