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窈窕绅士4


这是一句流传深远的俗话,玉石在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文化,自古东方女子玉手镯就是最好的写照。在人们佩戴玉石物品的常年累月中会发现玉石有变化,所以把这个变化叫做:“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所谓玉养人一生,其实是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身体,养生保健,二是对精神,修身养性。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手相三年会有一些变化,人养玉三年,这里的三年是一个虚数,并不一定非要戴三年,只是一个分水岭,在三年之前和三年之后。实际上是说人受玉文化的熏陶之后,君子比德与玉,以玉之五德作为为人处事标准。

玉石中尤其是和田玉和翡翠都会有一个特征:需要保养。和田玉是油脂光泽很润,我们需要不断的把玩,这样和田玉会变得更加细润。

翡翠也是一样需要贴身佩戴,佩戴久了之后在人体和翡翠的接触中会不断的打磨,这样翡翠会更有光泽度,看起来更加通透。

这就是所谓的养玉的过程,由于玉石也是天然的矿物质,来自大地。所以玉石中也是有很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通过人体长期的佩戴中不断被吸收到体内,这样久而久之会有微妙的变化。

总之,长期佩戴使用翡翠等玉石,可以养颜、镇静、安神。古人云:“石之美者皆为玉”所以玉代表的是高贵的追求和精神的财富。戴好看的饰品心里美滋滋的,愉悦的身心会让人更加快乐。


GIC珠宝鉴定师媛媛


是比较民俗的一种说法。

是民俗文化对深层次玉文化的一个朴素的延伸的解读。

石之美者谓之玉,它的第一要素是美,玉指玉器,最早先是礼器,史前典型的玉器见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后来发展为配饰,慢慢从统治阶级普及到了民众,开始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礼器到配饰,从上天享用到天子享用,再到分阶级享用,这个过程中文人、思想家赋予了玉极大的文化内涵。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定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玉”等同于“德”,所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自上而下,从庙堂到民间,我们老百姓对文人的这种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想,以最朴素的观念理解,就是这一句“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故纸堆的东西普通人已经很少有人去研究了,今天的人们配带玉,除了“美”,更多的是注重玉的种种美好寓意,祈福护佑。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更能提高自信,提升气质。现今的商家为了迎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各种玉石养生、命理讲究层出不穷,那只是一些营销手段,只要不是坑蒙拐骗,喜欢就好,消费的过程不就是愉悦自己吗?

玉之美,美在德行与灵性。养玉在身,可以让人镇定身心,宁神而静志;养玉在心,可以让人淡泊名利,宁静而致远。

喜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将发生。


君子玉不去身


销售手段而已,给你一个心理安慰式的噱头,好让你掏钱。类似的广告语很多,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