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史海钩沉,沧桑几何?

在苍茫的大地上寻根问祖,在历史长河中溯源揽胜。樟树,从远古走来,沐风栉雨,气象万千。樟树,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近5000年前的新石器文明时期,樟树的先民就在阁山赣水之间耕耘劳作,拉开了古代文明史的帷幕。

说它年轻,是因为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清江县设樟树市至今,不过短短29年。


樟树,一片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这里是国药之都,药业历史源远流长,始于西汉,吴称“药摊”,唐谓“药墟”,宋号“药市”,明为“药码头”,清曰“南北川广药材总汇”,久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盛誉,是名播遐迩的中国药都。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这里也是名酒之乡,早在新石器时代酿酒业就已萌芽,此后商代有佳酿,宋代出名酒。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临川任职时著有《剑南诗稿》,在其中的“对酒”诗中写道:“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古老的酿酒技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自民国初年得名的“四特酒”更是历久弥香,闻名海内外。

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得樟树成为了中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法白酒的原生地。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众所周知,酿酒业的产生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形态,并以一定的农业生产、粮食种植为基础。


1947年,江西省文物考古调查先驱饶惠元先生,在赣江东岸的丘陵山地采集了大量的石器、陶器残片,并随之发现了筑卫城遗址、营盘里遗址等30多处古文化遗址。樟树作为江西省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最早的一个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1956至197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江西省、樟树市文博工作者对营盘里遗址、筑卫城遗址进行了二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距今约4500年的石制生产工具,如砍伐器、掘土器、刮削器、网坠、石镞等,标志着当时已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特别是在筑卫城遗址还发现了碳化籼稻、陶杯、陶鬶、陶碗等酒器。这些都说明,樟树市境内45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原始城市,先民们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并有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谷物生产和酿酒业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


1973年秋,清江县(现樟树市)在山前乡(现吴城乡)吴城村附近兴修水库,一位民工不经意间一锹铲出了一个陶罐,随后周围也接连发现了不少石刀、陶网坠……很快,这片区域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商代遗址。


吴城遗址出土的斧、锛、刀、镰、铲、镞等石制生产工具,“商墓”出土的犁、耒、耜、铲、斧、锛、镰等共11种青铜生产工具,证明当时农业技术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酿酒业的发展有了更为丰富的原料。

 

“商人重酒”,吴城遗址出土的酒器有青铜斝、青铜樽、青铜爵、陶杯、陶壶等,还有大量铸造酒器的石范,充分说明这里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


这些珍贵的文物,真实地见证了3500多年前樟树大地谷物青青、琼浆飘香,盛满了觥筹交错的豪迈与歌舞升平的祥和。“泰伯奔吴”的古老传说就荡漾在这醇美的酒香里。



酿酒技艺代代传承


“层层碧嶂来无尽,滚滚清江远莫追”,这是古人对樟树山川形胜的绝好描绘。著名的阁皂山被唐高宗御赐敕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赣江中上游的优质水源则孕育了以“稻文化”为核心的神秘的赣鄱文明。


这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一代代樟树人,也成就了樟树熠熠生辉的历史名片。自秦朝立郡县制到南唐昇元二年(公元938年)的1158年间,樟树虽“有其地无其名”,但先后有三个县(即新淦、吴平、始平)在此建立县城,成为三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到了南唐昇元二年八月,唐王李升准镇巡使吴鸾所奏,在萧滩镇(后改称临江镇)建清江县。此后,萧滩镇又先后成为宋、元、明、清时的临江军、路、府郡城达920余年,辖清江、新淦、新喻、峡江四县,是当时赣中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樟树地区酿酒业的蓬勃发展。最初的酒以醪醴或黄酒为主,它们以谷物为原料,用麦粬或小粬做糖化发酵剂而成,度数一般在15度以下。自唐宋以来,以樟树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酒的酿造一直延用古法,即将大米或糯米蒸熟,加粬发酵而成。


随着酿酒工艺不断发展传承,至元代时期,樟树地区出现蒸馏法酿酒,是为“清江土烧”(又称‘四特土烧’),蒸馏法酿酒采用加热冷凝的办法,能够提炼出纯度更高,香味更浓的酒,也就是现在樟树农民家里常喝的自酿白酒,其原理和部分操作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时,对以樟树为代表的南方地区比较通用的古法白酒酿造工艺进行实地考察,并载入其著作《天工开物》中,使这种工艺得到迅速传播,对中国白酒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四特酒的酿造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酒作坊以及后来著名的“娄源隆”酒坊对四特酒的发展和传承作出的贡献最大。



四特酒的得名


清代光绪年间,樟树满州街有一家叫做“万成”的酿酒作坊,作坊里有一个叫娄德清的年轻人,在掌握传统的酿酒技术之后,想自谋发展,但资金短缺,便与樟树镇上的“陈茂源”商号合伙开设“娄源隆”商号。


