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为何未重返职场,那是你没见她们下班路上边开车边大哭的样子

【随军故事36】 作者:奥特曼打小怪兽


军嫂为何未重返职场,那是你没见她们下班路上边开车边大哭的样子

下班回家,看到住在楼上的小男孩在敲我的家门,不用问就知道,是来找我女儿一起玩的。楼道里有些微凉,我赶紧把小客人请到屋里来。

男孩的小名叫麦穗,我猜想是因为出生在麦子收获的季节,所以父母给他取了这样的名字。

第一次和麦穗妈妈见面的时候,是参加部队组织的年会,家属们以各自爱人的小单位为一桌。环顾一下在场的家属,麦穗妈妈在众人之中比较显眼,高挑的个子,精致的五官,皮肤白皙,整个人凸显出一股自信和高雅。

听说,她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上班,而我随军后失去了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妈妈,与她相比,我觉得自愧不如,甚至是自卑。我潜意识里还认为,我俩个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方的气场又那么强大,今后与她肯定不好相处。

那时,家属区的房子不多,选择余地小,能分到随军家属房,已经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了,哪还能挑肥拣瘦。后来,恰巧分到了麦穗家楼下的空房,稍作整理,简单装置一番,就搬了过来。

就这样,我们两家楼上楼下,两个孩子也恰好年纪相仿,有了玩伴,只是我心里还有顾虑,担心美穗妈妈会很高傲,不喜欢接触我这样的“无业游民”。

一天晚饭后,我正和女儿在家玩游戏,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麦穗妈妈抱着麦穗下楼来玩了。麦穗妈妈说:“你们搬过来好几天了,一直想过来看看,今天刚好有时间。”俩个孩子倒是一见如故,很快就玩到一起去了。

我们的第一次聊天,略微尴尬,天南地北的拉话题,后来不知道怎么聊起了工作。她说,她已经辞职了,才有时间带孩子串门。来这座城市五年,一直忙于工作,突然闲下来,还有点不习惯。我问她为什么辞职了,她说婆婆回老家了,娘家父母离得远,也没有退休,没人帮忙,所以只能自己辞职在家带孩子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感觉很意外,也觉得好可惜。

慢慢的,在家属区住的时间久了,才发现好多家庭都面临着这种情况。孩子年幼,双方父母基本都在老家,导致无人帮忙照看孩子,所以,很多军嫂别管是什么学历,本身多大的能力,有什么梦想,总之,随军以后,普遍都成了全职妈妈。

而那时的我,也如此。孩子尚小,并不敢请阿姨照顾,即使请了,那也要看自身创造的价值能否等于或高于请阿姨的付出。一些新随军的家属不甘于这种现状,那些随军较早已经接受这种现实的家属就劝慰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怨声载道,开始过上了随波逐流的生活。

随军后,我们常常带孩子在楼下晒太阳和玩耍,很快大家就相互熟悉一起,一群高学历的全职妈妈聚在一起,聊孩子、聊老公、聊衣着、聊打扮、聊早中午晚餐,唯独没有人聊曾经的梦想。

岁月如水静静流淌,悄无声息的就到了同龄孩子们上幼儿园的年纪。我和麦穗妈妈选择了同一所幼儿园,两个孩子也会相互有一些照应。麦穗是迷你版的男子汉,虽然年纪小我女儿一些,但每次手拉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对我说:“阿姨,您放心吧,我会保护好她的。”

又过完了一个冬天,万物复苏,人也和树木一样冬去春来,该苏醒了。我开始四处寻觅可以每天帮接孩子放学的阿姨,想把孩子托付给阿姨后,我就重新回到职场。可惜,寻了几天都没有合适的,我随口和麦穗妈妈聊起这事儿,很快,她通过她婆婆帮我请到了合适的阿姨。

于是,我从家属院里走出来,重新去寻找工作。没想到,重返职场非常顺利,只面试了一家公司,就拿到了offer,薪资支付完照看孩子的阿姨工资后,还有盈余。只是,这几年一直全职在家带孩子,昼夜颠倒,现在突然走入朝八晚五的职场,多少还是有些吃力,好在,我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并且在职场中重新找回了自信。

后来,再一次和麦穗妈妈闲聊,我问她,有没有想过和我一样重新回到职场,她停顿了半刻,叹了一口气说:“暂时先算了吧!”

今年9月份,我们两家的孩子都换了新的幼儿园,院里认识的其他小朋友也都上了幼儿园,而家属们重新返回职场的人却不多。我想,这是因为随军家庭的双方父母大都不在驻地,帮不上忙,而孩子又正是免疫力低下的年纪,天气稍有一点变化就容易生病,出去工作的话,幼儿园放学时间又比下班时间早,上班和照顾孩子犹如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我就能重返职场,而别的家属不能?可能,那是因为你没有没看见过,我多少次因为兼顾不了生病的孩子而在下班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嚎啕大哭的样子。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诗和远方,还有责任和家庭。对于一名军嫂来说,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女人,只要是过上了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也算是无愧于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