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建築行業最容易發生欠薪?

通俗意義來講,農民工特指在建築工地從事體力勞動的進城務工人員。為什麼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屢禁不止,辰哥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層層轉包,壓縮利潤。這個和建築行業特點有關係,建築行業是市場化非常高的行業,層層轉包、專業人做專業事都是激競爭的結果。全國排名前十的開發商不知道蓋了多少房子,就是沒養一個建築工人。開發商拿地設計好後,將建設工程承包給一個總包建築公司,總包也不幹活和養人,拿掉50%毛利,分包給土建,水電,腳手架,塔吊等分包商,分包商再拿走25%毛利,包給一個一個包工頭,包工頭再拿走10%毛利包給小包工頭,等到小包頭拿到項目後往往就是掙個辛苦錢,稍微出點問題,就虧了,虧了各種問題也就來了。

為什麼建築行業最容易發生欠薪?

二是按里程碑結算工程款。這行有一個慣例,做完了驗收過了才結算,有時候驗收不合格,總包要求返工,分包、工人當然不幹,他們可是按天拿錢的,總包扣掉20%工程款,層層扣下來,小包就虧了,上面給他幾成,他就給工人發幾成工資。或者虧太多就失聯,或慫恿工人去勞動局反映不給工錢,反正就是既不肯返工(那樣虧更多),又不肯自己拿錢出來。這種太常見了,幾乎個個工程如此。

三是人員流動大,管理不規範。一個工程做下來,往往幾年,中間農忙農民工回去收穫後可能就不來或去其他城市了,工地小包管理不規範,很多都是顧短期工同時安排在幾個工地幹活,工時最常見就是在煙盒上記著,一旦虧損失聯,什麼帳也沒有,有時連工資都無法計算,有多少人幹過活也弄不清楚,有人就渾水摸魚。

四是工程款和工人工資打包結算。其他行業都有應收賬款,這在現代財物制度中很常見,但是隻有建築行業會導致欠薪,反映說行業管理不規範,層層儲備金不足,也行成了思維慣例,下游小包都是隻進不出。

五是意外多。工傷易發高發,安全管理落後,無證操作較多,專業人才缺乏,都導致這個行業小包頭比較容易跑路,導致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