他们在继承本地传统小米曲酿造蒸馏白酒工艺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经过多年的实践,酿造出了酒色清亮、醇香可口的优质白酒。虽然此酒品质优于街上其他酒店的酒,但是没有从根本上产生差别,因此,酒店的经营也没有太大的发展。


为改变这种局面,娄德清潜心挖掘传统“清江土烧”酿造方法,不断研究借鉴以前的酿酒法和其他酒家的酿酒技艺,进一步改进制米曲、发酵、蒸馏等工艺,最后终于在整个樟树镇中脱颖而出,从而初步形成了四特酒独特的酿酒制造工艺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娄源隆酒店使用过的酒缸和水桶


民国初期,外地名酒纷纷涌入樟树,酒业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樟树酒业同行自身的竞争能力,于是娄德清提议,由娄源隆、陈源茂、娄万成等7家商号合股经营酿酒作坊,取名“集义”,共同研究吸取山西汾酒和湖北汉汾酒等外地名酒的酿制工艺,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加以提炼和改进,以提高酒质。但因迟迟不能过关,酒店亏损,酒店老板纷纷退股,最后由娄源隆独家经营。


娄源隆独营后,不断改进技术,并从外地请来酿酒名师,终于形成融合北方汾酒(以高粱为原料,大粬发酵)和当地土酒(以稻谷为原料、小粬、药粬发酵)两种酿造工艺,并巧为勾兑的特色酿酒工艺,生产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兼具南北风味的特型白酒,从此销路激增。


为区别当时市场上的其它白酒,1930年,“娄源隆”酒店的分号“天成”酒店别出心裁地在酒坛上贴上两个“特”字,即所谓“双特”,以示其质优,抗战前夕,又用大鹏商标标出四个“特”字,以示更优。人们渐渐地记住了这个独有的标志,四特酒因此得名。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娄源隆酒店的四特酒,质量考究。酒店聘请技术高超的师傅班子酿造酒基,娄德清本人亲自掌握勾兑和调味。一定要达到固有的质量和风味,方能封缸。然后堆垛贮存,按先后次序,到期出售。娄德清80岁时还亲临作坊,查看原料质量、酿造工艺和产品风味,至今,这些仍被市背街老居民传为美谈。



四特酒的发展历程



由浓甜的醪醴,到渐渐老熟的黄酒,再到阳刚劲烈的土烧,樟树的白酒酿造工艺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孕育出中国白酒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四特酒。


由于四特酒的名声远播,吉安、泰和、宜春、抚州等地的酒家争相进货,故娄源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年产量高达十几万斤。抗日战争爆发后,樟树酿酒作坊多数停业,至1949年前后,仅有娄源隆等几家作坊惨淡经营。


1949年后,政府十分重视挖掘和恢复传统产品。1952年国营烟酒专卖公司成立,着手筹建樟树酒厂,开始对四特酒进行发掘和研制;政府对娄源隆等商号实行赎买政策,同年,成立樟树酒厂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建厂之初,由于设备极为简陋,工人的劳动强度极高,“夏天一身水,冬天一身汗”便是当时酿酒工的真实写照。尽管如此,工人们靠着“酿出好酒为人民”的信念,经过5年的苦心钻研,终于在1958年试验成功,酿成了完全符合传统风味和质量的四特酒。


随着新厂房的建成,酒厂1959年开始大量生产,达到年产100吨的能力。同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酒厂注册“望津楼”商标


1959年,四特酒的质量和风味得到更大发展,并达到年产70余吨的生产能力。同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品尝四特酒,称赞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此后,酿酒师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使四特酒成为一种特香型优质白酒。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1982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四特酒厂正式注册“四特牌”商标。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四特早期商标演变


在1963至1983年的20年间,四特酒曾先后五次被评为全省优质名品。


1984年在全国轻工业系统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凡品尝过四特酒的善饮者,莫不交口称赞它堪比中国名酒。然而,由于四特酒的香型无法归类,当时四特在国家级名酒评选中并未获得过提名。


为了使四特酒在中国白酒群芳中有清晰的香型定位,四特人找到了中国白酒界的泰斗、时任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的沈怡芳。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沈怡芳来四特集团考察


1988年,由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沈怡芳等组成的专家组在考察四特酒的生产工艺后,总结“四特”之“特”在于“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三型指酱、浓、清型),并确认四特酒香型属“特香型”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四特酒香型(特香型)作为一个独立的香型正式得到国家认可,成为我国白酒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文化遗产。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沈怡方确认四特酒香型属“特香型”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四特酒香型(特香型)独立香型认定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这就是樟树四特酒的前世今生

以后向别人介绍樟树的四特酒

终于知道怎么说啦~

看完发出去

让更多人了解樟树的四特酒文化吧~

江西 四特酒——记忆中的那瓶老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