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判无期的人每天在监狱里做什么?

秋水凉2310


大实话:很少会有罪犯想着死在牢里,大部分还是在为早日出狱而努力。

虽然坐牢这个事大部分人没有什么经历,可能也体会不到那些被判无期徒刑的人到底是个什么心理变化。但是,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却有一些类似的经历可以让我们用来作参考和类比,那就是上学。

可能这样类比有点不恰当,但是基本上心路历程还是差不多的,毕竟,自从我们开始对上学有了厌烦意识的时候,然后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如果你一直是住校生的话,基本上和无期徒刑的感觉差不多了。

然后,这时候就会有两个群体,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而对应监狱的就是适应监狱生活和不适应监狱生活的,我相信这两个群体的的想法是绝对不一样的。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这些人因为更能适应这个应试教育的规则,所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越是学习好,就越是喜欢在学习上下功夫,当然,这些只是少数人。而对比监狱的人来说就是能够适应监狱改造的人,因为即使是无期徒刑,那也是有减刑规则的,而适应这些规则的人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减刑。

同样,对于学习不好还学不会的人来说,那真的就是煎熬了。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学习的规则,所以就会对学习非常不感兴趣。同样,这可以类比于监狱那些无法适应减刑规则的犯罪分子,可能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就是无法做到“表现良好”,而反复几次过后就会失去信心。所以,也会有一些人想着“越狱”,不过,这个难度还是很高的。

当然,在监狱中获得减刑的条件和学习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学习更多是脑力劳动,有些问题不是你努力就能想出来的,但是,在监狱基本上都是属于体力劳动。只要你按照要求做工,服从监狱纪律,基本上多少都能获得减刑,说白的,真的是付出和减刑成正比的。

因此,就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为了减刑早点出去而努力的。就像学生一样,学习好的想早点出去是因为想要在社会上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学习差的想出去则是因为真的不喜欢学习。但是,本质上大家都是不喜欢这种被束缚的集体生活的。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题主,别替那些人操心了,犯了罪进监狱就是接受改造的,不是进敬老院,我来告诉你他们在里面干啥吧。

1、劳动是必须的

现在的监狱设有很多工厂,为社会企业提供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服务,比如服装、鞋帽、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电子产品零件组装、家用小电器等。

监狱是一个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机构,任何人想在里面颐养天年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要付出劳动,为以前犯下的罪行赎罪……

在监狱里,民警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个人表现等,给你分配合适的岗位。比如,有些高知会让你去监狱的文化岗位,负责书报、刊物、电视广播内容制作;

有些心灵手巧的会让你做精细一点的活儿;

有些身体壮、膀大腰圆、知识水平一般的会去做一些体力活。

在监区,民警会给服刑人员安排一些基本工作任务,如果超额完成的,还会与将来的立功受奖挂钩……

如果你心有不服,觉得自己脾气大、身体好不认罪服法,想在监狱里充老大,那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不死也会脱层皮……

你知道严管监区是干嘛的么?你知道关禁闭是啥滋味不?你知道几名服刑人员跟你“促膝谈心”后有何感慨么?

监狱民警会有108种方法让你迅速的服软、低头,乖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文化课也要学

在监狱,除了劳动,文化课也是必修内容。

比如,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少不了的,每个监区的法制报刊也是必须有的,平时每周还有一定的文化课学习时间。

比如,有些服刑人员愿意参加自学考试的,监区会给你相关书籍,给你一定时间复习,每年监区都还会组织一些文化考试,弄不好那些进监狱时是文盲一个,出狱后还拿个初中文凭呢。

除了那些被剥夺zheng治权利的人外,服刑人员还拥有选举权,每年的那个时间段,他们还会组织投票选举……

3、业余文化生活很丰富

除了劳动、学习之外,监狱还会组建各种兴趣班,以丰富监区文化生活。

当年小编接触过很多监狱,拍摄过各种类型的监狱兴趣班,比如书画美术班、运动会、时装发布会、劳动技能大赛、舞蹈演出、摇滚乐队、播音主持等。

其实,对于一些犯罪的人来讲,监狱还真是一所大学,我曾经认识几名服刑人员,犯罪前在村里无所事事,啥本事没有就知道偷东西,结果被判三年刑,结果到了监狱后他学会了电焊技术,刑满释放后直接回老家开了家电焊铺子,结果还赚了不少钱。

