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借力成都“东进”战略发展机遇,目前,淮州新城正以“淮州为核,三区联动”,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奋斗。淮口、白果、高板、三溪、五凤等片区,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一个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的宜居宜业新城。其中,高板片区,位于淮州新城东部,幅员面积46.3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2万人。高板片区纳入淮州新城规划,将打造高标准新居工程,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实现生活品质向城市级别的转变,提升人们的居住幸福感。

保留老场镇肌理 打造高品质新居

从淮州新城淮口片区向东行驶10公里左右,便来到了高板片区。之前平坦的道路,渐渐有了有些起伏,可以明显得感觉到进入到低缓的丘陵地带。一路上,可以看到路边的大型机械在有序作业,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高板区位

据高板新居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高板新居工程作为高板片区的重点项目,拆迁、清表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高板新居工程设计范围位于高板老城区北部,广东路、幸福街与金乐路之间的地块。规划面积近期556亩,远期将增加182亩。规划内容主要为旧城区搬迁安置住宅,及配套商业、小学、卫生院、车站、幼儿园、市场、派出所、部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建。新建住宅户数,不局限于满足当前安置人数,也充分考虑将来新镇的人口发展需求。杨溪河西岸升级打造,并为杨柳河东岸预留未来可持续发展空间。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广东路沿街透视图

记者走进高板片区的老场镇看到,石板路、老茶馆依然尚存,街边的茶馆生意红火,孩童在街上嬉戏,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本次高板新居工程的修建,将以高板老场镇为基础,沿幸福街和金乐路往北发展,接广东路及金堂大道方向,保留老场镇肌理进行工程建设。”高板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持高板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升级肌理,将高板新居工程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的国际化、现代化居住示范区,作为淮州新城工业区的配套宜居社区。

一脊一谷加三区 “串联”活力新高板

据了解,高板新居工程根据高板地形,规划建立了一脊、一谷、三区的规划结构。一脊:即连通各山头的山脊通道,形成一条极具特色的集商业街区和社区主道于一体的山顶道。一谷:即连通杨溪河与用地范围内的低洼地块以及现有的鱼塘区的带状区域,整个地势较低地带形成一条滨水生态绿谷,鱼塘区域未来将改造成为生态湖区。三区:即整个用地被生态绿谷划分出来并有机串联的三个地势较高的区域,作为主要的新高板商住用地区。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一脊“山顶道”

将几个山顶串联起来的 “山顶道” 是整个项目中的精华。每个山顶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布置了不同性质的节点公共建筑:

底商——临山顶道的住宅底部商业,形成小尺度的街巷空间。

社区商业——为每个居住组团提供集中的独立商业场所。此区域街道尺度相对较大,兼具社区活动广场的功能。

幼儿园——在“山顶道”中处于相对独立又与之有联系的位置。

中心集市——位于整个新城的中心位置, “山顶道”中段地势较低与城市道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并且与绿谷中的休闲商业交汇。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街区效果图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生态湖区效果图

除串联山顶设施外,规划设计显示,将原有水系连通,贯穿整个项目,在地势较低的谷地中形成一条滨水绿谷,在绿谷中布置辐射整个片区的公共建筑:政务中心、小学、中心集市、商业、汽车站等。绿谷的核心是数个鱼塘扩建改造而成的生态湖区。依山就势在每个山凹处设计一个集停车、商业、景观、步道、广场等功能的依次退台的综合体。将山顶道与绿谷联系起来,形成多个景观通廊。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全景效果图

层次分明筑新路 “川西林盘”兴乡村

记者了解到,高板新居工程的道路规划,也是整个工程中的一大亮点。因为该工程地势起伏较大,这就对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板新居工程道路的第一层级是山体外围地势较低的市政道路。第二层级是半山标高的社区主车道兼消防车道,以及连通第一、二层级的爬坡车道。第三层级是山脊的“山顶道”,这是一条以铺地为主的商业人行车道,但其建设标准能满足机动车到达和使用。第四层级是各组团道路,以及组团间的梯步小道。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山顶商业街区

沿湖设置有市政道路级别的滨湖道,沿岸分布栈道、钓鱼台、码头等各种滨水景观设计元素,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的休闲健身场地,并点缀景观性很强的商业及公共建筑。湖区引出一条溪流与杨溪河连接,溪岸沿途的景观、公建及点缀的商业把杨溪河岸的人流引向湖区,从而形成一个有商业价值的生态绿谷。

「新城关注」高板新区:打造淮州新城宜居典范

“川西林盘”院落组团效果图

“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与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该新居工程相关负责介绍,新居工程规划建设,根据高板地势特点,在山丘上,将建筑组团布局“川西林盘”特色建筑,分台地呈带状布置3层院落组团,突显“川西林盘”文化价值,振兴乡村。

后记

高板镇始建于清朝嘉庆中期,因唐姓人家在唐家祠堂前的杨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桥供行人过往,后逐渐成场而得名。百年后,历史悠久的高板迎来了成都“东进”战略这一历史机遇,即将焕发新的生机。在市委“高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精神要求下,淮州新城各片区,正在发展的道路上描绘新的蓝图,为创建中的成都第4个国家级开发区,添砖加瓦,谱写“东进”辉煌篇章。

金堂新闻中心淮州新城记者站

记者 :张冬雪 邓祥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