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繼上篇文章我們和大家分享了正手直線球的奧秘後《打好正手直線球,原來這是一個“物理學”問題》,今天再來一起來看看前文的兄弟篇——如何打好正手斜線(Cross-court Forehand)。本文中,以側身正手斜線(Inside-Out)為例,我們將重點關注四個方面:拍面、擊球點、移動和軀幹轉動。

首先說說拍面。之前強調過,拍面在擊球點的朝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回球的方向。究其原因,是因為來球與拍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夾角。類比物理學中的反射定律,回球也將與拍面形成大小相等的偏差角度,從而影響了出球的線路。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普遍的規律是:在擊球的剎那,拍面朝向某個方向,回球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因此,想要打出斜線球,最好要讓拍面朝斜線方向打開。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如上圖所示,為了擊出一記橫穿全場的超長inside-out反斜線,費德勒此時的拍面正朝向斜線方向。

二看擊球點。通常而言,擊球時機越早,擊球點越靠前,更容易打出斜線球;擊球時機晚一些,擊球點稍靠後,更可能打出直線球。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與正手直線球、斜線球相比,側身正手斜線的擊球點更加靠後。一起來看奶牛的示範——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具體而言,以右撇子為例,inside-out的擊球點大致處於左腳(支撐腳)腳後跟的位置。前後稍有偏差問題不大,注意避免擊球點太靠前即可。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瞭解了以上這些,可以更進一步,仔細研究側身強攻過程中的小細節:腳步移動和重心轉移。先來看兩個錯誤示範——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上圖中的大哥,採用了並步移動的方式,速率過低,因此並不推薦。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正確的做法如上圖所示,通過使用交叉步做碎步調整,一邊跨步一邊轉體,到位時髖部向內旋轉完畢。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移動得不夠合理。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一句話,高質量的側身,應該為擊球服務,必須留出充足的擊球空間。離得太近,身體被球擠到,無法發力;離得太遠,只能夠著球打,影響回球質量。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最後,再來聊聊身體的作用。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在擊球前後,小哥為我們展示了三個變化:髖部轉動、重心前移以及上步向前。其中,上步起到了保持身體平衡、避免重心後傾的作用。

多管齊下,你的正手斜線球也可以很兇悍!


觀察上圖,當到達擊球點時,費德勒的腰部轉動完畢,大小臂滯後,接著遠離身體的球拍完整地通過了擊球區域,這正是側身正手斜線的特點之一——要求更多向前的線動量。

最後再回答一個常見問題——側身正手斜線強攻的時候,究竟應該選擇上旋球還是平擊球?事實上,這主要取決於對手來球落點的深淺。來球又高又淺,建議在調整到位後,增加平擊,使回球更具進攻性;反之,則建議增加上旋,爭取通過多拍相持,逐漸掌握主動。

重磅!!! 選擇“網球零基礎入門” 教程 前100名 送視頻糾錯,有意的可以點圖片 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