我还认识一名服刑人员,在监狱里面他学会了吹萨克斯,释放后跟婚庆公司合作演出,也找到了一个谋生之道。

一些服刑人员通过几年的改造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各种技术证书,现在监狱跟外面很多企业都有合作,每年监狱都会召开招聘会,一些改造态度好,掌握技能的服刑人员,在走出监狱大门之前就会确定将来的工作问题,也算是一种幸事。

当然,监狱日常还会有一些接见活动,与家里人谈谈心,给你上个账保证你可以炒两份回锅肉解解馋。

说到上账问题,现在的监狱管理很严格了,每名服刑人员每月最多上账3-500块钱,这钱你最多也就买点洗漱用品、买两包烟,再炒点小炒。

因为以前监狱发生过这种事情:条件好的服刑人员,每月都会收到家里给上的不少账,然后他拿这钱买烟、买肉菜招呼其他罪犯,直接导致一些条件不好的服刑人员成了他的小弟,平时没事给他按摩、捶背啥的,监狱民警看到就是一通骂……

综上所述,监狱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面,首先你要认罪服法好好劳动,其次没文化的补文化,有文化的洗涤心灵,洗涤好心灵后准备回归社会,回归社会后好好做人……

最后,小编用一句话结束本次话题:争做守法公民,从你我做起!


盛廷征地拆迁律师


人和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在外面的时候有区别,在里面仍然如此!

前一阵子,辽宁凌源第三监狱有两个无期徒刑犯脱逃,其中一个叫张贵林,2009年因为抢劫罪在浙江被判处无期徒刑,随后被迁入凌源第三监狱服刑,2011年、2012年先后脱逃被判处有期徒刑,此后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所以直到2018年10月初再次脱逃前,他仍然还是处于无期徒刑状态。

在监狱里,只要不是死刑立即执行,或者因为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都是要参加劳动的。当然,劳动的类型各种各样,比如凌源地区有六个监狱,各个监狱的劳动内容就各不相同,而且男女有别。

再来看看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因为毒奶粉事件,她被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2011年,田文华第一次获得减刑,刑罚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十九年。

2014年5月,田文华获得第二次减刑,减刑一年九个月。2016年7月,田文华第三次减刑,减刑一年半。对于减刑,理由是积极改造,多次受到考核奖励、记功。

根据有关规定,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13年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田文华还可以再减刑一次,最快2022年就可以出狱了。


打虎拍蝇


监狱是一个铸造新魂的熔炉,也被称之为特殊学校。我们都觉得监狱是一个惩罚罪恶的场所,其实监狱更像是一座学校。监狱有一句口号,叫做: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不错,对于那些为恶社会的人,我们有必要要予以打击和惩罚,而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是惩罚罪犯的场所。那么罪犯在监狱里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是不是要每天坐老虎凳、用烙铁、点天灯呢?



显然不是,囚禁罪犯本身就是一种惩罚手段,让罪犯失去人身自由就是监狱的惩罚手段。一个罪犯在监狱里会失去人身自由,行动及言谈也有很大的约束,如果违反监规纪律,还会受到警戒具加戴及禁闭室禁闭处理。生活质量也会比社会上自由个人最㡳生活保障差一些,除了主食没有限量外,菜肉都有限量供应的,但有最基本的营养搭配并满足做为一个人的一定营养需求。


