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点击蓝字关注浦江法韵

案情回顾

矫正对象孙某出生于1952年。2009年,准备退休的他被法院判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孙某自己已经记不清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了。公司的生意已经在走下坡路,原本他正准备退休,只是帮朋友一个忙,开了张发票,从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就成了阶下囚。“勤勤恳恳工作了大半辈子,本来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了,这叫什么事……”在外滩街道司法所,孙某向矫正小组吐露心声。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在社工小郑的印象中,孙某是个守规矩的矫正对象。“矫正民警在告知他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他会将重点内容用笔记下来,态度非常端正。”

“各位老师,我知道自己这次犯法,是法律意识太薄弱引起的,我会好好接受改造、接受教育。”

但孙某总是闷闷不乐,态度消极,报到时不愿和社工多聊,只是以“要去接孙子”为由匆匆离开了。这引起了矫正小组的注意。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我觉得自己有点喘不过气。”

在矫正小组多次尝试和他交谈,并取得信任之后,他坦言道。

孙某目前和妻子、孙子一起生活,日常工作就是接送孙子上下学,送他去学游泳,同时也兼顾家中的家务活。

孙某的妻子性格强势,多年来一直为家庭在外打拼,但也造成了他的压力。“她一直喜欢念叨,以前我都当没听见也就过去了,但自从这件事以后,天天埋怨我没出息,说我没用……”他告诉社工,自己犯下这样的错,已经有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妻子的不理解与苛责,令他更加郁闷。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社工工作现场

意外发生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进一步交谈后,矫正小组还发现,孙某的儿子小孙长期不在家,父子关系也非常淡漠。

“小时候我对他的教育方式不对,陪他的时间也不多,造成现在我们关系不好……”他坦言自己一直想修复这段父子关系,但效果一直不好。

矫正小组商量,应该找机会和小孙好好谈一谈,毕竟那是孙某的心结。正在此时,发生了一桩意外。

孙某在骑车送孙子上学的路上摔倒了,造成右肱骨骨折,这对于原本心情就很糟糕的孙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也正是这次机会,让矫正小组见到了小孙。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小孙到外滩街道司法所来是为父亲递交病例材料的,社工借此机会与他进行了交谈。

原来,小孙现在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总,平时需要在全国各地出差,没时间兼顾家里。“还有就是我爸太唠叨了,没说两句火药味就上来了,我不如不去。”

“你的父母还帮你带着孩子呢,总不能不来往,而且这也是你应尽的孝道。”社工小郑劝说道。看得出来,小孙还是非常在意父亲的,他也明白,作为父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你也不想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吧?”小郑说。

令人欣慰的是,小孙在矫正小组的劝说下,抓住了这次机会。孙某在养病期间多次打电话到司法所来,“老师,我儿子这几天天天来家里看我”“治病的专家和医院是我儿子联系的”……从孙某的语气里,社工听出了欣慰与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孙某再次出现在外滩街道司法所时,已经有了新的面貌,因为骨折,他无法照顾孙子的生活,小孙将孙子接回自己身边暂住,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妻子相处、谈心。“真的太感谢各位老师了,因为你们的帮助和开导,我才能解决那些问题。”

「矫正掠影」老人临退休犯法,矫正小组如此引导他认识罪责走出误区

矫正手记

社区矫正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将走过弯路的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成为自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