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一個晚上爲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爲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行軍打仗,累了就要休息,這是基本的軍事常識。然而,縱觀八路軍在抗戰時期留下的影像,不是正在轉移的路上,就是在搬家挪窩,甚至有時一個晚上要連續更換五、六個不同的地方睡覺。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和這個細節有關。

八路軍一個晚上為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為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夜幕下正在轉移的八路軍

1943年,正面戰場進入了僵持階段,八路軍在敵後也進入了最為艱苦的歲月。這一段時間,鬼子為了支援正面戰場,經常進行掃蕩,肅清後方,而八路軍就想盡各種辦法反掃蕩,拖住敵人,擠垮敵人。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政委趙剛就在反掃蕩前動員說過:“我們現在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我們中會有很多人犧牲……”當時的情況確實就是這樣。可是這和頻繁更換睡覺地點有什麼關係呢?

八路軍一個晚上為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為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電影《地道戰》中鬼子“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先別急。當時鬼子兵力有限,從彈丸島嶼來到泱泱大國,就像蛤蟆掉進池塘裡,再撲騰也到不了岸邊。前方、後方都捉襟見肘,顧頭不顧腚。而八路軍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襲擾,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此,鬼子發明一種戰術叫“夜襲戰術”,就是利用晚上大家警惕性不高突然包圍你,襲擊你。電影《地道戰》對此有過很經典的描述:“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八路軍一個晚上為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為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躲在青紗帳裡的八路軍

為了防止被鬼子“包餃子”這一招,在日軍掃蕩的那些時間裡,有的八路軍老兵講,最多的時候一個晚上換了五個睡覺的村子。有時候,前不摸村,後不著店的,只能在玉米地裡、在青紗帳裡對付一宿。而幾天不吃飯,用野草、樹根充飢,更是常事。

八路軍一個晚上為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為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翻過高山的八路軍

有時為了找到一個宿營地,八路軍要連續翻過好多座大山,趟過幾條河,就是懸崖峭壁也要走一回。有時為了不連累老百姓,當時日軍但凡是發現有私藏八路者是要屠村的,所以八路軍戰士常常要在殘簷斷壁、碎瓦礫堆中,或者是在無人的屋子中過夜。

八路軍一個晚上為何要換五個地方睡覺?關鍵是為了防著鬼子這一招

八路軍夜間在殘簷斷壁中席地而睡

原來八路軍一個晚上連續更換五、六個地點睡覺,不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防著日軍夜襲這一招,保存自己,更好地消滅敵人。而對於我們現代人,暫且不說大晚上的換個地方睡覺了,哪怕是床小了、寒摻了都覺得很不行。而在那個血與火的年代,有的人為了抗戰的勝利,一夜要輾轉五次夜不能寐。

八路軍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大家說是不是呢?歡迎留言。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收藏點贊,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