在惩罚罪犯的同时,监狱更倾向于教育改造罪犯。首先是劳动改造,即消除罪犯好逸恶劳的坏思想坏习惯。在监狱里,只要没有严重的残疾或重大疾病,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一般周一至周六每天都要劳动八小时,有的特殊监狱,如少管所和重点监狱则半工半教,即每天劳动四小时和学习四小时。监狱的生产劳动一般以手工为主,并有一定的劳动技术,主要是为了让罪犯刑满释放后能够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谋生本领。


同时监狱有三课教育,即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政策形势教育、道德教育等,一般每周会结合国家政策形势专门停工上几节教育课,或组织积极分子现身说法,发表忏悔演讲,每晚组织收看新闻联播节目以及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学习突出,有合理化建议效果显著、舍己救人行为的都会给予减刑奖励,助人为乐的也是减刑奖励的参考标准。

文化教育则普及初中教育,个别条件好的监狱则普及高中教育,入狱前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每周一至周六早上都要上一个小时文化课,直到取得毕业证书。同时,监狱鼓励成考大专以上课程,报考函授、电教大专以上课程的会给予专门的学习时间,获得证书的会给予减刑奖励。



技术教育除了平时生产劳动的技能培训外,还有各种获国家劳动局认可的技术培训班,如果在生产劳动中有技术革新成果显著的、或者有发明创造的、或者取得了中高级技术职称也都会给予减刑奖励。另外,监狱还有文艺队、书画班、刺绣班、写作小组、冰雪雕创作班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以培养罪犯的文艺爱好,薰陶罪犯的情操。


无期徒刑罪犯在监狱里过的也是这个样子。不过重刑犯入狱初期会受到较长的考察期限,在这个时间里会见、书信和拔打亲情电话有一定限制,一般一个月只能各使用一次,还要每周要写两次思想汇报,访问其它监区或到伙房、图书室等公共活动场所要携带三人互监小组等。至于减刑方面,以前判无期徒刑一般服刑10至15年就可以出狱,现在则16至22年左右,如果判附加限制减刑的得至少要服刑25年以上。


林岱基


“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还没射到地球,被褥已叠成了豆腐,接下来的便是扯蛋、拉屎、撒尿、刷牙、“喝早茶”、“出操”。或出操、喝早茶、再撒尿……

当“霞光”穿透了雾气,岗楼上幽黑的枪管开始刺眼时,高墙外便走进了一批批“和颜悦色”的老狱警,老管教。他们“违心”的说着令人“羡幕嫉妒恨”的家事、国事、私事、昨天监狱发生的“奇闻怪事”,谈笑风声,一边走,一边聊。

而坐在办公室后,他们就不再谈家事、国事、私事。“鼓捣鼓捣”后,开始把监狱的“我们”换成了连他们都不想再看的“曲艺杂谈”。又一个“就这样”吧!“崭新的一天”又要开始,昨天没折的后脊骨又要折腰。

而这样新一天的开始可能来自昨天、去年、前五年、前十五年结束的那个难熬的夜晚……那个无期的煎熬...

出工了……一溜小跑,查数,喊……到……报告……

“高兴”的时刻到来了,高墙内污浊的气息这一天不再去品,闻到的是荒野、沙漠、旷野、草地、河流、街道、尾气、水耗子…………等等等等那些诱人的“芳香”,听到的是你、我、他嘴里哼出的难听的小调儿。而臭汗的淋漓至尽和“大刀阔斧”的表现,归结于“大盖帽”下一双双紧盯着自己的“利目”……和一根根冰凉恐怖的“黑管”。当奢侈的把屁股挨到地面后,才清醒感觉到,一身恶臭弥盖了本当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醇,一缕寒风却带来一种惬意的清凉,一种蜷缩打破了自由与自然的协调。

再次挥汗如雨时,忽然会感觉囫囵咽下的“冷食”在凉肚皮做怪,好在“能”咬牙坚持。腿脚发麻时,好在神经已经麻木。这时候,周围一片美好的景象已经模糊地“偷”入法眼👀,街道上雪白的大腿也开始变得模糊,只有坚持不落的夕阳格外清晰、分外妖娆。

一天终于结束……“回家了”!

