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每個媽媽可能都遇到過這麼個難題,當你的小孩手中有玩具的時候,可能其他小孩會過來要求一起玩,孩子卻不樂意。這個時候是分享給大家,還是說不呢,我想很多媽媽糾結再三之後還是會把票投給前者。誰讓我們一直生活在“孔融讓梨”時代呢。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但是國外的一個媽媽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媽媽帶著小男孩去公園玩,小男孩手中拿著剛剛買的機器人,瞬間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五六個小男孩跑了過來,希望可以與他一起玩。男孩向媽媽投去了遲疑的目光,媽媽對男孩點點頭“你可以說不”

那五六個小男孩紛紛回去向自己的媽媽告狀,周圍也投來了厭惡的目光,並且有人指責媽媽和男孩不懂禮貌。媽媽回去後把這件事情發到了社交網站,並且把小男孩拒絕分享的理由也發了上去。原來剛買的那個玩具是要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並不想分給其他小朋友。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其實這件事情,沒禮貌的是男孩媽媽嗎?不是的,大家都有說不的權利,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剝奪了孩子向別人說不的權利。在男孩表示不想和他們分享玩具之後,他們依然希望一起玩比較沒有禮貌吧。試想想,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在公園野餐, 會有陌生人要求他分享食物嗎?如果他明確表達了拒絕,那些有禮貌並要求他分享三明治嗎?答案都是否定的。這個媽媽堅定了她的教育理念,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這件事情,或多或少都會讓大家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吧。記得當初在宿舍的時候談論起這個話題,大家瞬間就跟打了“雞血”一般。有一位舍友表示,在她小的時候,親戚家的小孩來她家,她媽媽打開衣櫃就說“隨便挑一件”然後親戚家的小孩就挑了一件她最喜歡的衣服。親戚家的小孩回去之後,同學跟她媽媽慪了好久的氣。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特別是在中國,從小接受這“孔融讓梨”“分享是美德”的觀念。這些掛觀念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前提是要建立在孩子心甘情願的前提下。在教孩子分享之前,不要忘了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東西,在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可以拒絕。我們常常教給孩子,分享是一種美德,分享是應該被倡導的觀念。這些東西的所有權在你得孩子的身上,在他不願意的時候,可以大聲說不。不要舉著善意的旗子傷害你的孩子了。

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只要別人要求就得接受的時代”

慷他人之慨最後難受的是自己家的小孩,難道你不會心疼嗎?你可能不知道你隨便送出去的玩偶可能是你的小孩最珍惜的東西,你以為孩子看厭了的書,實際上陪伴了他很多日日夜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