步行时,不会也没时间去感觉道路的坑坑洼洼与泥泞。趁着短暂、可以言语自由的机会,把“坏谁、削谁,溜须谁,拍谁屁股,得没得罪哪个狱警、今天哪个狱管心不顺”捋得明明白白,以防“不测”,好做到明天或到“家”以不变应万变,更想想自己哪地方有没有给“人家”上眼药。

坐汽车回家的主儿,也同样开始玩儿“黑话”,研究着一些损人“不利己”的活儿,好在腿不用动,犯傻时,还有一点私心,用脑子去想想孩子、父亲、母亲。只有想到老婆时,才能和车里其他“难友”继续鸡头白脸……甚至飞起一脚。

回到“居室”后,开始昨天晚上的“流程”,一切重复得不能再重复、老一套不变的老一套。

吃怪味儿饭、冲凉水澡。“自由体操”式的自由活动、无缘无故的大骂、漫无目的的恶语相向、争吵。装文雅内涵的,谈谈久违的女人。显得城府极深的,把书到过来躺在床上,伸出一只臭脚。

“明事儿的”,趁着这节骨眼,赶紧给“号管”打理一下日常便当。再给狱管洗洗衣服……然后去打小报告。

扑克……等等,可以弄两把,无所谓,少输几只烟就行,但别给脸不要脸,到点儿赶紧睡觉。

睡了,身体棒的,可以掩耳盗铃的躲在被窝里……自己瞎闹。

明天,重复昨天同样的故事。可能不一样的劳动,不一样的地点,可能“不太变样”的饭菜没少。可能会给队里、农场创造不一样的收入、可能不可能换的一张更严厉、更陌生的面孔顶住了大盖帽。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的换一换,一切又周而复始的开始……可这些,我们只是换汤不换药里的那碗汤……或者,我们又是那碗汤里的那个药。

我们……不换的只有胸牌,几号,几十号、几百号。

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进了那人间地狱……

每天,每时,每刻,还能做什么?

看不到的有期希望,

别想好。

如果能把自己当成个活死人的情况下……

每天就能老老实实或不老实的做到:

人前说鬼话,鬼前说人话,

吃饭,拉屎,睡觉,对狱警点头哈腰。

干活,扯蛋,上炮,少言勿倔少挨削。


骁勇34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狱里都是一样的工作,都要劳动改造。不同的就是个人的心态不一样。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有明确的盼头。比如说判五年,他进看守所的时间都会计算在内,进到监狱后,表现良好还会减刑,实际服刑三年多就回家了。

死缓和无期徒刑属于重刑犯,他们在看守所在押的时间是不计入刑期的,拿到判决之日起,两年后,死缓改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只有当他改为有期徒刑后才有盼头。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里实际要待上17至22年的时间。失去自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有不少死缓或无期罪犯心理承受不了,在监狱里自残或自杀!

判处死缓或无期的罪犯给世人的感觉是穷凶极恶、十恶不赦的人,其实这类人获刑多数属于冲动型犯罪,真正大凶大恶的人很少。因为种种原因,情急之下失手伤害人命!结果把自己下辈子的时间给了监狱了!三输结果,让被害家属伤心,让自己亲人伤心,让自己活受罪。可悲可叹!记住冲动是魔鬼!


火柴点亮心田


一个在监狱里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了答案。


在监狱里,不管是判无期还是有期,都是一样的工作。只是跟外边一样工种不同,内容不同罢了。大部分情况是短期的跟短期的在一起,长期的跟长期的在一起,这样方便管理,其实也是给长期的一个伴儿。


大多数被关在牢里的罪犯都是在工作,我们其实在电影里看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比如有的人在监狱里染布,或者用大的洗衣池洗衣服洗床单等等,还有的在流水线上工作,或者在外边种植什么的,这都是监狱里承接的一定项目,一方面可以教育改造这些罪犯,一方面也可以维持监狱的一些收入。这一部分是合法的。


同时,监狱定期会举办各种教育的讲座,给各种犯人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什么大师,或者在监狱里打架,或者故意的寻性滋事,基本上都会算表现良好,这都是会减刑的。


所以很多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如果这两年里没有什么大错,那么死刑就减到无期徒刑了。如果继续表现良好,那么无期徒刑可以变成有期徒刑。而且可以减掉很多年。记得曾经有个罪犯就是,从监狱里越狱了很多次,最后被抓了还是自己自首的。被判刑了之后,帮助增加了监狱的安全等级,于是被提前释放了。还有一个国外的案例,说一个专门开保险柜的犯人被抓之后,在判死刑前竟然研究出一项发明,发表了文章,最后一直减刑,出狱之后还在相关部门工作。


可以说机会有的是,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老王侦查记


在监狱里干什么一是要看个人体力年龄等情况,二是要看监狱本身从事哪项劳动改造。

首先感觉题目有一些误解,大概是认为判了无期的人就在监狱里呆一辈子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毕竟有减刑制度。被判无期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减为18年左右的有期徒刑。之后还可以多次减刑。年老身体差,还可以保外就医。所以一般无期徒刑的罪犯10多年就可以出狱了。

第二在监狱里看什么要看个人年龄和体力。一般年轻力壮的罪犯会被分配干些重活,而年老体弱的或者是女犯会被安排干些洗衣房或者图书室之类的轻活。

第三最重要的是要看被送去服刑的监狱从事什么劳动。像新疆的监狱往往是农场,前段时间辽源监狱就是从事钢铁厂工作。有的监狱加工服装,有的监狱采石头。所以要看监狱的业务是什么。


律师独角兽


本人也是坐牢過的,剛出來幾個月個了,說好聽點是一所學教,說難聽點就是地獄,監規紀律很嚴格,就三句話,聽,了你們就明白,這樣說的,你是什麽人,我是一名罪犯,這是什麽地方,這裏是監獄,你來這裏幹什麽,接受改造。老師好,我文化很底,寫得不好,請原諒。


古墓派四方城


很多人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吐槽监狱生活,是因为无意中把自己和劳改犯放到了同一标准尺度。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生命,生命是第一位的。除了生命,那就是自由了。很多人每天自由自在地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感受到自由的重要性和失去自由的无奈和后悔。很多事情,经过了,就什么都懂了。

被告人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刑后,除死刑和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外,都要根据刑期长短分别送不同的监狱进行劳动改造。女犯送女子监狱。政治犯送单独的监狱,他们不和一般的刑事犯在一起服刑。对這些人主要是从思想上、世界观上进行改造,重点不是体力劳动。当然,改造他们的思想认识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般刑事犯按刑期分别送该省第一、第二或第三监狱。到该监狱向有关部门出示有关证件,法院判决书、送达回证,移交犯人后,该罪犯从此离开看守所,到监狱服刑改造。

监狱收押犯人后,依惯例登记建档,並按刑期和本人的情况,分别安排他们到不同的监区监舍。最初,向他们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重点是监狱的规章制度,强调好好劳动,通过艰苦的劳动,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並且表现好,可以减刑,立功还可受奖。鼓励劳改犯认罪服法,早日成为新人,与家人团聚,重新溶入社会。次后,会根据犯人的身体和其他技能,安排其参加不同的劳动。如缝纫,如制鞋,如编制农副产品,如做木工器具,烧制砖丕等各种劳动。少数有特殊才能的人,会从事监狱有关电脑通讯或宣传方面的劳动。但不管是何种工作任务,都是劳动改造的一种方式,他们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如果偷懒或质量不过关,会受到关禁闭等处罚。

总之,监狱比看守所要好的多。监狱设施比看守所要好,生活上也比看守所要好,更重要是通过劳动,既改造罪犯,客观上也让罪犯有事做,不寂寞,且活动筋骨,相对自由。但有句名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问自由事,二者皆可抛。让我们尊纪守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自由人,永远不要犯罪,不进监狱,不把自己 囚禁 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